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中石化表示,中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全面竣工。这个项目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万吨,相当于种了近900万棵树,停了近60万辆经济型汽车一年。预计未来15年增油296.5万吨。
该项目目前是中国最大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标杆项目,对中国大开发CCUS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对构建“人工碳循环”模式、提高中国碳减排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力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CCUS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即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和净化,然后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再利用和储存,可以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一项减碳固碳技术,发展CCUS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拥有大量适合二氧化碳驱油的石油地质储量,加快发展CCUS产业可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CCUS作为实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技术路径,减排潜力巨大,产业利用前景广阔。研究表明,未来中国将有超过10亿吨的碳排放被CCUS中和,可有效促进化石能源的清洁化、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和生产过程的低碳化。
碳封可以驱油,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利国利民。中石化完成的百万吨CCUS项目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它由齐鲁石化的二氧化碳捕集、胜利油田的二氧化碳驱油和封存组成。齐鲁石化公司捕集的二氧化碳采用绿色运输方式,送往胜利油田驱油储存,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储存一体化应用,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将石油驱出来,“变废为宝”。
在碳捕集过程中,齐鲁石化新建了100万吨/年液体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主要包括压缩装置、制冷装置、液化精制装置及配套工程。煤制氢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回收,净化后纯度可达99%以上。在碳利用和储存方面,胜利油田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易于与原油混合的原理,在郑李庄油田建设了10座无人值守注气站,向附近73口井注入二氧化碳,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大幅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同时,油气集输系统全部采用密闭管道,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储存比例。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加大建设力度,实现CCUS工业化发展。将依托南华公司等炼化企业,力争在其华东油气田和江苏油田建设百万吨级CCUS示范基地,实现CCUS的工业化发展,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图片:中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