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当然是很多家长必须接受的玩具之一。估计很多家长和我一样,都是先给自己买的。然后,当孩子真正能上手玩的时候,很多家长发现,大部分的玩法都止步于叠的高度。一般来说,直到上学年龄,他们才能建造一些具体的东西或学会看图纸。
小D就是在经历这个阶段。我估计很多朋友都很熟悉如何用乐高学习加减法,我就不分享了。今天的游戏非常适合学龄前的孩子,希望能给我们一些乐高玩乐的新灵感。
锻炼能力:数学思维和科学思维
数学启蒙需要从小开始,数学思维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孩子的数数和运算能力。我们常说语言有语感。其实数学也有数感,估算和测量对培养数感特别有帮助。比如让孩子用乐高积木这样测量身边的东西。
这种测量看似很简单,但关键在于下面这一步。也就是在测量之前,你可以引导小D预测,“这个苹果有几块这么高?”。在她的预测之后,我们会鼓励验证“那我们就拿四个街区来看看是不是一样高?”
在这个过程中,小D不仅理解了“预测-验证”,还在实际测量中学会了“试错”和“比较”“啊,四块比苹果高,我们拿一块,一样高”。
锻炼能力:认识形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拼图游戏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以培养孩子对“整体部分”的概念,也是锻炼注意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实际上乐高也可以是拼图玩具,并且可以创造出许多变化。但是这个拼图需要提前准备,拼图框要提前画好。
像上图这样的拼图适合稍大一点的孩子(3岁以后),但其实乐高拼图适合的年龄范围很广。刚懂图形的也可以开始玩。比如像下面这种,对幼儿认识形状很有帮助,也是构建未来拼图游戏的基本功。
“匹配”这个概念很抽象,单个积木就让孩子放在上试一试。经过一番比较,她突然明白了“相配”的意思。
然后难度可以逐渐加大,比如用不同的墨水笔画颜色,甚至用不同颜色的纸做背景,不断强化孩子对颜色和形状的认知。
锻炼能力:艺术启蒙,使用工具,精细锻炼
艺术启蒙也是学前教育中很容易被误解或忽视的重要一环。很多家长提到艺术启蒙,就想到绘画。在我们成年人眼里画画就是用蜡笔和水彩画画。
我在纽约上早期儿童艺术启蒙课程的时候,教授说,“艺术启蒙的第一步是让孩子明白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关键是不要拿蜡笔和水彩笔。关键是要有想法。有了想法之后,任何工具都只是载体。
所以,引入各种“载体”让孩子创造,有利于孩子的创造力。所以玩“跨界”用乐高是个好主意。
乐高拓片,让孩子了解颜料和工具的作用。
乐高橡皮泥印章(粉砂也可以),我特意用这两个对比,让小D明白不同的“载体”创造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些我们都不需要强调,就是要带孩子去体验,这些异同自然会影响到孩子。
锻炼能力:字母识别和单词拼写
这个游戏比较适合接近学龄的孩子,用乐高学习字母和拼写,也是国外幼儿园经常玩的游戏。4、5岁的孩子不能指望他们一直坐起来读信,但这种拼写会很有效。
对空概念好的家长可以自己想清楚。如果这方面不够好,他们很可能会参考图纸。我是后者,但我也觉得这个参考过程挺好的。小D也学会了看说明书。而且我们两个配合默契,也加深了亲子互动和书信的印象。
除了平面字母,还可以有立体字母。
当孩子接近学龄时,可以引入拼写。一开始可以以一整块为基数,比如写“可以”,然后在其他三块上分别写C、A、N。搭积木的过程也是拼的过程。完成后,可以指向上面一排块,“c,a,N,can”。相对于下面一排块,有一个强化复习的过程。
锻炼能力:高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就不说怎么用乐高学习数学的各种方法了。最后,我想分享一个我们80后的父母小时候一定玩过的游戏,五子棋,其实可以用乐高来实现。
先说题外话。如果大家的孩子都接近学龄,我非常推荐引入桌游,对于训练更高层次的各种认知软实力非常好。
首先,像下面的图片一样建立一个棋盘,然后我们和孩子们将选择一个颜色的棋子,轮流下棋。你也可以随意改变五子棋的玩法。比如你想降低难度,可以改成“三个同色的儿子一起赢”。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不久前刚拼完的乐高。不得不说乐高是个大坑,入坑请小心(捂脸~)。
参考资料:非官方的乐高学习指南
大J叨叨叨昨天只发了一条文字,没有发文章,却接连收到几条类似的消息。我想我最好在这里和更多的人交谈。我的服务号"--> J和小D服务号"/S2/],昨天我加入了一个福利群,戳->:福利群| |云B安抚毛绒玩具,陪宝宝睡个好觉。
刚开这个服务号的时候就跟大家说了,一方面是为了大家找个小助手沟通方便团购售后,另一方面也会时不时开一些福利群或者尝鲜群。这次团是美国品牌舒缓玩具组织的,拿下了历史最低价,所以库存有限,在服务号上。
虽然价格很优惠,但我还是要说,买你需要的,不需要的不要买最低价的。
大J,坐标纽约,曾经是知名外企经理,现在是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儿科医生指导下的实践经验和来自企业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向美国儿科医生学习育儿之道》《向美国幼儿园老师学习早教之道》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