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外贸服装批发市场(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深圳推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32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利深圳报道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选择深圳等6个城市作为首批创新试点城市。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全面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大好机遇。

近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发布《2022年进一步优化深圳口岸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围绕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科技赋能、规范口岸收费、高效惠企便民四个方面,制定了32项任务和措施。

2021年,深圳进出口总额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出口1.92万亿元,增长13.5%,出口规模连续第29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深圳港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提高通关时限

在提高口岸通关时限方面,监管方式全面创新。若干措施提出,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多种通关模式,扩大“船边直运”和“到货直运”业务试点范围,加强境外仓库信息共享,推进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开通CCC免税证明便捷通道,发展深港无缝通关服务,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联合登船查验业务。

深圳外贸服装批发

其中,《若干措施》提出了许多与深港相关的创新监管方式,包括推进第三方商检结果的认可。加强深港技术交流和实验室认可合作,推动内地检测机构成为香港机电工程署认可的认证机构。对于香港进口的部分法定检验商品,尽量采用香港有资质的检验鉴定机构的检验结果。

此外,深港之间还将提供无缝通关服务。依托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接市场化第三方平台,推进深港无缝通关,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报关单、公路舱单、进出口捆绑、进出口通关等单证“一次入境、两次申报”服务。

提高信息化水平。

在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方面,全力加强科技赋能,重点完善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加快口岸智慧设施建设、加强系统间信息共享等七项改革措施。

在深圳海港口岸现有信息化基础上,加强科技赋能,采集通关数据,加快“智慧口岸”建设,加强铁路信息系统与海关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共享,推进水铁空公共多式联运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

《若干措施》提出,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深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试点建设。推进港口物流公共信息整合。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深圳口岸为跨境贸易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统一入口。

《若干措施》还提出,加快盐田港东作业区全自动化码头建设,推进深圳港自动化改造。将智慧海关监管嵌入智慧港口建设,将推动监管设施的信息化和航运港口的智能化。

加强铁路信息系统与海关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以中欧班列为试点,建立铁路部门与海关的横向联动机制。

降低进出口成本

在规范港口收费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推进港口服务项目市场化、加大港口收费公开力度、加强进出口收费监督检查等五项改革措施。

其中,《若干措施》提出规范航运相关收费行为。规范货运代理、报关、港口、船舶代理、理货和港外堆场的收费行为,督促和引导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价格自律和行业自律。

此外,深圳还将推进港口服务项目市场化。对于有限竞争经营的港口服务,引入招标制度以鼓励市场经营者之间的公平竞争。对属于政府职责范围、适宜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项目,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对企业和个人而言高效便捷

在高效便民方面,充分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提出构筑口岸防疫防线、建立口岸营商环境“问题清零”机制、推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常态化等9项改革措施。

第一个是构筑强大的口岸防疫线。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配备足够的口岸操作人员,严格落实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人员管理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严格保障人员安全,统筹做好进出口冷链商品消毒消杀工作,防止疫情通过商品传入。

《若干措施》还提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实行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中的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对出口额8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外贸企业实行出口信用保险统一支持。

2021年10月,深圳出台新政策,中小微外贸企业将在未来5年内得到持续保障。外贸企业在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可以按照企业出口损失金额的80%申请赔偿。我们为深圳27000多家中小微外贸企业统一购买了出口信用保险。统一保险服务的支持力度是国内最大的。

深圳口岸办负责人表示,深圳口岸将以《若干措施》为行动指南,发挥口岸城市优势,不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发挥国际国内双循环交汇价值,积极融入发展新格局,促进国内外市场人员和财产更自由流通,发展空不断扩大,城市能级不断上升。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