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皮机器加工全过程视频(90后全国人大代表:要理性看待“内卷”积极面对竞争)

年轻人如何解决“内卷化”,应对“平躺”[S2/]

90后人大代表:应理性看待“内卷化”,积极面对竞争

近年来,“内滚”和“平躺”这两个词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对于这两个流行语,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多位90后人大代表,他们表示要理性看待“内卷化”,积极面对竞争。解决“内卷化”要量力而行,需要及时干预处理“平躺”。

全国人大代表杨金龙

年轻人不能“平躺”或“迷路”

谈到“内卷化”和“平躺”,90后全国人大代表、杭城技师学院教师杨金龙认为,理性对待内卷化,既要积极面对竞争,又不能迷失。

北青报:近年来,年轻人流行“内卷”这个词。当你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看呢?

杨金龙: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内卷化”,不要完全把它当成一个贬义词。这其实也是一种竞争。进步是通过竞争实现的。很多时候,竞争会促使你更积极主动地去做一些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个滚就挺好的。

另一方面,如果有压力,也要积极面对。比赛要放松,引导要到位。年轻人要调整心态,积极健康地应对内卷。他们不能一遇到竞争就崩溃。他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出路,不要被内卷淹没。它们绝不能丢失。

北青报:还有一个流行词叫“平躺”。为什么会在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中流行?

杨金龙:从宏观角度来说,我觉得是因为现在国家发展很好,家庭条件好,父母已经把房子买了,也攒了钱,所以不用辛苦,只要身体健康,有稳定的工作,养活自己就行了。

但在我接触的年轻人中,“平躺”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同学都很积极,很坚强。另外,“平躺”不是永久的,一个人从年轻到年老都不可能平躺。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没有压力,认为平躺着也能满足现状,但是因为社会竞争激烈或者生活压力大,他们已经不能再平躺着了,只能去竞争,去拼搏,去追求。我以前带的一些同学,在学校好像没有追求什么,但是在企业工作后,他们很努力。我说事情怎么变化这么大。他说以前什么都不懂,现在心智更成熟了,会为目标奋斗。

北青报:你是技能大赛的冠军。经过学习和奋斗,结合自己的经历,如何看待“平躺”现象,如何引导和教育学生?

杨金龙:虽然我们主要教学生技术,但我们也应该引导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和习惯。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内卷化”,积极面对竞争。每个人都要合理正常的竞争,不要因为得到了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没有得到而自暴自弃。

文/记者李泽维

全国人大代表程孟兴

及时调整心态。利用你的青春去闯荡吧

程梦星是一名90后大学生创业者。2014年回到家乡应城市三合镇三街村。他一边跟父亲学手艺,一边琢磨着如何把当地传统特色食品豆皮做大做强。

为了改变豆皮无品牌、小作坊的传统生产模式,程孟兴说服父亲引进现代化的机械生产设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在技术、原料、品类等方面推陈出新,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拓展销售渠道。

“现在公司规模扩大了,开了分厂,面积是原来的几倍。该工厂将于2021年投入使用。现在公司有40多名员工。”程孟兴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公司产品销量挺好的,销往全国各地。“来北京开会之前,挺忙的。”

北青报:你为什么选择创业?

程梦星:趁着年轻,你怎么知道不闯一闯能有什么样的成就?我回到家乡感谢我的父母和乡亲。因为感恩,所以想有所回报。看到了村子的现状,想到了未来的自己。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规划自己未来想做什么。

我们不读书的时候,父母在外打工。学习结束后,我们的父母回家了。虽然生活非常非常辛苦,但是有父母的陪伴是我们最幸福的。同时,我也看到年轻人一个个离开村子去外面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即使这些老人走了,可能也没人知道,村子变得很荒凉。

以前农村要读书只是为了改变现状,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出去而读书,忘记了家乡,忘记了亲人,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根,我觉得这是一种落后。

北青报:创业之初有想过“平躺”吗?

程梦星:刚回村创业的时候,我也想过“平躺”。当时除了被一些人质疑“你一个上大学的女生为什么回村”,产品的销量也不乐观。这时候我就有些“平躺”的想法了。

我创业的时候,家里做了很多豆皮。一开始我以为会有经销商上门批发,但现实和我想的差远了。因为价格太高,根本没人上门。我们主要是质量,成本比较高,别人一问就走。当时卧室和客厅里都堆满了豆皮。过年的时候,别人很开心,我们很担心。有一段时间我们甚至向工人借钱。

但是后来,我决定拼了。既然选择回来了,等待也改变不了现状,所以我决定自己去市场。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通过不断调整方向,客户甚至批发商慢慢找上门来,然后调整方向,做改进,开始做成本更低,口感更好的半自动产品。

刚回村的时候,发现村里很多人也从事豆皮行业,但都是恶性竞争,不管质量,只要东西做出来。现在大家都跟着我学包装和品牌,大家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个好现象。2019年到2020年,村里很多人专门回来,甚至还有很多省外的人来找我咨询,想学习这项技术。

豆腐皮机器

北青报: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如何调整心态?

程梦星:如果当时我是“平躺”,现在可能会后悔。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在可以奋斗的年纪去尝试,而不是等时间和机会过去了才后悔。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在我最年轻的时候,也许有人认为自己做了很多,但还是无力改变现状,甚至可能会觉得很累。还不如不打了,这样过日子。不过我觉得一个人可以暂时躺着调整心态,但不建议长时间躺着,因为每个人都有我们的责任。

现在很多人因为改变不了现状而选择“平躺”,那么为什么不改变方向,调整心态,重新开始呢?只要用心去做,用心去经营,什么都做不好。

文/本报记者孟徐亚

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

量力而行化解“内卷化”,及时介入处理“平躺”

“平时听到‘内卷’这个词挺多的,尤其是最近,我觉得这是因为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某种程度上也越来越精细和专业。比如我工作的老年护理行业,只要肯吃苦,你可能就能胜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工作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注重技术,到后来,还需要考各种资格证。用人单位在招人的时候会比较。比如有相应的资格证,肯定更容易被选上,少一点就有可能落井下石。这样就会给大家传递一个信号,就是要努力应对强大的竞争。你不努力,别人会努力,你愿意享受,但是别人在努力,然后别人会超过你。”全国人大代表、南通百仁堂长青养老护理院院长助理李楠楠说。

北青报:如何化解年轻人因“内卷化”而产生的焦虑?

李楠楠:首先,冷静下来,做你自己。正常的努力和奋斗是应该做的,不管社会牵扯多大,努力是有方向的,当下是有事情要做的,是有目标要去的,只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同时要量力而行,有些目标可能完全超出我们的能力。如果非要追求,可能会不知所措,需要及时调整。就像买房子一样。如果房贷给了自己压力,可能意味着你不应该在这个价位买房,你可以调整一下目标。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弊大于利。

北青报:在你平时接触的年轻人中,“平躺”的原因是什么?

李楠楠:“平躺”有很多种情况。有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太轻松,享受现在的生活不想拼搏,有的人不想上进,有的人不想吃苦。比如我们这个职业的护士工作很辛苦,有些年轻人学了这个专业就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了。有些年轻人过几天就买不起了,然后就选择相对轻松的工作。

“平躺”的原因可能和家庭环境有关。如果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可能会觉得不需要太辛苦。吃饱了,全家不饿,甚至平躺在家里,只需要老了。同时也和他们的心态有很大关系。有些人本身没有那么大的上进心,或者说没有太大的现实压力。他们还是想多玩几年,不想太辛苦。

北青报:你对“平躺”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李楠楠: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毕竟是个人的意识和想法。人就是想做一条咸鱼,无所谓。所以,你身边的人很重要,包括父母,老师,朋友。在他躺平之前帮他一把,开导他,让他意识到年轻需要努力。如果他平躺,对自己和家人都不好。如果他后来努力了,可能就赶不上了。

更重要的是,社会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比如学校可以为三观正在形成的学生开设心理干预课程。我被邀请给小学生讲我的劳动模范的故事,这是为了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态度。各种学校可以请一些成功人士来讲课,用自己的故事激励学生,干扰他们的想法,让想平躺着的人及时努力。

文/记者李泽维

项,代表

要防止“平躺”,就要把年轻人的积极性挖掘出来

“‘内卷’永远是改进工作的积极方式。同时,如果把握不好,卷面会太尴尬,可能会让年轻人更焦虑。”共青团慈利县委副书记、代表向说。

北青报:如何看待年轻人的“内卷化”焦虑?

向:一方面是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有些人内心不够坚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规划和想法容易被别人定节奏,比如完成自己的工作,看别人加班,留下来加班,但实际意义并不大。这是无意义的内卷,容易让人焦虑。这样的人不仅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他可能会看短视频,发现有些人的生活方式非常丰富,完全超出自己的水平,也会感到焦虑,会把自己卷起来。

年轻人还是要设定明确的目标,更坚定的计划。如果他们想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跟着别人的节奏走是不容易的。

北青报:年轻人“平躺”的原因有哪些?

向:这主要包括两类人。一个是父母给的条件足够好,有车有房,各种保障都能满足。如果你没有更高的追求,你很容易平躺,可以这么说,你可以进入一个欲望很低的境地。另一类人在压力面前对自己的努力失去信心。在网上看到有人开玩笑说有一句话叫“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会很容易”。他们觉得反正努力可能也没用,还不如平躺,至少舒服。

北青报:你怎么看待年轻人的“平躺”?

向:前段时间又看了《觉醒时代》。试想,如果所有的革命先驱都是“平躺”的,就没有后来新中国的诞生,没有前人的辛勤劳动,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具体到我工作的农村,这几年,从过去的脱贫,到现在的脱贫,都是靠努力实现的。如果每个人都“平躺”,扶贫就无法实现。

北青报:你会给现实生活中“平躺”的年轻人什么建议?

向:还是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引导和教育,特别是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包括他们喜欢的视频,短视频平台。我之前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现在也在做青年工作,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年轻人的积极性挖掘出来。去年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落地我们那里,清华的学生来我们那里参加实践活动。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一个纪录片放映活动。当时我们组织了很多县城的学生去看看名校是什么样子的。很多同学看完也想考清华,或者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见引导和教育对年轻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文/记者李泽维

本版统筹/徐峰

来源:北京青年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