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论是在Tik Tok、哔哩哔哩、火山还是网易云音乐平台,都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电影评论视频。电影评论作为一个泛娱乐领域,在各个自媒体平台都很受欢迎。
它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理解一部电影的内容,因为看一部电影至少需要90分钟,如果你看的是烂片,很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
看电影评论只需要3-5分钟就能完全了解一部电影,然后再决定看不看,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受众很广,很容易吸引粉丝。
影评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越早进入这个领域,越香。可以说这是一个零成本的项目。不需要投入任何资金。只要你有一部智能手机,一台配置尚可的电脑,就可以开始工作,适合所有人。
我们平时在Tik Tok看电影的时候,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个人主页,Tik Tok上的大部分视频作品封面都比较凌乱,不统一,有时候很难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你的粉丝也很难找到相关的电影。比如下面这张封面图片:
封面很乱,很难找到内容。
还有一些Tik Tok大号,,三个视频的封面放在一起,非常好看,视觉冲击力非常强,就像电影的海报,忍不住点进去看一下封面。看下面的封面图片:
看完觉得专业吗?账号质量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那么在制作电影评论视频时,如何实现三合一的视频封面呢?
制作三合一视频封面图,需要PS工具。
这里有一个超详细的实用步骤教程给你:
1.Tik Tok竖屏的视频序列尺寸为720*1280。
2.那么视频的三合一封面图片就相当于三个尺寸(720*3)一样宽。
3.打开ps [New]文档,设置宽度:2160,高度:1280。注意,单位是像素。
4.找到电影的宣传图片,然后将其拖到新创建的文档中,并将其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5.选择左上方的工具【切片工具】。
6.然后右击屏幕上的[分割切片]。
7.检查:垂直分为。
8.输出:3,点击确定。
9.你可以看到这幅画被分成了三个相等的部分。
10.再次单击左侧工具栏上的[水平文本工具]。
1.按照1-2-3的顺序输入电影片名,注意单词的对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字体、大小、颜色。
12.点击文件-导出-另存为所有web格式。
13.点击“保存”
14.选择存储路径,将其命名,单击存储,然后单击确定。
15.得到三张被剪过的图片。
16.将制作发送的三张图片导入pr,分别放入三个剪辑好的视频中,切到第9帧作为开头。
17.在pr[效果控制]-[高斯模糊]中,拖拽模糊值,对背面画面进行模糊处理。
18.使用入点和出点来确定生成区域。
19.点击ctrl+m调出媒体界面,设置相关参数,最后导出视频。
20.最后,打开Tik Tok,开始上传你的视频作品。
你了解过影视作品三位一体封面图的制作吗?
如果想搞短视频,电影解说是最简单的入门方式,不需要会拍,也不需要出现在镜头里。非常适合初学者。
还特意录制了一套《电影解说视频剪辑实用教程》,全程没有一句废话。这门课程包括16节课。让你半天学会,一天发布自己的作品,最短的时间掌握核心的电影剪辑技术。
想进短视频的可以和我交流。
给你看个案例:这位同学2020年6月联系我,想做电影评论。花9.9元给我买了一套影评课程(我真的不赚钱,也不想和做朋友)。从此走上影评之路,从兼职到全职,不到半年成为影视自媒体人。
1)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指导运营,从剪辑、文案到运营。
2)熬夜写文案片段,播放量和粉丝数一路攀升,3个月实现100W粉丝。目前粉丝122万,实现了从兼职到全职。
如果你也想做短视频,那就做吧,别那么傻& # 34;想想& # 34;!!!
六合一和九合一的比例是多少?
原理是一样的。画一张图,自己思考。
关于大小有很多争议。视频上传后,主页上会隐藏一部分。如果你写的标题文案和主要内容必须放在上下边缘附近,那么你的尺寸可以做成720*980。
为什么我说尺寸应该是720*1280?因为当你打开你视频的第一帧时,上下会有很大的黑边空缺口,一样难看。
结论:
1.如果你的标题文案和主要内容需要放在上下边缘,封面尺寸应该是720*980,但是视频第一帧打开时上下会有很大的黑边空空白。
2.如果你的标题文案和主要内容不需要放在上下边缘,封面尺寸应该是720*1280,打开视频第一帧时上下不会有黑边空间隙。
3。我建议封面尺寸720*1280,主标题文案和内容,上下留一定距离。这样,即使主页的一部分被隐藏,打开的视频第一帧也不会出现黑边空缺口。[/s2/]
最后,封面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有其他办法,自己操作就好了。也欢迎大家分享给更多人学习。
毛哥正在搭建一个4~5人的线上微创业协作团队,让大家100%深度参与,同时真正做到互联网创业和副业项目,同时增加团队合作、管理能力,放大收益。
如你所知,其实任何项目都可以做得很深,很久,甚至成就一番事业,只是我还在不断寻找项目的路上,处于无尽的焦虑循环中。就算我看了一个项目,买了很贵的教程,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坚持不下来!
如你所知,互联网项目需要深入的交流,但在互联网上很难找到一个私人圈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小圈子不需要很大,只需要4~5个人在这个小圈子里一起做同样的事情,遇到问题随时可以集思广益。这才是互联网项目应有的氛围!
有兴趣可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