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代购靠谱吗(“朋友圈”海外代购买来假LV包,售假“追责难”)

“原厂收据”、“海外代购”、“正品专卖”...随着海外代购的发展,微信“朋友圈”代购逐渐融入市民生活。

最近,北京的(华)声称遇到了一个购买骗局。两年来,她花了近7万元通过微信个人代购购买名牌产品。去鉴定机构后,她发现最近购买的产品是假货,而对方拒绝退换货。专家表示,很难认定购买者是经营者,售假是“追责”。

10月28日,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10)得知杨云已向中关村附近的派出所报案。



通过杨云代购购买的LV手袋被鉴定为假货(右图)。受访者供图



购买者提供的电子收据自称是意大利某商场的购物券。受访者供图

消费者购买两年近7万元

生活在北京的杨云是时尚奢侈品的忠实用户。她喜欢追名人,但在购物渠道上一直面临困境。“明星买同款的人很多,国内商场很容易断货。”

为了拿到这些“热门”品牌,两年前,她开始接触海外代购。在网上输入关键词“意大利代购”搜索,杨云用微信号“臧琴”在一个网友回答的帖子中添加了个人代购。



杨女士添加的微信代购人员。受访者供图

“对方是个年轻女孩,穿着时尚。她说她在意大利留学,做采购。她平时去商场买东西,比专柜便宜多了。”杨云告诉37号重案组(微信ID:zhonganzu37),他一开始不敢买,只是一直关注。

翻看对方的朋友圈,封面是代购的咨询和购买流程信息。每天发布的信息都是一些名牌产品的照片和价格,偶尔会有展示国外生活的内容。杨云说,久而久之,觉得对方比较靠谱,就买了一个男包。

“是一个黑色的包。看起来很真实。我没有仔细比较。后来,我送给了一个朋友。”从那以后,她渐渐对这种代购产生了信任,陆续买了五六个名牌包,大部分都是送朋友的。

就这样,杨云已经花了近7万元,都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转账的。其间,她从未有过怀疑,也没有索要过任何收据或其他票据,只是保留了双方的微信聊天和转账记录。



采购人员及其家属的聊天记录。受访者供图

网购LV手袋两次被鉴定为假货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在网上买了一个LV的手包,发现是假的就退了。我刚在代购处买了同款,朋友说这也是假货。”杨云说,他随后去了华冠购物中心一楼的“奢侈品拍卖网”进行鉴定。

工作人员拿出真包,和她代购的包对比。“虽然我是外行,但看得出代购包明显粗糙,很多细节都不一样。”



杨女士通过海外代购购买的lv手袋被鉴定机构鉴定为假货。受访者供图

杨云鉴定的LV包,专柜价格13000元,进价10500元。“差价不大,我也不是为了便宜,就是当时商场买不到。”在鉴定机构,工作人员仔细翻看了几分钟,回复杨云道:“这是赝品还是没做好的赝品?”

此外,她还花了4800元从对方那里买了一只名牌鞋,专柜价格7000元,也被鉴定为假货。

意大利代购

“之前买的不是送人就是用久了。我跟对方说了这两种退款,对方根本不同意。”杨云说。

27日下午,经过两次鉴定,杨云选择了报警。“警察说要在户口所在地报警。我从未见过她,也不知道她住在中国的什么地方。我只知道她支付宝账号绑定的手机显示在陕西咸阳。”

因为对方是个人商家,不像其他代购在淘宝或者JD.COM有网店,平台可以帮助退货退款。杨云非常担心后来的说法。



杨女士通过海外代购购买的假lv手袋详情。受访者供图

相关响应

微信团队:微信不是“交易平台”[S2/]

据媒体报道,海外购买的名牌产品大多是“境外一日游”的假冒产品。国外一些大的贸易公司专门采购中国厂家生产的高仿奢侈品,然后把假货通关后洗干净,再以个人代购的形式邮寄或者带回国内。商品漂洋过海回到国内,商品价值暴涨,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假货越来越猖獗。

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表示,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器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

对此,微信团队回应称,一直提供连接服务的能力。大众常见的所谓销售和交易,并不是在微信平台上完成的,而是借助微信的连接能力,对各个应用的拓展。“每个账户都是独立的个体”。

同时,用户有权选择自己使用微信的方式,前提是合法合规;对于违反相关法律和微信用户协议的行为,微信将会同权利人坚决打击。如果用户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遇到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微信各个部分的举报入口进行举报。

代理的后续访问

代购缺少交易凭证,代购追责

杨云的经历并非个案。翻翻手机,“朋友圈”里大部分人都有一些做代购的微信好友,也有做代购的公众号。据媒体报道,海外代购多为海外代购。因此,不仅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一旦发生纠纷,由于没有交易凭证,很难追究商家的责任,买家要注意其潜在的隐患。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晓寒告诉37号重案组(微信ID:zhonganzu37),“微信代购”往往以“朋友熟人帮忙”的名义进行,代购者没有工商登记,很多都是兼职。这种情况下,很难认定购买者是经营者,更有可能将纠纷认定为普通民事纠纷,也很难适用新消法的规定。

因此,就杨云而言,她通过“微信代购”购买奢侈品,无法通过《消法》维权。但根据她与代购公司订立的买卖合同,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并根据奢侈品包的性质和损失大小,可以合理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返工、退货、降价或减报酬等违约责任。

购买者欺诈销售奢侈品的,还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损失,数额为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款或者接受的服务费用的三倍;增加的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同时,如果购买者明知是销售假货,也可能触犯刑法的规定,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追究刑事责任。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律师提醒,尽量选择正规渠道的商家或平台交易,即使出现问题也可以追究责任,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消费者在微信朋友圈交易时,应当了解卖家的真实身份信息,并保留相关聊天记录。大件物品最好签订书面销售协议,对违约责任和纠纷解决方式做事先约定。同时,保留汇款支付凭证,索要购物凭证,以便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告诉购买者:专柜小票也容易骗[/s2/]

张敏(化名)从事采购已经两年了。因为大学时学的韩语专业,毕业后两个好同学去了韩国留学。

起初,她通过同学购买化妆品自用。“时间长了,周围很多人问我在哪里买的,我就开始操作代购产品,从差价中获利。”告诉张敏37号重案组(微信ID:zhonganzu37)。

从亲朋好友到朋友的朋友,有很多没见过的买家,形成了固定的客源。“韩国的一些化妆品在中国没有专柜,很多人只能代购。”

在发货过程中,我们一般是自己接单,朋友从商场进货,然后通过EMS邮寄回国。“但是很容易被海关扣留,拿回货物。毕竟这是走私。”

在其他代购建议下,张敏和朋友开始找导游“人肉”带货回家。“给导游点钱,省了很多事,时间也快。”

其间有人怀疑“你是不是正版?”一般她都是直接回答“我朋友都是在国外买的,我不相信我能在别家买到。”

然而,自今年年初以来,张敏的客户数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现在购买的太多了,每个人都会有几个朋友圈。很多人根本分不清真假。”

如何辨别真假产品?张敏建议,可以要求对方出示物流编号,查看物流信息是否是从国外直接邮寄过来的。价格方面,代购一般在商场或者机场买,最多便宜30%。如果太便宜,那肯定是假的。另外,你买了之后,也可以去专柜和实物对比一下。

“说实话,做微信朋友圈代购,要关注一个互相信任的朋友,一定要找一个你相信的朋友。”张敏说,“毕竟现在什么都可以造假,有的把正品运到中国,大量仿制;很多人相信票据,但很容易伪造柜台、小票等。”

新京报记者左燕燕编辑张泰玲校对范锦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