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四季绿,人群、叫卖声、无处不在的黑车立刻浮现在脑海里。每年年底的大甩卖都会吸引无数潮男潮女来选购商品。杭州人亲切地称四季青为“小四”。赵今年刚满40岁,在这里做服装批发已经十几年了。“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现在也受到了电商的巨大冲击。眼看着营业额直线下降。”昨天,赵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四季莫青街APP上线,开启产业互联网转型之路。
惠舍
销售额下降了30%,展位租金下降了一半
老牌的服装批发市场很难做
赵,河北人,原本从事管理咨询,选择来到四季青服装市场,开了一个8平米的摊位,因为他听说这是一个梦工厂。只要努力卖货,苦练地摊,就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老板。
说起当年四季青的盛况,赵记得很清楚,“毫不夸张地说,凌晨四点半开门的时候,我的工作就是给已经付款的客人按住货。”十几年过去了,赵有了一个叫曼琳的女装品牌,一个有七八十人的服装厂,客户遍布全国。高峰时,这个8平米的摊位每天卖出近3万元的商品。
从四年前开始,电子商务的冲击似乎让人措手不及。“销售额下降了30%到40%。无论我怎么去开拓区域,招兼职代理,效果都一般。”赵对说道。“摊位费从每年六七十万元降到今年的30万元。”赵透露,
据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四季青服装市场自1989年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第一代老牌服装专业市场的领头羊。成立之初,54万资金,45个摊位起步。1991年和1992年两次扩建。1993年建成市场二楼和服装城交易区。经过改扩建,如今的市场已发展成为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营业用房近3000间的一级服装批发配送市场。自1998年以来,四季青市场成交额超过50亿元。
四季青服装集团副总裁倪水泉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和大多数实体行业一样,近年来批发市场一直在走下坡路。以前你来市场就能赚钱,现在赚钱的概率是80%。“不仅仅是电子商务的影响。其实是观念滞后。原来坐等客户上门的运营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服装批发应该从线下走向线上
四季青上仙磨街APP
就在马云大力收购线下,开始新零售的时候,倪水泉透露,服装批发档口“触电”,四季青其实酝酿多年。“最早我们想和阿里合作,鼓励商家在阿里巴巴开网店。”倪水泉说,那时候是2008年,做惯了批发的商家都接受不了一个发货一个退货。运营一年,草草收场。
在本次启动仪式上,魔界APP首次亮相。主要为服装买手、供应商、经营者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全产业链,让买手动动手指就能获得最新的产品信息。同时,四季青莫街批发广场也发布了。作为线下交易平台,通俗地说就是四季莫青街映射到全国各服装批发市场的线下应用场景。
在倪水泉看来,与义乌、海宁等批发市场直接将线下复制到线上不同,摩捷作为四季绿未来互联网化的拳头产品,并不局限于线上交易和服务。它实际上是一套完整的从线下到线上的电子商务生态解决方案,专门针对专业的传统批发市场和批发零售商户。
据介绍,首批上线商家有3000多家四季青商家,均为免费商家。管理层不收取网租,而是采取扣除佣金积分的做法。未来不仅限于将四季绿推广到全国。启动仪式结束后,四季青将在全国服装批发市场布局莫街新批发广场网点,全面启动“千城百店行动计划”。5月中下旬,魔界现有产品在试运行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升级,并面向全国发布。
“我们要做中国最大的网上服装批发市场,和阿里JD.COM PK。”倪水泉表示,服装属于非标品类,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和电商巨头PK的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