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又是一个旅游的冬天,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我每三天进一次电影院,在7788的春节电影院看的电影。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奇迹傻孩子》,满满的过年泪。
感动,温暖,向上。
四字哥通过上一层楼来充当,以华强北为背景的创业意外非常真实励志。
没有过分的哗众取宠,没有来自天降贵人的无私帮助。
只有年轻的荆,他没有受过教育,但对自己的技能非常自信,大胆地赌博。
只是在商业上,如果没有资质,就不要交保证金(做生意不是做慈善),达到合格标准并按时支付,在商业模式可行的情况下,立即给进入全产业链的业务负责人追加投资。
这些是商业社会的基本规则。深圳的一切都在这个基础上运行。
基本上影片没有刻意煽情,还结合了打击山寨、三河、大神等诸多社会热点。
我很喜欢电影上映时的一张海报。是充满电子元器件的电路图,是深圳华强北的代表标志。
强北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有“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称号。80年代以来,百万、亿万富翁不计其数。
改革开放初期,华强北是特区中的特区,后来成为山寨机的全球集散地。山寨以抄袭为基础,同时加入了很多原创的功能和设计,成为了很多品牌的灵感来源和技术供应商。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华强北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辉煌,但转型后依然不可小觑。
据我对深圳的了解,奇迹傻孩子最大的BUG就是故事背景的设定。
在父亲抛弃他们、母亲去世、身患绝症的姐姐独自生活后,郝静不顾一切地一次又一次赌博。为了给她姐姐治病,她需要很多钱。她在几个月内打回了几十万元给妹妹治病。
但现实中,有风险基因的深圳人不需要这样绝望的设定。
深圳人赚钱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
深圳人是为钱而生的。
之前做媒体的时候,采访过很多早年在深圳创业的老板。
他们当时绝望了吗?他们急需用钱吗?
不,他们不缺钱。
很多人手里有钱有资源,却不愿意在稳定的环境下继续稳定。
于是我辞职去了深圳。我开始赌自己的命运。
大部分都赢了。不出意外,至少他们不会输。
在我的印象里,深圳就是那些比你过得好,比你有钱,比你有文化,比你聪明,比你有能力,甚至比你努力的人。
我对深圳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我小时候的邻居,邻居和我的同学。他父亲是转业干部,在县委工作。是农村家庭的天花板。
有时候他妈和奶奶吵得很凶,他妈就跟奶奶诉苦:要不是在家照顾你,我们全家都去深圳了。你女婿在深圳上班的战友,工资是他的十倍。
我对深圳的第一印象就是深圳工资这么高。
后来我们村一户人家在深圳发展,带着全家去深圳做生意。回来后都发展起来了,甚至我的学弟同桌也开了自己的工厂,当了老板。
每次他回老家到我家,我们都在一起聊天。他留着电视上才有的时髦发型,说着南方普通话,穿着大羽绒服却露出脚踝,说深圳冬天不用穿厚衣服。
我对深圳的第二印象是,好洋气,好温暖。
后来在我们巴掌大的村子里,陆续有人去深圳打工,有的是自己去的,有的是当地公司派来的。
但是后来,一个死于车祸,一个死了。
这是我对深圳的第三印象。深圳好危险。
后来,我来到广州工作。去深圳出差。
一个小时的火车将到达深圳。
对深圳的第四印象来了。深圳好新,好整齐,好宽阔,到处都是新的,规划好的建筑,绿化好,道路比广州好多了。
后来去了深圳很多次,交了很多深圳朋友。对深圳的印象变得更加丰富了。
最大的印象就是深圳好有钱,深圳人好有钱。深圳人爱钱,深圳人也能赚钱。
前几天在深圳工作的女神发来消息,“下午出去散步,脑子里一直在想怎么赚钱……”
我特别喜欢看别人赚钱。而且完全想不通怎么赚钱。我只能不失时机地告诉我的朋友“当你考虑的时候带上我,我会帮助你的。”
深圳人就是这样。他们不必为了赚钱而不顾一切。他们不必孤注一掷去赌博。
深圳也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有完整的产业链,有高度服务型的政府,就像电影里的,合同接了三个月很快营业执照就挂了(我看的时候跟老公说,就是在深圳,很多地方连营业执照都拿不到三个月),厂房租金不错。资金不足,还有很多高薪兼职可以用来养工厂。
几年前,我和我最好的朋友从事儿童护理。钱不够的时候,我们也去做其他自己比较擅长的工作,挣钱在这里交房租发工资。
只要你足够勤奋,有很多方法可以扭转乾坤。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
郝静的拆解技术很有价值,因为有市场。
深圳可以为很多技术提供市场,为很多理论的应用提供条件。
这是创业奇迹的沃土,奇迹是不作弊尊重规则的傻孩子创造的。
深圳也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空。我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深圳的氛围会影响人的选择,提升人的认知,脱离原来的认知范围,从而赚更多的钱。
很多人调侃深圳是文化沙漠。其实仓颉知道,礼仪是永恒的真理。经济和文化相辅相成。
没有文化的富裕地方只是短期的,很快就会变得更有文化。
近年来,国际科技或文艺展览经常在深圳举办,我们千年商都的广州人周末都要坐高铁去看国际展览。
平时接触的深圳的家长也是比较重视教育的,而且因为不差钱,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分数本位,多元化,素质化,还有国际化。
深圳家长在开阔孩子的视野、扩大孩子的知识面、体验多元文化世界方面,是既自觉又积极的。谁会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
而这些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更有信心去面对未知的未来,会更有能力去拼搏。
创新和冒险已经是深圳的城市基因。
在影片的结尾,“大老板”给了郝静500万元的订单。郝静没有喜出望外,而是小心翼翼地对大老板说:我能问个问题吗?
“这次有押金吗?”
真的是又哭又好笑。
奇迹傻孩子适合和小朋友一起看,大家都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