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间,大云快报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和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快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大云实现营收83.3亿元,同比增长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亿元,同比下降31.57%。
一季度,大云营业成本为74.8亿元,同比增长51.28%。其中,销售费用6,953万元,同比增长34.38%,主要是员工工资和办公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为3.03亿元,同比增长41.54%,主要是由于员工工资、折旧摊销、信息费用的增加。R&D费用为8,584万元,同比增长30.32%,主要是报告期内R&D技术人员工资增长所致。
从行业来看,一季度国内物流行业复苏较快,主要物流企业一季度增长较快。根据邮政总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物流服务公司订单量共计219.3亿件,同比增长75%。大云3月商业指数快报显示,大云3月完成门票15.16亿张,同比增长54.69%。
年报显示,大云2020年实现营收335亿元,同比下降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4亿元,同比下降46.94%。
2020年,大云完成业务量141.44亿件,同比增速41.02%,市场份额16.97%。
在运营模式上,截至2020年底,大云在全国设立自营枢纽转运中心67个,枢纽转运中心自营比例100%;该公司在全国拥有3875家特许经营商和32624家网点和商店。报告期末,公司全网约有196,000名快递员。
对于净利润下滑,大云在年报中表示,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2020年一季度,由于国内部分地区疫情防控需要,复工复产、道路畅通、小区出入等政策偏紧,导致快递行业发展受到很大冲击,快递企业普遍出现了运力和运力不足的困难局面。其次,二季度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央和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减税、降费、促消费”等一揽子经济稳定措施。国内经济率先企稳,呈现生产回升、消费回补的良好态势,有力推动了异常活跃的网络消费。快递公司抓住有利时机在短时间内集中补充业务量,客观上导致二季度部分地区市场竞争激烈。再次,鉴于快递行业广阔的发展空和巨大的市场机会,少数快递企业通过补贴市场,以更激进的价格政策低价竞争、快速拿量,导致部分地区快递单价下降趋势明显。
低价竞争将从2020年持续到2021年。从单程票收入来看,大云已经连续几个月出现了单程票收入下降的情况。根据大云发布的经营指数快报,大云快车2020年12月、2021年1月、2021年2月、2021年3月的单票收入分别为2.25元、2.23元、2.16元、2.19元。除了3月份单票收入有所增长外,其他月份单票收入均呈下降趋势。
大云的单票收入下滑是整个快递市场陷入低价竞争的缩影。不仅是大云,顺丰、申通、童渊近期的运营数据都显示,单票收入都在下降。此前极兔快递18亿美元融资的消息,加剧了外界对物流行业深陷价格战的焦虑。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云的股价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截至记者发稿时,大云股价从去年6月29.75元的高价跌至15.64元,跌幅达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