微信怎么禁言所有人(突发!微信规范校外培训内容发布和传播,微信是否会对学科清零?)

昨晚,一条新闻吓坏了很多人。


微信团队低调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内容发布与传播的微信合规指引》,要点如下:








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我简单解释一下:


1。全面禁教禁训的时代即将到来。


禁止微信的“推广诱导”内容,不制造焦虑,承诺积分等。,类似于禁止教学培训广告,也就是说除了信息流和朋友圈,微信官方账号平台,视频号,连个人朋友圈和微信号现在都不能发布了。


比如下面这个:课程开设和报名等。,肯定行不通。

微信怎么禁言








那我怎么发?


如果是舞蹈课,可以放一些跳舞的照片,教室设施等。,没问题,但是一定不要写“/s2/]你不来跳舞,我就去培训别人家孩子跳舞”[S2/]之类的,也不要反映开课、报名之类的信息,只分享美好与生活。


不过,我个人建议,短期来看,在治理期内,大家尽量遵守规定,宁可不做边际测试。



2。微信中的学科和非学科培训课程被完全移除。


第二条规定,不得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惩戒性和非惩戒性培训。这意味着所有面向中小学和学龄前儿童的课程都将下架,学科老师也失去了在Tik Tok auto faster之后的最后一个位置。


甚至有人认为微信团队有可能在微信聊天中限制校外培训的内容,值得怀疑。


比如有家长反映,在某名师组织的微信群聊中,老师不能发送和分享免费的学习资料,但可以通过一对一的私信发送。(不知道这篇文章会不会给学校的老师试用?)


虽然禁止对孩子进行惩戒性和非惩戒性的训练,但是如果针对的是成年人呢?


比如英语,基于Tik Tok的治理经验,初、小学所有涉及英语的课程都下架了,但是小学英语和零基础成人英语的课程还是可以卖的。


所以,在微信生态圈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除所有与初中、小学、孩子相关的标签,包括个人微信、朋友圈、微信官方账号、视频号。然后为成年人、成年人或成年人创建自己的内容。



总之,你要知道,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学前)的所有教育形式,包括学科和非学科,都回归了学校,它们在社会圈子、媒体网络和实体中不再有一席之地。


还是看清形势,早点过渡吧!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点文末的“喜欢并阅读”转发给更多人。


(全文结束)



作者:奥古斯特兄弟,主笔,是教学培训领域的记录者。他主张“一切教育都是一家”,反对“老师不是老师”的世俗偏见。在网上发表过很多爆款作品,单篇阅读量近百万,全网流量超过千万。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