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特卖官网(特卖不是真假难辨 唯品会少打点广告吧)

【点击右上角‘关注’,国家经贸信息不容错过】



【TechWeb】在阿里、JD.COM、拼多多等巨头的“挤压”下,专注于品牌销售的唯品会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好,可以说是大赚了一笔。全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连续33个季度盈利。这些都是唯品会的成绩。

然而光鲜的数据背后,唯品会也在被质疑。此前,唯品会因“不正当竞争”被罚款300万元。现在因为平台产品的真实性,唯品会再次上热搜。

杠上商品的真假带之争

“大牌特卖,全网正品”,很多消费者选择唯品会就是因为这句广告语,再加上综艺节目中各路明星的广告,消费者对唯品会上的“廉价奢侈品”更加放心。然而,日前有消费者表示,可能在唯品会买到了假皮带。

唯品会特卖

据了解,3月8日,有用户在唯品会花2549元买了一条古驰腰带,然后发到收购App上鉴定,以便日后转卖。几天后,店主给出的鉴定结果称,古驰皮带是假货。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个例。很多消费者在唯品会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并自发成立了“唯品会古驰销售维权群”。据相关报道,维权群中共有133条皮带被鉴定为假货,涉及金额约33万元。



对此,唯品会于4月7日给出官方回应,称经内部调查核实,这批古驰腰带将由唯品会直接在海外进货,采购环节清晰可靠、合法合规,保证正品。我们也对这批货物进行了抽样检验,送来的样品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进行了鉴定



有意思的是,当我看到唯品会的回应时,我对收购并不满意。后来,我也发表声明说,在审查了相关的古驰皮带后,发现该皮带不是正品。产品App还称,相关用户提供的产品通过第三方鉴定平台鉴定,均为非正品。



双方各执一词,称自己的鉴定结果都是对的。相反,旁观者对我们正在看的东西感到困惑。然而,这还没有结束。4月8日,唯品会再次发布声明:收到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公司反馈,结果显示消费者退货的四款古驰皮带符合品牌/制造商公布的技术信息和工艺特征。

此外,唯品会不会忘记“帮”字,“建议消费者对商品有疑问时,可以选择有鉴定资质的权威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无鉴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或平台出具的鉴定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能作为判断商品真伪的依据。”

为什么辨别真假这么难?

或许,有人会问,官方不能给个鉴定结果吗?答案真的是没有,如果可以的话,两个平台不会互相争论。

据了解,目前古驰只保证品牌直营店、官网及相关授权渠道销售的产品为正品,不提供认证服务,唯品会也不是其官方授权渠道。此前,网易考拉平台被质疑存在类似情况卖假货。很难说谁对谁错。

其实除了古驰,其他奢侈品牌基本不提供鉴定服务,只保证专柜和官方授权渠道的质量。目前我们在Tik Tok看到的一些评估师和平台都是第三方,没有法律效力,也不被其他平台认可。

不管谁对谁错,这样的事情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退货就是最好的结果。这件事的背后,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跨境电商和海外奢侈品销售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建立一个权威的第三方监督鉴定机制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这其实也是对平台的一种保护,否则我们说不清为什么。

投诉近万件唯品会产品。少打广告。

对于唯品会,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大牌特卖,几乎现在的热门综艺、电视剧都会看到唯品会的身影,广告投放比阿里、JD.COM都厉害。当然,这是唯品会的营销策略,亮眼的财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成功。

根据唯品会发布的最新财报数据,在去年疫情的影响下,唯品会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0年,年净收入1019亿元,净利润68亿元。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唯品会实现营收358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33.4%。唯品会也已经连续33个季度实现盈利。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唯品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广告起着关键作用。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第四季度营销费用为17亿元,去年同期为9.44亿元,同比增长约8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毛利率的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唯品会投资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包括《无非三十》、《二十个谜题》、《我的女儿姐姐乘风破浪》等。,通过投放广告和赞助。这些节目除了在当时受欢迎之外,受欢迎的主要是女性玩家,这也让唯品会俘获了大量女性用户。



对于唯品会这样的营销方式,有网友吐槽,用广告费做好供应链,提高购买商品的质量是不够的。总是在电视综艺节目里看到广告,但是买的产品却让人心酸。这个广告是为了欺骗新用户。

但用户的吐槽并不是空,皮带真假事件暴露了唯品会产品质量的一些瑕疵和披露。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唯品会相关的投诉有近万条,大部分与产品质量、高仿、会员有关。而且最近的一些投诉可以看出,有许多与古驰带有关。



同时,也有消费者投诉,“在唯品会买的潘多拉项链很便宜。收到货后,只有一个箱子,没有手提包。不放心就去拿鉴定,真的是假的。”



除了平台产品的质量问题,摆在唯品会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营收增速的持续下滑。如今,电商红利正在逐渐消失。阿里、JD.COM等传统电商平台为了保持营收高速增长,不断拓展新的市场和销售场景。另一方面,唯品会也在做改变,但效果并不明显。财报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唯品会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0.8%、28.84%、15.93%、10.02%和9.53%。

对于唯品会来说,跨境奢侈品是扭转增长放缓的利器,但“古驰带”事件似乎表明唯品会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花更少的广告费在跨境采购供应链建设上更重要。否则,2021年的营收增长率将是一个很低的数字。

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TMT观察网,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国家经贸平台的联系电话是010-65367702,邮箱是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