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趋势分析(惊天大反弹之后,中国互联网行业何去何从)

最近,中国互联网行业确实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时刻。

2022年以来,疫情影响和地缘政治冲突两大不利因素的叠加,以及前期监管带来的不明朗预期,让这个行业的内部人士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2月份以来,中概股和港股市场出现了极其严重的下跌,其中互联网行业成为重灾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多优秀企业的股价已经腰斩,累计蒸发市值达到几万亿元。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员会召开会议,终于释放出稳定政策的新信号。市场相应上涨,网络股也迎来估值修复的大好时机。



官方的声明不仅仅是一个态度转折的信号,更是提醒我们重新思考中国互联网行业应该如何向前发展的重要命题。

当今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形势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和挑战。

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不遇的大变革。这种变化是一种深刻而广泛的时代变化。在时代的巨变下,如何破局,如何应对,是每个行业,每个个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作为引领创新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深入思考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应该如何继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更好地为中国进入数字经济强国做出贡献。

一个

百年不遇的巨变

当前,中国面临许多非常复杂和严峻的内外部环境:

之外,地缘政治继续搅动世界,单边主义和反全球化思潮抬头,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经历深刻调整。特别是乌俄战争,不仅把欧洲拖入经济发展的泥潭,影响了中国的外贸环境,也打破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大国之间的微妙平衡,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全球疫情影响、中美关系降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通胀危机迫使美国加息引发的全球流动性担忧等重大因素造成的扰动更多。

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时代来临,经济结构转型进行中,疫情仍在影响,经济发展存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情况。中国不仅要在严控疫情上保持“防止内部反弹和外部输入”,大力推进“稳经济”、“保增长”、“碳中和”、“数字化”等新经济发展目标的实施,还要处理好居民收入分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发展、公平与效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如何处理好中美关系,如何在复杂的全球宏观环境下继续做好中国的外部循环经济,如何在新的发展方式下使内部循环充分、高效、稳定地运转,如何在新的目标规划下使中国经济保持更好、更强的发展态势,都是中国需要处理好、做好的重大课题。

尽管内外挑战依然存在,但我们认为中国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打破这种局面有很多方法。从宏观上看,总体思路包括“[S2/]加快形成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新格局”[S2/]。

另一个关键是“稳定”。不仅是“/s2/]六稳”和“/s2/]六保”,更是“/s2/]稳中求进”,为未来的发展机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种大变革下,很多行业也会受到国家经济布局的影响。稳定房地产,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是解决中国复杂发展环境的关键措施之一。

因为房地产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互联网不仅是帮助中国成为科技和数字经济强国的重要力量,也是带来更多增量创新经济模式、为经济注入更多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

虽然自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它们受到了历史上最严格的监管,但它们仍然是稳定和振兴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3月16日国家高层和重点部委的最新指示中,在当前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领域中,明确指出了维护房地产、互联网行业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态度和决心。

这些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信号。

2

新形势下互联网行业的重任

在2022年NPC和CPPCC的总理报告中,提到了一系列关键目标,如GDP增长5.5%,消费通胀3%,新增就业1100万人等。,并对今年的工作方向提出了更明确、更高的要求。



这是信心的表现,但也是压力所在。现在很明确,我们不会走传统的靠推动房地产和旧基建来拉动经济的老路,而是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如何实现创新驱动?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许多战略计划都是长期措施,需要很长时间来实施和实现目标。要实现一年目标,我们需要更有效的驱动力。

如何通过稳定经济、扩大投资和推广费来激活市场活力,加速经济?

其中,互联网行业的作用仍然是关键。

先说清楚。我们这里说的不是狭义的,实际上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科技产业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互联网利用信息、流量、数据、技术等关键要素提供各种服务的产业。官方称之为“数字经济”。

不仅仅是电子商务、社交、娱乐、旅游、信息等2C的服务行业,也可以是2B产业链上的任何一个行业。目前被反垄断监管的互联网巨头如阿里腾讯,不仅在2C,在2B也有。

比如除了电商业务,阿里在人工智能、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领域的布局和投入也很大,后者布局的领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未来。



腾讯也是,除了社交应用,还投资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在社交通讯、AI、云计算、医疗、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方面都有创新积累。

如今的互联网早已与人密不可分。就像毛细血管一样,已经渗透到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这是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体现。

现在,互联网行业的地位看似微妙,但实际上,国家一直都很明确自己的立场。

虽然互联网、房地产、教育培训行业也在严格监管之下,但不同的是,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态度更多的是规范,这是这个行业在经历快速甚至野蛮生长的时候,必要的监管和引导。

互联网产业,或者说数字经济,是人类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到数字经济,国家一直在大力鼓励推广。



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行业反而应该承担更重要的发展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帮助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

以阿里为例。

虽然这期间阿里巴巴成为了反垄断的重点,但监管的重点也只是在其2C端。阿里的业务不仅仅是商品销售,还有大量业务和实体经济结合的相当紧密。

我们先来看阿里的电商业务。首先,这个生态不仅仅是一个服务品牌。淘宝本质上是一个普惠的创业平台。创业者遍布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的农村。近几年仅新增淘宝商家年营业额就超过5000亿,这无疑很好的诠释了其对扩大就业、促进消费的贡献。此外,天猫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品销售渠道,还有一系列通过数字化推动供给侧升级的业务,比如TMIC、天猫黑盒子、犀牛智造等等。

如果把视野放大到整个阿里巴巴,阿里的云计算、芯片设计、AI等业务都有很强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阿里巴巴的科技能力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能源、交通等行业,加速了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阿里只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向2B服务,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的代表之一。

对于消费互联网行业来说,经过近20年的高增长,过去单纯依靠用户规模扩张的道路难以为继,2C端流量主导的游戏动能也在减弱,但互联网的技术红利和服务2B端的机遇才刚刚开始。

现在,中国已经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了一条新路。互联网行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应肩负重任,顺应规范和预期,发挥自身专长,促进就业,拉动内需,平滑国民经济周期。

环境在变,规则在变,指挥棒也在变。可以预见,谁能在扩大内需、服务业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长期优势,谁就能赢得未来的竞争。

风的长度应该放出来

正如我们在开篇提到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在过去两年的严格监管下经历了深度调整。

虽然这两天的政策暖风带动了市场回暖,但大部分互联网股票远没有达到前期高点,累计蒸发市值仍有数万亿美元。



其中,阿里股价自峰值以来已下跌近70%(美股),市值蒸发近4万亿元。腾讯股价仍在高位,市值也蒸发了3万多亿。还有很多各个领域的互联网巨头,美团、JD.COM、阿Aauto Quicker、百度、网易、小米,市值蒸发了几千到几万亿元。

与此同时,近期互联网公司被曝出大规模裁员和多方面业务的战略性收缩。

据统计,仅2021年,中国就有137家电商宣布破产。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电子商务、物流、社交网络、休闲娱乐、工具软件等领域。,而且只有少部分获得了融资,更多的是处于赔钱发展的末期。还有很多企业在寒冬中依然苦苦支撑,面临着融资难、经营难、现金流枯竭等多重危机。

这背后有很多影响,宏观经济调整、疫情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等。但行业调整的背后,当然也与监管环境的变化有关。

【/s2/】诚然,在海量资本的催化下,互联网行业近年来的野蛮生长确实产生了诸多“副作用”,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巨头间的垄断竞争,烧钱模式的盛行使得众多垂直行业剧烈整合,带来了巨大的泡沫风险。

但客观来说,反垄断并不是一种碾压式的打压,而是针对互联网企业在某些领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必要规制。

国家出台反垄断指南的主要出发点不是为了遏制互联网巨头的发展,而是为了维护公平和秩序,保护中小企业,同时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宏观形势下,这种措施确实很有必要。

但对此,市场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反应有点过度恐慌。

互联网平台的增长仍然是这个国家的喜悦。毕竟,这些平台为中国市场内需潜力的开发和外围经济周期的开启做出了贡献。

互联网创业趋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昨天国家高层明确指出了平台经济治理的思路:要坚持稳中求进,稳步推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尽快完成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整改工作,为促进平台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设置红绿灯”。



这是对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好称呼,也是对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壮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殷切期望。

现在虽然消费互联网可能已经过了高峰期,但是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很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在这些领域,之前已经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公司仍然需要继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1年,美国仍然占据全球企业R&D投资排行榜的最大份额,谷歌、微软、苹果、FB、英特尔等科技巨头每年的R&D投资都是数百亿。来自中国的企业发展迅速。除了华为,包括阿里、腾讯、百度、中兴、蚂蚁金服、美团、小米在内的一大批互联网公司都位居榜首。



正是因为R&D不计成本的投资,这些中国互联网科技巨头才能成为国际经济竞争中具有优势的排头兵。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往往落后于西方国家,但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在重要的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愿意花巨资研发的企业都有很大的贡献。

同时,这些科技、商业等领域的创新也直接和间接创造了更多新的产业生态,为提振经济、吸纳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正外部性。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全球R&D投资排名的前几个席位中,来自中国的玩家相对较少,前100名中也只有华为、阿里、腾讯、中国建筑、百度、中兴这几家。

特别是中国的科技企业,已经成长为在各个行业都具有竞争优势的巨头。与国外巨头相比,差距还是巨大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论

科技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从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人类科技的每一次迭代,代表的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还有更广阔更大的市场边界,可以拓展。

无论它如何变化,技术必定会以更有效的方式进化。未来,互联网行业不仅仅是生活的基础设施,还将成为各种拥有技术和计算能力的行业的基础。

从长远来看,在人类科技发展历程中,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只经历了第三个十年,这是发展历史上相对于长远未来的一个瞬间,也是数字信息时代的一个短暂起点。

互联网行业的未来还很长。

诚然,虽然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面临着很大的发展压力,但无论是5.5%的增长,还是共同富裕的伟大理想,这些都不是不可克服的困难。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改革方向,扩大内需,加强科技,我们的国家就能实现这些目标。

同样,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未来可能还会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和压力,但大多数企业的大部分业务增长逻辑还在,市场还在,未来也必然在。

或许在未来的很多年里,我们会发现今天的互联网寒冬并不是什么大事,它只是科技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涟漪,是行业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的短暂调整。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大时代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为之共同努力。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