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句容服装有限公司开工了梭织服装、服饰等5个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全部过亿元。
在国际经济增速放缓,皮草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枣强县大营镇的皮草行业通过创新获得了新生。“这些大项目将极大地巩固大营镇毛皮产业在中国的领先地位,促进其转型升级。”大营镇党委书记李说。
●聚焦中高端实现皮草产业“突破”
以前大营镇的皮草制品多为低端皮草板材。后来逐渐发展为加工服装,但款式仅限于仿制。当一个企业开发设计出一个好的款式,大量的商家会迅速跟进,导致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品牌影响力,属于产业链的最低端。
为实现皮草产业的“突破”,大营镇积极与北京服装学院、河北省工业设计中心沟通,在西亚皮草新城建立皮草服装产业设计中心和大学生实践基地,组织企业与意大利服装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参加龚景集团服装周活动,举办皮草服装专场...
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让大营镇的皮毛产业摆脱了过去低端低效的产销模式。同时,大英毛皮行业协会率先扩大整体品牌的对外宣传和推广。2018年1月,协会申报的集体商标“大营皮草”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去年,大营皮衣被评为省内知名品牌,效益比往年增长了3到4倍。
目前,大营镇共有毛皮企业1200余家,自主毛皮品牌263个,其中国内外知名品牌23个,创新技术和工艺30余项。
●拓展海外市场,广阔天地“走出去”
“俄罗斯是大英皮毛产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全镇80%的皮衣产品都销往这里。”李介绍。为了巩固在俄罗斯市场的主导地位,大营镇政府积极与上级协调,衡水海关在大营镇设立办事处,极大地方便了客商报关。同时,由镇皮毛行业协会牵头,多次带领客商走出去,积极与俄罗斯客商洽谈业务。此外,为免除客商后顾之忧,大营镇在俄罗斯成立秋祖贸易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建立海外加工基地、海外仓库等形式,全面构建安全便捷的外贸通道。如今,俄罗斯每年消耗1000万件皮草。
2017年,在随访问团赴欧洲留学时,皮草商人常玉福嗅到了商机。他在意大利开了一家品牌店,在大英推广皮衣。凭借交通和关税优势,常玉福在意大利闯出一片天地,皮衣销量成倍增长。
和常玉福一样,大英的皮草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日本、韩国设有办事处,在丹麦、挪威、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常年设有仓库。凭借稳定、畅通、广阔的购销渠道,大营皮草正朝着“购销天下”的目标不断前行。
为拓宽网络销售渠道,该镇成立了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和电子商务人才协会,成立了于闯集团乐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了Buypi等三个电子商务平台。com,亚洲水貂淘宝商城和大营皮草,立足西亚皮草新城。以创赢皮草产业促进中心有限公司为基础,成立中国皮草网,建立跨境电商培训基地。近年来,先后扶持Pipi.com、泛亚皮草、于闯集团等电子商务平台企业300多万元,引进硕士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电子商务人才11名。(记者陈凤来通讯员张勇)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