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医生的跨境便利店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检验专业的吴敏仪在长沙一家公立医院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月薪800元。吴敏仪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并为此投入了100%的精力。做这件事花了三年时间。虽然多次受到医院科室领导的表扬,但在当时的工作环境下,吴敏仪成为正式员工的希望不大。
随着考研的失败,吴敏仪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出院的决定。
“我在民营医院做不到,公立医院也给不了自己好的机会和平台,不如选择做一个低门槛的便利店,通过公平竞争实现自我价值和职业价值。”
“我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由于很多客观原因,我无法实现我的梦想。鲁迅和孙中山先生,他们曾经是医生。因为社会的动荡和需要,他们弃医从文,从政。也希望能和他们一样,为民族零售的发展和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激情。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我会一直以医生的姿态做好便利店,做一个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便利店品牌!”吴敏仪激动地说。
用200元努力创业
吴敏仪深知,创业成功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易获得的。所以对于没有零售经验的他来说,首先,什么是便利店?他先去了一个朋友开的叫福临园的小超市,从理货员做起。即使每月工资只有六七百元,他还是坚持做了近一年。
当了10个月左右的理货员,他觉得自己掌握了超市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了解商品,做好日常运营,懂得进货,懂得辨别假货等等。于是他开始找门面自己做。这时他才发现,摆在他面前的困难远比他想象的多,首先是门面和启动资金。
回忆起创业之初的第一家店,吴敏仪从上百个门面中挑选了一个30多平米的门面,地理位置和大小都刚好适合他。那时候的店是一家热气腾腾的餐厅。为了把这个门面砸下来,吴敏仪和老板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最后谈妥了3万元的转让费。但当时吴敏仪只有200块钱,老板当场拒绝了吴敏仪租门面的要求,不再搭理他。但是吴敏仪没有放弃,每天都在门口等着,给老板娘讲怎么懂事,把毕业以来遇到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的讲出来。最后,老板娘被他的坚持和执着打动,同意了他延期交定金的要求,将店铺转让给他,第一家店铺就这样正式成立了。
前三个合伙人决定各集资3万元,共计10万元作为店铺的初期启动资金。因为吴敏仪的父母强烈反对他做便利店行业,觉得无望,不会有多大成就,也不愿意出资支持他。为了筹集这3万元,吴敏仪找遍了身边几乎所有能联系到的朋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甚至所有的亲戚。贷款最少的是一个女同学,给了1500。虽然1500元很少,但已经是一个月的工资了。最多也就5000块钱,吴敏仪曾经认为是关系最差的同学。他们曾经吵过架,很久没有联系了,但是当他很细腻的和同学说话的时候,同学二话不说就把钱转过来了。
这些经历对我来说是巨大的鼓励和财富。他们给了我力量和信任,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2007年7月1日,吴敏仪的第一家店开业。因为初期启动资金很紧张,很多商品没钱采购,但吴敏仪要求陈列要满。开店之初,吴敏仪要去很远的地方进货,坐了近2个小时的公交车。吴敏仪每次进货都要把货搬到车上,再从车上卸下来。有一次,还没等所有的货都从车上卸下来,公交车就开走了,他只好赶紧把货放在店里,马上跑到公交车站等着,一辆车一辆车地找。
吴敏仪的第一家店因为经营有方而大获成功。当时30平米的店面实现了一万多元的日销售额,利润非常可观。三个合伙人两年开了六家店。在一家又一家开店的过程中,吴敏仪亲力亲为。他掌控着每家店的选址、装修、招聘、培训、经理选拔。正是在这家店的筹备过程中,吴敏仪的身体开始不堪重负。每开一家新店,他都会瘦10斤。所以他每次开店都需要休息一段时间,等身体更稳定了再开店。开车到第六家店时,他只有80公斤重。
坚持“供应链+单店运营”双轮驱动
其实从2007年7月1日第一家店开业到2009年底,可以说是吴敏仪创业的1.0阶段。两年半的时间里,吴敏仪参与了每一家店的全过程,保证每一家新开的店都比之前的店有更好的改善和升级,让店不断得到改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锻造了自己的团队,为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0年,新嘉宜内部开放加盟。回顾创业初期的成功,除了运气,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他精神。吴敏仪说,开店之初,回款时间快,利润非常可观。很多员工也想开店当老板。吴敏仪觉得店里的每个员工都是我的朋友。他们帮我从一家店变成了六家店的老板。所以吴敏仪认为,帮助所有有创业梦想的员工开店是责任和义务,所以新佳仪率先让员工加入。
吴敏仪帮助初创员工找门面,做评估,和房东老板打交道,进货,指导如何经营店铺等等,免费给他们做品牌。正是这种无心之举,让新佳宜从6家店发展到20多家店。新佳宜因为口碑好,客户满意度高,成为了行业内的标杆,很多人都来咨询加盟。由此,新佳宜开始加入到国外的发展中来,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仅2014年一年,就新开了300多家门店。
如今的新佳宜从过去的游击战进入正规战,成为组织架构完整、部门职能完善、全员合作的新型便利店连锁企业。信义除了物流中心、商品部、开发部、运营部、直销部、信息部、培训部、人事行政部、财务部、工程部、业务部等职能部门外,还有众多的子公司和业务部门,共同支撑信义又好又快发展。
在吴敏仪看来,公司要重点做好两个关键点:第一供应链和第二单店运营,这是决定新好是否要做强做大的关键。
供应链方面:首先,2013-2015年三年间,新佳宜将持续投入IT信息化升级,将WMS引入物流中心& Tms系统,并在其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二次开发,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二是投入使用的两个物流中心可直接服务2000家门店,同时可实现昼夜两次配送,整个物流系统可实现“冷冻+冷藏+常温”全温配送,保证食品的品质和新鲜度;第三,物流中心的配送可以覆盖所有物品。为了减少门店的订货库存,货物拆解比例高达85%,库存差控制在万分之二以内,人力效率是传统物流中心的两倍以上。
单店运营:根据新佳宜2017年的销售业绩,单店日均销售额突破万元,成为内资便利店单店业绩的领头羊。通过新佳宜的门店选址模型,在筹备之初就对门店进行了充分的评估,防止门店开业后做出调整。新佳宜成立11年来只关闭了一家直营店。同时不断开发新类型的店铺,如学校店、酒吧店、医院店等,都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
新艺坚持单店经营中商品力和服务力的相互渗透。每周都会有新产品展销会。除了本地供应链资源,新佳宜还引入跨省供应链,从而形成自己的产品差异化和竞争优势。重视生鲜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以茶叶蛋为例。“我煮了八百多个茶叶蛋才知道。我该用什么锅,用什么鸡蛋,用什么茶料,一个锅放多少鸡蛋,放多少水,煮多长时间,开锅后煨多长时间,什么时候最好吃等等。”新佳宜的生鲜产品开发是一步步尝试出来的,方法看似愚蠢,却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基于供应链和单店运营的不断加强,新佳宜连续三年保持20%的同比增长,门店日均销售额从6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0000元。其中,生鲜销售额从2015年到2017年翻了一番,现在销售额占比38%。这些数字足以说明新佳一两驱的强大。
1年发展,1140家店。新佳艺实现了从草根创业到完美逆袭的华丽转身。新佳宜在门店类型上更细致,有社区店、商业店、学校店、医院店、流量店、综合店。
2016年1月14日,新佳宜第四代店开业。十年来,新佳艺在发展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定位。吴敏仪说:“门店迭代的逻辑在于客户需求和效率的提升。第一代商店主要集中在畅销产品和客户需求的常规产品上。开发二代店时,注重形象设计和装修投入,同时升级硬件设备,因为消费者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必须应对,否则就会被淘汰。在第三代门店,我们推出便民服务,比如公交充值、彩票和一些新鲜的即食商品。”
全新独立团队打造的新佳宜第四代店,在开发、运营、商品挖掘上再次创新升级,荣获CCFA颁发的“2017中国便利店创新奖”。据了解,四代店的单店销售额比三代店高30%,毛利是三代店的两倍。
三年内新增1000家第四代店
如今,便利店已经成为零售业的热门业态。新佳宜虽然一向低调,但有实力排在中国便利店阵营第16位。同时,作为湖南、长沙地区的头部便利店,备受行业和社会关注。吴敏仪每天都在忙着和加盟商、商品生产厂家等等的人见面。
长沙是便利店普及率最高,松散加盟店数量最多的城市。这里的便利店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很粗糙。成立10年以上的本土便利店品牌大多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美宜佳、喜洋洋、天府、优奇等外资品牌在长沙发展并不顺利。反而是土生土长的新嘉宜实现了逆势增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特别有意思的是,吴敏仪当徒弟的福临园超市,后来成了新佳宜的加盟商。
重视人才储备是新嘉宜快速扩张的法宝之一。据了解,新佳一已与湖南农业大学、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20余所高职院校合作,将企业课程引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文化和岗位知识,从而为新佳一培养了大批管理人员、采购、物流等干部。
吴敏仪对未来的规划:“三年内新增1000家第四代店,营业额是第二名的十倍以上,市场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在零售的竞技场上,没有不合理的cross 空诞生。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是多年来苦心经营,默默挑战自我,不断突破极限。吴敏仪和他的新佳宜团队正在书写湖南的便利店传奇。
资料来源:Lia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