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改装学校】女士们总说“一白遮三丑”,其实也有“一低遮百丑”(降低车身高度)的说法。即使是普通家用车,在“下来”之后,颜值也会立刻大幅提升,而汽车重心的降低也会带来操控提升的副作用,可谓两全其美。如果你带着网上下载的效果图把车开到改装店,师傅会问你,要不要换“短簧”?还是“咬牙切齿”?还是“气动”?改装方案很多,价格从三千到两万不等。我只是一个小白用户,甚至不能说我有选择困难。我该怎么办?
■什么是减震器和弹簧?有什么用?如果把车身看成车身,悬架系统就像四肢,弹簧负责支撑车身重量,减震器负责吸收振动。如果减震器失效,当车辆通过坑洼或起伏不平的路面时,来自路面的振动加上弹簧本身的振动会使车身反复跳动,至少会影响舒适性,甚至会造成轮胎抓地力丧失和车辆循迹(轮胎离地会失去抓地力)。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悬架的弹簧和减震器总是在上下往复运动,减震器会吸收弹簧的弹性势能,达到减振的效果。在车速不太快的情况下,减震效果可以达到理想状态,车内乘客可以感受到较少的震动,车辆也可以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但达到一定速度后,减震器的作用会逐渐达到饱和,传递到车内的振动会越来越明显,舒适性也会明显降低。当垂直方向的冲击力达到一定程度作用在乘客身上时,人会有突然被抛起来的感觉。这应该更接近大家通常所说的“乱世佳人”。
以上就是减震器和舒适性的微妙关系。除此之外,避震和操控性也是密切相关的。以高速行驶为例,性能好的减震器能更好地保持车轮对地面的向下压力稳定,车辆对转向指令的执行力更高。超跑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极致的执行力。对于经济型车来说,这只是代步功能的一个附件,所以原厂设置一般在这方面投入较少。正因为如此,后期还需要修改升级。
■有哪些升级方案?如何选择?
前面提到,为了提高颜值,我们希望降低车身高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减少弹簧行程,缩短腿部。但是,为了给车身保持足够的支撑力,弹簧必须比以前更硬。为了“hold住”更硬的弹簧,减震器的阻尼也要适当提高。在这里,弹簧和减震器的匹配问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只有专家才能说得清楚。回到上一个话题,如果把减震器换成短弹簧而不是升级,虽然成本低,但往往会让舒适性变差。更专业的扭齿减震器(高度/阻尼可调的运动减震器)西装性能更强,但调节是个问题,调节不当会降低舒适性。更高空的气动悬挂不仅价格贵,而且更复杂。后两种方案不容易安装使用。
另一个折中的办法是运动避震套装,比如tube洛弗运动避震套装(含弹簧),由于外观呈黄色,俗称“黄筒”。选择它有几个主要原因。相对于只升级短弹簧的方案,黄缸是减震器+弹簧组,匹配问题已经被厂家解决。相比扭齿减震器,黄管不需要后期调整,从安装到使用相对省心。看成本,材料安装费一般在5500元以内,应该大部分用户都能接受。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KYB是世界上最大的减震器制造商之一,拥有可靠的质量和有保证的耐用性。
■安装操作:直接更换原厂减震器/弹簧
■升级前后的身高对比
■升级前后的试驾体验对比
飞度本身只是一款经济型家用车。虽然在动力和平顺性空方面比较突出,但是驾驶性能较差。飞度原厂设置主要是舒适性,弹簧偏软,减震器吸振能力不算太强。这种设置适合日常散步而不是走路。压井盖或者减速带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自然也没什么路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意味着机动性和奢侈品一样遥远。

对于年轻用户来说,买车的时候,可能已经纠结过了。无论是操控性还是舒适性都可以分别假设为福特嘉年华和本田飞度。对于选择飞度的朋友来说,有些体验是非常深刻的。如果过弯速度再快一点,就会有明显的侧倾。高速行驶时,对快速找正没有信心,觉得会“飘”...我们折腾了很久,就是为了改善和优化这些问题。
黄管升级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坐姿和重心明显降低。随着弹簧硬度和减振器阻尼的提高,车身的动态响应和转向性能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过弯时车身姿态比以前更加沉稳,侧倾减小的同时重心的偏移范围也减小,车轮之间的载荷更加均衡,轮胎摩擦利用率提高。当然,这只是在之前水平上的提升,让日常的街头驾驶更有乐趣,实际上还远没有达到赛车的水平。升级后我觉得驾驶性能更有质感,不像以前那么纯粹柔和,甚至有点像欧洲车的风格。这是你想要的效果吗?
高速行驶时,传递到车内的振动减小,车内舒适性提高,行驶性能比以前更加平稳。简单来说就是不浮。做好减振工作后,车辆会有更多的富余能力进行并联作业,这也是提高操控性的一种表现。当然,这是相对的。反正在法定限速内就够了。
操控性的提升使得驾驶乐趣和高速行驶安全性显著提升,这是大部分用户想要的效果,但不希望舒适性成为牺牲品。随着减震器阻尼和弹簧硬度的增加,第一个副作用就是驾驶体验比原厂硬,对舒适性有一定影响。不过每个人对此的容忍度不一样,目前的效果我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媳妇没抱怨过,不知道你媳妇会不会。第二是臀部感受到的路感有所增加,但我觉得增加的幅度可以接受,压在井盖上感觉更清晰也不是什么好事。
■绕桩测试:
在桩试验中,车辆重心反复左右摆动,体现了黄缸与原厂减震器的阻尼差异。原白车卷绕过程中,弹簧偏软导致侧向支撑力不足。本来减震器在压缩行程中也能提供一部分支撑力,但由于其阻尼不大,帮助不大。
支撑力不足的结果是车身像钟摆一样带着惯性左右摇摆,大幅度的侧倾降低了轮胎的抓地力,降低了车辆的可控极限。车身摆动过程中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不明显,对驾驶员判断和预测车辆动态响应有一定影响。
黄管升级后,情况有所好转。首先重心降低,支撑力更足。悬挂行程的缩短也限制了车体侧倾的范围,使得车体前后摆动更快,同时穿桩速度更快。黄管避震器的阻尼比原厂避震器更大,不仅在压缩行程时提供额外的支撑,在摆动过程中也让车身更容易操控。
在整个绕桩过程中,车辆的动态响应速度比原厂更加敏捷,操纵性能明显提高。但尽管如此,提升的程度也只相当于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进化,目的也只是提升驾驶乐趣,无法与赛车相比。
■减速带测试: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比较升级前后的舒适性表现。我们沿着车辆行驶路线随机放置减速带,分别体验车辆以30km/h和60km/h通过的性能。
两辆车以30km/h的速度通过的结果是主观感受差别不大。分析的主要原因是车速低,对车轮的冲击力小,使得弹簧的压缩行程不大,减震器能起到的减振作用很小,所以两车差别不明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说明了黄桶升级后,日常使用的舒适度不会打折扣。
因为弹簧更短,避震器阻尼更大,所以黄色斗服的减震能力相对比原装避震器和弹簧组合要好。通过减速带时,车轮不仅冲击更大,频率也更快,可见铲斗在减震方面的优势。60km/h通过时,升级黄斗的黄车姿态比白车平稳,在相同振动频率的前提下,振动感更小。以此类推,速度越快,差别就越明显。虽然出厂设置可以满足法定限速内安全行驶的标准,但黄斗升级后,车辆会有更多的空余容量进行其他操作指令。
升级KYB黄管的利弊改进副作用[S2/] | 较低的身高让它更漂亮。比原厂效果硬一点,影响舒适度。 | 操控性比原厂有所提升。通过性下降 | 高速行驶稳定性提高- |
摘要:[/s2/]
之所以升级黄斗套装,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降低车身的高度和价值,二是适当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增加驾驶乐趣。黄色水桶装在车身高度的设定上可以在好看和日常通过性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落脚点就是基本不会影响日常使用。虽然操控性没有竞争力,但能很好的满足普通街道的运动和舒适需求,效果比原厂有了很大的提升。综合以上性能,我认为黄桶性价比不错,是原厂升级的理想替代品。(文/图/图片由汽车之家黄、梁、何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