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如何投诉商家侵权(在拼多多上买到“山寨货”是否要维权?律师这样解答……)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报道,近日,拼多多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不过这一次,不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暴露了平台的种种问题。假货假货层出不穷,超低价团购者购买的商品质量严重有问题。这个号称同时拥有3亿活跃用户的电商平台,突然陷入了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在媒体沟通会上,拼多多宣称,假货是社会问题,与平台无关。那么,品多多的甩锅能让人信服吗?第三方网络平台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品多多上善斋产品随处可见,包装高度仿照正品】

拼多多如何投诉商家

记者在拼多多打开APP后发现,在手机分类下,仍有“vdvd”、“vivi”等与vivo品牌相似的品牌手机在售,标价398元,排在页面最前面。还有类似三星商标的手机,类似帮宝适包装的纸尿裤,类似立白的洗衣液等等。而且很多产品并不像拼多多创始人辩解的那样需要搜索名字才能出现,而是直接在APP首页的类目目录里。

对此,有市民表示,作为平台,要把好关,产品不能随便放上去。

【假货是社会问题?平台应承担监管责任】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表示:“假货是人的问题,假货是社会问题,让3岁的拼多多来承担是不公平的”。网友吐槽说,只有拼多多能把山寨做得这么清新脱俗。那么,在山寨产品泛滥的情况下,拼多多作为平台真的不承担任何责任吗?



江苏苏博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永阵表示,首先,第三方交易平台,作为平台提供者,对入驻商家负有审核义务;如果前期没有尽到审查的义务,对于明显涉及侵权而未审查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更多的现实情况是,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侵权的事情,后来被侵权人投诉或举报后,并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包括将产品下架、断开链接等等。这种情况下,第三方平台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律师表示,如果平台采取放任、纵容的态度,将承担与侵权人相同的侵权责任。同时,律师提醒消费者,看到异常低价的商品,不要以为捡了大便宜,要仔细鉴别。

【上海工商局约谈平台经营者进行调查检查】

专家表示,电商平台上的“山寨”产品,如果使用知名品牌的商标,侵犯了商标权;如果不使用商标,或者使用自己的商标,而是模仿他人拥有专利权的外观,也属于侵权行为。对此,8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已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平台经营者,并要求上海等相关地方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对媒体反映的、消费者和商标权利人投诉举报的拼多多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和知名品牌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

(本新闻版权归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