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拉杆箱修拉链(浙大毕业的工程师跑街头修拉链!LV、Gucci国际大牌全拿下)

花了3000多买了个通勤包。结果包上的扣子坏了。我一打听,找个维修店修要300多块钱。太痛苦了,我呆在家里。



前几天,我听说在印青街有一个专门做包包拉链和搭扣的老艺术家。我试图找到门。

师傅接过包,看了看,拿起锤子,咔嚓几声就修好了。



"师傅,多少钱?"

"敲几下你收多少钱...”主人摆摆手。

这位老师傅名叫余,今年83岁,20多年来一直和拉链、皮带扣等小配件打交道。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管大牌大不大,都要修”。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俞师傅以前玩什么“零件”,出奇的大。

不知道名牌不名牌

不管多大的牌子,换个拉链头只要5块钱

如果商店不在这条街上,你必须找到印青街143号,然后往里走几步才能找到。商店的一面墙上有一幅对联。对联下有一块白底红字的牌子,上面写着五个大字——“春情老字号”。



店铺有点小,目测不超过10平米,采光不太好,工作台上的台灯是屋内最亮的照明工具。各种零配件和维修工具占了半个店铺,另半个店铺主要用来放置送修或修过的包包。



我刚到店里的时候,俞师傅正在给一个行李箱重新装拉杆。"行李箱的拉杆和轮子坏了,我可以修。"于师傅一边干活一边说,“不管是国内买的还是国外买的。"

"大牌包包可以修吗?"

俞大师笑了笑,没有说话。他拿出几个罐子,放在工作台上。打开后发现罐子里全是拉链配件,估计有上万个。



翻了一下,出现了像路易威登和古驰这样的品牌。



"我已经修好了所有的拉链。如果有的拉链环还能用的话,我就留着。如果其他客人需要,我会匹配。"于大师说:“我老了,也不知道什么名牌了。修不修名牌都一样。再大的牌子,换个拉链头只要5块钱。"

虽然我认不出那些名牌,但是有很多包要修,余灿师傅总是听到客人们感谢他为他们省了多少钱。

"之前附近学校的老师拿了一个白色背包让我修,说是法国品牌。她找了几个大商场的专柜,都说没办法。她不得不把它们送回法国的原厂修理。最后发给我了,我修好了。"余师傅说:“她高兴得跳起来,说我给她省了几千块钱。"

在处理大型机械时可以修理小拉链

"学这么简单的东西不容易吗”

俞师傅自制工具实现“只修不换”

时宇少爷,这可不容易。

1960年毕业于当时的杭州工学院,学习建筑机械与设备。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多个水利水电项目工作。

1969年,他被调回杭州。退休前是星光胶木电器厂副厂长。

一个和大型机械打交道的工程师是怎么做起修包生意的?

说起来俞师傅的店开了29年,月经是第一个打理的。余师傅月经早年在拉链店卖过、修过拉链。那时候俞师傅也会帮一把。



"这么简单的东西还不容易学吗?"在于师傅看来,修拉链和修大型机械有相通之处。“需要研究一下结构。"

退休后,余师傅在月经期间接手了拉链头摊。他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了一堆修拉链的工具。俞大师有。“只修不换”是核心思想。

比如拉链插片坏了,有的师傅会直接更换整条拉链,价格会更贵,而且新拉链和原包的颜色和材质可能不匹配。

在余师傅手里,插片坏了,修插片,10块钱。



他使用的工具是自制的焊枪。焊枪最初是用来修理半导体的。于师傅从废插座上拆下一块金属片,放在枪头上。焊枪变成了小型高频机。加热后,可以修复嵌件。

"厂里一台拉链插片的高频机要8000多元。"于师傅说。

拉链头松了,余师傅也不会换。他还是靠修理和5元钱。



常见的尖嘴老虎钳,钳头装上一个从废刀上拆下来的铜接头,就是拉链头拧紧“神器”。"夹好后,把拉链两边都按紧,很有用”“/br/]

最棒的是,如果拉链“掉牙”了,余灿大师仍然会修补它而不用更换整个拉链。

"把一个‘牙’从上面放下来,放到缺失的位置,一个3元的美元。"

于是,于师傅的店门口挂着“排除故障”的招牌,就是不要欺负顾客,拉链和皮带扣,只要是箱包配件上的“杂病”他都能解决。



有意思的是,很多同行会拿着自己处理不了的包,找余师傅修理。于师傅总会少收几块钱,让别人赚点“差价”。

从店铺赚钱?不存在

lv拉杆箱

[/s2/]多思考可以长寿

早上10点开门,中午12点回家吃饭午休,下午1点开门到晚上5点。就这样,一天下来,余灿师傅赚了40多元,也就是一个月差不多1200元。冬天生意更好,最高2000元。

开店赚钱?当然不存在。

于师傅的独生女已经退休,孙子也已经工作。为什么家里没有经济压力的他还要天天守着店铺?

"都是老客户。如果可以的话,这是一种帮助。"于师傅说。

春节假期,于师傅在店门口挂了个休息的牌子。没想到正月初六就有人来修包了。

"电话打来说拉链坏了,我就跑回来了。"于师傅住在街,骑自行车去商店只要3分钟。有时候中午在家吃饭,客人一叫,他就抓几口饭,赶回店里。“有些老客户来自萧山、余杭、下沙。路很长。我们不能让人们白跑一趟。我可以一天一天地修复它。"

俞师傅不想把他的手艺传给任何人。

"年轻人如果靠修拉链生活,根本无法养家糊口,也娶不到老婆。"说到这,于师傅特别坦诚。“我不是靠这个吃饭的。我和我老婆每月退休工资一万。去年我们炒股赚了10多万。"

80多岁了,却耳聪目明。他甚至不需要戴老花镜。于师傅觉得开店修包不错。“等你老了,找点事做,多动脑,就能长寿。"





现在是晚上5点,天黑之前,余师傅还在准时“下班”。骑上自行车,铃一响,回家吃饭最重要。明天请早起修补。

来源:杭州日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