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音乐流媒体应用Resso在海外市场推出后,字节跳动也将该类产品引入国内市场。
日前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旗下的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的应用“苏打音乐”已经在部分安卓应用市场上线。但截至本文发稿时,这款应用仍需邀请码才能进入,目前仍处于小范围测试阶段。
但是,对于整个在线音乐赛道的参与者来说,字节跳动进入这个领域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毕竟,早在去年7月,就有传言称,字节跳动已经将音乐业务升级为P1优先,由其产品和战略副总裁、前抖音掌门人朱军负责。因此,新推出的苏打音乐可能是这次调整后产品端的体现,但能否复制Tik Tok的成功,无疑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苏打音乐引入字节跳动可谓是水到渠成
在中国数字音乐产业二十多年的发展中,“版权”二字无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2015年之前,在线音乐网站野蛮生长的背后是严重的盗版问题,但与此同时,最早的一大批此类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随着2015年“史上最严版权令”和《关于责令互联网音乐服务提供者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的发布,整个行业迅速进入“版权”和“专属版权”时代,大量中小参与者同时离开市场。
此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TME)的版权覆盖率逐渐达到90%,加上奋起直追的网易云音乐,也形成了“一超一强”的市场格局。然而,短短几年后,随着TME发布《关于放弃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权的声明》,“独家版权”于2021年7月正式终结。当时,包括网易云音乐、Tik Tok、哔哩哔哩和Aauto Quicker在内的一些相关平台也在忙于与版权方合作。然而“独家版权”的时代虽然宣告死亡,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版权合作的谈判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根据艾媒此前发布的相关数据,2017年至2021年,中国数字音乐用户数量从7.1亿增长至7.7亿,2019年后增速已稳定在1.3%。不难发现,这一行业的用户规模在过去五年中一直处于相对缓慢增长的状态。
此外,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2021年10月,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的MAU分别为2.51亿、1.90亿、1.81亿、1.5亿,咪咕音乐紧随其后。其中,在官方统计数据没有降低的情况下,腾讯音乐产品的月总活跃度已经达到6.22亿,与其他平台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但Tik Tok接连获得“神曲”,也证明了短视频内容与音乐的强关联性。《2020年Tik Tok音乐生态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十大爆款歌曲总播放量达945亿,就连腾讯音乐娱乐盛典近年来发布的“年度十大热门歌曲”,几乎都曾在短视频平台走红。
因此,在经历了将音乐业务升级到P1、组建音乐团队、在Tik Tok安装音乐播放器、扶持原创音乐人等一系列尝试后,很明显字节跳动选择在此时推出独立的在线音乐应用。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其实汽水音乐的产品逻辑和Tik Tok差不多,也是上下滑动的音乐切换方式,采用AI推荐的方式向用户推送音乐。另外,据悉,这款应用主打“全单曲推荐”,即只推荐单曲,不推荐歌曲或专辑。
不推荐歌曲和专辑,毫无疑问,一方面可以和现在的头部平台不一样,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目前汽水音乐的版权资源不多。而且由于目前很多传统音乐人的作品并不经常出现在Tik Tok的音乐榜单上,有人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对于字节跳动来说,独立音乐人和新人的歌曲推荐首当其冲。
算法推荐不是在线音乐平台的法宝
由此看来,在版权资源暂时相对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汽水音乐能否继承Tik Tok的推荐机制来满足用户需求?虽然短视频与节奏明快、高潮迭起的BGM有着天然的强关联,但当BGM从15秒变成3分钟以上的完整歌曲,成为歌单的一部分,恐怕内容质量还需要更多的考验。
根据一位音乐科普UP的大师级粉丝的总结,Tik Tok所谓流行歌曲的套路都是“在让人感觉舒服、没有惊喜的框架下写出来的旋律”,而这些歌曲和和弦的基本走向可以分为三组:大炮组、6415组、4536组,而这三组是大众最容易接受的和声套路。
但重点不在于这些和声套路好不好,而在于这些神曲是采用标准框架模式制作的,音乐制作几乎走上了量产的道路,所以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抹杀音乐的创造力。
此外,汽水音乐目前推广的“个性推荐”未必能让用户发现“小众好音乐”。其实在线音乐平台的算法推荐早就有了。就连现在被用户津津乐道的Spotify个性化推荐,也因“信息茧”问题而不断改进相关算法。
然而,即使今天在线音乐平台广泛使用个性化推荐算法,每个平台也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发展其优势并避免其劣势。例如,网易云音乐算法团队此前曾透露“网易云演唱会推荐用户平时不接触的歌曲”。在部分用户的认知中,QQ音乐的推荐“太大众化”,虾米音乐的推荐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曲库”。
虽然各个平台的推荐算法都在不断优化,但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平台已有的优势,所以要及时准确的发现用户兴趣的迁移,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像之前优秀的算法推荐机制没有拯救虾米音乐一样,算法显然不是在线音乐平台的制胜法宝。
听歌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
此前,在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丁磊并未正面回应Tik Tok和Aauto Quicker关于音乐业务布局的相关问题,而是表示,“音乐和短视频最大的区别在于,短视频只能消费一次,音乐是值得重复消费的。优质的音乐内容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和沉浸感。”
虽然丁磊的回应看似煽情,但其实好音乐和神曲的区别在于,在时间的长河中能留下的,依然是比如披头士、邓丽君、中森明菜、周杰伦的歌。目前QQ音乐的中国歌手实时收听量和人数,高居榜首的是周杰伦,而不是一时流行的各种“神曲”。
相比之下,在Tik Tok呈现的用户喜好,其实与传统意义上的好音乐作品几乎完全不同。因此,如何推动用户反复收听,如何让用户为此付费,也成为了摆在汽水音乐面前的难题。
但作为字节跳动推出的独立在线音乐APP,未来是否会撼动这个赛道的现有格局还很难预测,但显然这个市场确实需要更多可能性更大的鲶鱼。
就像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音乐流派一样,不同的网络音乐平台讲述的故事也同样不同。但是,冗杂的功能和复杂的交互界面并不一定意味着用户体验就能得到提升。对于用户来说,更多关注的可能是“灰色”的歌单、不可替代的歌手以及更高的音乐内容质量。
[此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