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人游戏背后的无敌盈利套路。
20天内,热搜游戏“合成西瓜”抓取了640万用户,却有160多万用户疑似“剁韭菜”。
在北京从事互联网行业的Cherry在朋友的安利下体验了热门游戏“合成西瓜”。这个游戏很快让她着迷:碰撞、合成,简单的玩法,却上瘾,也让她交了智商税。
从一开始的挑战分数只有400分,到最后最高分达到了1400分。Cherry玩得很开心。如果不是后来在游戏右上角遇到了礼物图标,她一定会觉得这个游戏挺有意思的。
当时Cherry并没有太在意这个礼物图标弹出的抽奖页面,但是当她看到可以拿到100元话费的时候,她点了“继续”,被扣了19.9元的大奖。
虽然通过微信支付还了钱,但是Cherry再也没有打开过这个小游戏。Cherry告诉Tech Planet,“我以后不会再玩类似的小游戏了,会影响我的心情。”我误以为免费拿了100元的话费,结果被骗了20元。樱桃不好意思提这件事。
Cherry只是千千在成千上万个小游戏背后想要猎取的“猎物”之一。好在她主动维权,钱也退了。然而,在“礼物”被从合成西瓜的游戏中移除之前,已经有近200万用户为此付费,但160多万用户获得的联通流量包、手机“靓号”、100元话费等承诺的奖品,大部分都没有落实。微博里很多玩家反映自己成了“韭菜”。
小游戏割韭菜套路大揭秘“合成西瓜”很简单,类似于“2048+俄罗斯方块”。低门槛+挑战进阶路让这款游戏“病毒”大行其道。游戏是个好游戏,但是盈利模式不规范,值得探索。
因为在合成西瓜中获得话费的中奖用户会被要求下载一个名为“全球公爵黑卡”的版本,但大部分用户并没有获得这个App中的100元话费,割韭菜的套路就显露出来了。其实不仅是“合成大西瓜”,大部分小游戏的盈利方式都是“欺骗玩家,跑路”的套路。科技星球总结了小游戏中最常见的“割韭菜”模式。
1.中奖诱惑玩家收钱。
小游戏中的广告也不再简单,频繁的中奖方式也很棘手。
“合成西瓜”是指超160万人凭借诱导广告获得游戏界面弹出的“100手机话费券”。Tech发现,这种诱人的广告不仅存在于游戏合成西瓜中,在其他小游戏中也比比皆是。
Tech Planet在Ohayoo平台体验了一款名为“翻滚筋斗云”的小游戏App。这个App里面有很多游戏广告,但是比较正规,用户可以直接下载体验。
然而接下来,当我点开游戏《全民来找茬》的其中一个广告时,发现游戏中的广告比第一个多了,其中有一个原价299元的中奖广告,现在限时16.9元获得100元话费,只剩下4.56%的名额,网页上“移动回馈”等官话标题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这种诱导式的广告语言,不禁让人心动。仔细阅读活动规则可以发现,话费需要在凯撒App中领取,而且话费不是一次性缴纳,而是按月返还,但即便如此,还是比较划算的。于是我支付了这个订单,按照其要求下载了凯撒App,但最后搜遍了整个App,也拿不到100元话费。
很多网友在网上投诉,要求退款,但都失败了。由于被骗的钱很少,大多数用户有权支付学费。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广告的左下角可以看到带有字节跳动某广告服务平台“穿山甲”的Logo,说明有很多诱人的广告,不仅仅是韭菜切割党利用了一些人的贪婪心理,还有大平台对广告把关不严的情况,多种因素导致虚假广告盛行。
2.撤退环节和挖坑挂钩。
除了中奖的诱惑,还有很多直接给钱的小游戏,但是提现的过程几乎是大规模的“耍猴戏”。
像“阳光金币屋”、“开心养猪场”、“开心摇钱树”这类近几年流行的游戏就是如此。网友“飞雪”曾经玩过这些游戏,其中小游戏“阳光金币屋”明确设置了75元提现门槛,让他很有动力升级。
一开始很容易赚到三四十元。当时“彩票中的一千金币相当于一美元”。但是玩的时候发现不仅彩票丢了,日常任务的金币也开始减少,一次给十几个金币,相当于几毛钱。“如果你离提取的金额还差十五美元,你可能要玩半年。”
强势飞雪,终于在开心摇钱树小游戏中积累了75万金币用于提现门槛。提现最后阶段,突然游戏弹出新的要求,需要拉五个头。每个人头在玩了30万金币后只能提现,这让他完全束手无策。
玩了几个能赚钱的小游戏后,雪中飞总结了这些小游戏的套路,都是不断增加升级难度,不断设置新的提现要求,不会轻易提现用户资金。
3.99%的机会延迟广告
还有一些小游戏,不要求你充话费,不在提现过程中耍花招。他们一天确实能赚十几八块钱,但这些游戏的赚钱方式也有些“流氓”。
网上有个小游戏叫我的逆袭人生,玩起来很简单。玩家只需要在里面盖个楼,娶个媳妇生个孩子,就像体验虚拟生活一样。游戏中有两种虚拟资产:金币和红包。金币用于盖楼,红包用于取现。这个游戏没有设置化身名额,但是设置了签到天数的要求。
据经常研究小游戏赚钱的阿达说:“这个游戏的广告延迟率是99%,一直要求你下载一个App。”鉴于目前App的获客成本,送用户赚点佣金也是值得的。
不过阿达也提到,在这个小游戏里,你甚至可以在第一天赚到30块钱,之后就可以赚得更少,你已经成为了广告商眼中的CPC(点击付费)。
以上三种模式都是小游戏中常见的割韭菜套路。当然,小游戏的花样更多,灰色盈利的方式也很多。
小游戏缘何成“割韭菜”重灾区?探究游戏合成西瓜背后的比翼互动公司,发现这家公司有800多个小游戏。合成西瓜最受欢迎玩家人数达到640多万,睡莲玩家人数达到98万,竹联璧合玩家人数达到71万。
这些游戏几乎都采用H5网页模式,没有App或小程序,这也决定了小游戏的盈利模式,只能依靠质量控制不严的广告。
因为,要知道,2020年全年,广电总局只发了1316个游戏版本号,腾讯、网易等大厂商都在争夺新游戏的版本号。这些小游戏自然很难拿到正规的游戏版本号,也不可能发展出游戏内充值等正规的盈利模式。
当然,这些小游戏大多不愿意走正规渠道,采用成瘾机制下的玩家裂变模式,既节省了宣发费,又避免了大部分被渠道商拿走。毕竟按照微信游戏公布的行业分成比例,安卓应用内购买的结算比例也达到了6:4,广告结算分成也达到了5:5。
很多游戏开发商不愿意分享利润,一个小游戏能不能火三天还不知道。尽早实现才是硬道理。所以安排了很多灰色盈利手段,大部分付费用户没有办法维权。
无门槛广撒网捞鱼“合成西瓜”火起来之后,已经出现了很多品种。Tech Planet搜索后发现,已经衍生出很多玩法和名字都差不多的游戏。
由于合成西瓜的源代码已经在GitHub上开放,行业开发者只需修改代码和UI就可以开发不同的游戏,于是一些类似合成芝麻(合成西瓜的反向游戏)、合成奥特曼的小游戏瞬间出现。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宣传的合成西瓜是游戏公司自己的改版。制作是无成本的,爆火靠运气,割韭菜靠运气,赌一把就能发财,这才是那些小游戏愿意钻空的核心原因。
其实小游戏的发行也在正规化。在微信十周年发布会上,微信游戏历经三年,多款产品累计过亿,累计用户数超过10亿。Tik Tok于2018年推出的休闲游戏平台“Ohayoo”迄今已发布超过150款游戏,月活跃用户超过8000万,下载量超过8亿。
只是面对白嫖利益驱动和习惯的市场环境,很多企业不愿意走平台渠道,不愿意开发3A游戏进行独立发行。急功近利的游戏市场环境下,割韭菜的小游戏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