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3000多买了个通勤包。结果包上的扣子坏了。我一打听,找个维修店修要300多块钱。太痛苦了,我呆在家里。
师傅接过包,看了看,拿起锤子,咔嚓几声就修好了。
"敲几下你收多少钱...”主人摆摆手。
这位老师傅名叫余,今年83岁,20多年来一直和拉链、皮带扣等小配件打交道。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管大牌大不大,都要修”。
不知道名牌不名牌
不管多大的牌子,换个拉链头只要5块钱
如果商店不在这条街上,你必须找到印青街143号,然后往里走几步才能找到。商店的一面墙上有一幅对联。对联下有一块白底红字的牌子,上面写着五个大字——“春情老字号”。
"大牌包包可以修吗?"
俞大师笑了笑,没有说话。他拿出几个罐子,放在工作台上。打开后发现罐子里全是拉链配件,估计有上万个。
虽然我认不出那些名牌,但是有很多包要修,余灿师傅总是听到客人们感谢他为他们省了多少钱。
"之前附近学校的老师拿了一个白色背包让我修,说是法国品牌。她找了几个大商场的专柜,都说没办法。她不得不把它们送回法国的原厂修理。最后发给我了,我修好了。"余师傅说:“她高兴得跳起来,说我给她省了几千块钱。"
在处理大型机械时可以修理小拉链
"学这么简单的东西不容易吗”
俞师傅自制工具实现“只修不换”
时宇少爷,这可不容易。
1960年毕业于当时的杭州工学院,学习建筑机械与设备。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多个水利水电项目工作。
1969年,他被调回杭州。退休前是星光胶木电器厂副厂长。
一个和大型机械打交道的工程师是怎么做起修包生意的?
说起来俞师傅的店开了29年,月经是第一个打理的。余师傅月经早年在拉链店卖过、修过拉链。那时候俞师傅也会帮一把。
退休后,余师傅在月经期间接手了拉链头摊。他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了一堆修拉链的工具。俞大师有。“只修不换”是核心思想。
比如拉链插片坏了,有的师傅会直接更换整条拉链,价格会更贵,而且新拉链和原包的颜色和材质可能不匹配。
在余师傅手里,插片坏了,修插片,10块钱。
"厂里一台拉链插片的高频机要8000多元。"于师傅说。
拉链头松了,余师傅也不会换。他还是靠修理和5元钱。
最棒的是,如果拉链“掉牙”了,余灿大师仍然会修补它而不用更换整个拉链。
"把一个‘牙’从上面放下来,放到缺失的位置,一个3元的美元。"
于是,于师傅的店门口挂着“排除故障”的招牌,就是不要欺负顾客,拉链和皮带扣,只要是箱包配件上的“杂病”他都能解决。
从店铺赚钱?不存在
[/s2/]多思考可以长寿
早上10点开门,中午12点回家吃饭午休,下午1点开门到晚上5点。就这样,一天下来,余灿师傅赚了40多元,也就是一个月差不多1200元。冬天生意更好,最高2000元。
开店赚钱?当然不存在。
于师傅的独生女已经退休,孙子也已经工作。为什么家里没有经济压力的他还要天天守着店铺?
"都是老客户。如果可以的话,这是一种帮助。"于师傅说。
春节假期,于师傅在店门口挂了个休息的牌子。没想到正月初六就有人来修包了。
"电话打来说拉链坏了,我就跑回来了。"于师傅住在街,骑自行车去商店只要3分钟。有时候中午在家吃饭,客人一叫,他就抓几口饭,赶回店里。“有些老客户来自萧山、余杭、下沙。路很长。我们不能让人们白跑一趟。我可以一天一天地修复它。"
俞师傅不想把他的手艺传给任何人。
"年轻人如果靠修拉链生活,根本无法养家糊口,也娶不到老婆。"说到这,于师傅特别坦诚。“我不是靠这个吃饭的。我和我老婆每月退休工资一万。去年我们炒股赚了10多万。"
80多岁了,却耳聪目明。他甚至不需要戴老花镜。于师傅觉得开店修包不错。“等你老了,找点事做,多动脑,就能长寿。"
现在是晚上5点,天黑之前,余师傅还在准时“下班”。骑上自行车,铃一响,回家吃饭最重要。明天请早起修补。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