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则
1.为确保生产目标和质量要求的实现,根据本厂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公司必须把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让员工有归属感和凝聚力,员工才能独立自觉地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3.职能部门为生产服务,生产部门必须低成本及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一、均衡生产、有序调度
1.配合客户,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和部门生产实力,组织实施生产计划。
2.负责执行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目标,并落实到员工。
3.制定并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和工艺流程,使生产的产品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保证进度和质量。
4.实现全面、均衡、有节奏的同步生产,并使最终生产便于包装和装箱。
第二,强有力的产品质量控制
1.车间经理接到订单后,要及时分析该标准样衣的工艺特点,认真阅读工艺单的制造要求。
2.协商制定标准样衣各部分的质量标准和工艺流程。
[13]车间经理对一线生产人员进行缝纫指导,要求经理和质检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
3.严格要求并督促各工种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大样。
⒌每件物品即将生产上线前,现场相关管理人员应组织车间人员定期召开生产会或晨会,对该物品进行详细说明,并将技术部提供的样衣、工艺单、质量标准等书面通知并公开。
6.车间经理必须组织和督促员工在成品前解决车位的质量问题,以降低成品的返工率,保证产品质量。
第三,原辅材料,及时供应
1.对正在投放的原辅材料要及时跟踪,有问题需要上报和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和处理。
2.组织车间相关人员做好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生产设备的配置、相关人员的调配、相关工具的配套等。
[13]车间经理应在生产前准备好各种必要的用品,如定位板、实心模板等。,让每一款车型都能有条不紊的投入生产。
四、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1.车间经理督促员工负责维护自己的机器设备,做到“谁用——谁养——谁用”。
2.车间经理督促相关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修、调整、维护和保养。
【13】车间经理督促各组员工每天上班清洁机器,检查自用设备是否完好,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维修人员维修,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五、安全第一,消除隐患
1.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
2.做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宣传工作。
⒀严禁一切易燃物和火种进入生产车间,车间内禁止吸烟。
3.车间经理要督促相关人员每天下班前检查车间的每个角落,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⒌督促所有相关人员下班后关好门窗。锁门前,一定要检查所有门窗是否关好,清理车间内所有人员,关闭车间内所有电路。
[6]车间经理督促每个员工养成离开办公室的习惯,并提醒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六、堆放整齐,文明生产
做到:裁片不落地,衣框不乱放;
裙摆不掉地,成品不堆积;
不要扔松线或断针;
第一次贴片,第二次辅料;
食品不进入车间,杂物不放在衣架内;
保持机器清洁和现场清洁卫生。
1.平车、凳、架及相关工具、设备应摆放整齐,不准随意放置、移动或调换。
2.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如茶杯、零食等。)严禁带入车间。
3.要求半成品和成品堆放整齐,不随意捆扎,不落地。不良品要隔离标识,防止机器漏油造成污渍,不同编号的半成品或裁片要分开,避免色差。
3.保证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和清洁,车间经理每天督促相关人员打扫生产现场,督促员工保持环境卫生。
⒌车间经理督促相关人员定期擦洗门窗、现场地面和生产用备用工具。
七、原始记录,整洁、准确、快速、清晰。
1.生产管理人员应保存每日记录、车间人员记录、登记员工名单,并详细记录每单出货的生产日期和结束日期、生产员工等。,并妥善保管。
2.现场管理人员保管好所有生产资料,汇总生产日报、质检记录,按时向厂长汇报。
3.落实提交的报表、生产日报表、质检记录是否准确、实用,是否在广告牌上公示。
4.每天下班前处理好当天的日常事务。
⒌生产管理人员负责车间生产数量的统一收发,并及时办理车间与相关部门的交接手续。
八、士气高昂,协调一致。
1.生产管理人员带头遵守厂部的规章制度,可以在制度的规则中适当增加一些激励机制,以达到充分发挥员工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更好地为工厂服务的目的。
2.调动车间生产员工的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产工作氛围,提振生产线员工士气。
以下内容只有500分以上才能浏览。
3.生产管理人员协调各工种的生产分配是恰到好处的。根据相关人员的缝纫技术,结合各种因素,做出合理的工作分配。
4.生产管理人员督促员工完成当天的生产计划目标,保持员工持续运转。
⒌生产管理人员督促质检员完成当天送至验收室的成品加工,填写每日检验记录,督促调度员统计当天送至车间的裁片,并汇总反馈至厂部。
九、服务站点,以理服人。
1.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及时处理生产线上相关人员的问题。
2.生产管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情感成分,让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为员工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如住宿、饮食等。,从而更好地为工厂服务。
3.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纠纷,管理者和生产管理者必须妥善处理内部人际关系。杜绝在生产现场与其发生冲突,造成负面影响。
3.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维护本车间的现场生产秩序,使生产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