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实名认证怎么解绑一分钟解绑认证操作教程分享!(租售账号可“代过人脸验证”?玩家购买“解除卡”被骗钱)



《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通知》明确要求,严格执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登录,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它指的是用户,而不仅仅是未成年人。也就是说,向未实名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是违法的。

——中国法学会会员部副主任彭羚

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未成年人游戏新规正式生效。根据规定,未成年人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的20: 00至21: 00玩网络游戏。

面对突然收紧的限制,不少未成年玩家使出浑身解数“破解”防沉迷系统,一些“解瘾”的黑灰产业也发展迅速。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新规出台后,部分网店向未成年人出售租赁游戏账号,并提供人脸解锁服务,绕过游戏中的实名验证。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也盯上了未成年游戏玩家,声称未成年游戏的实名信息可以改成成年人,以此来解除防沉迷,不少玩家被骗。

9月8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对重点网络游戏企业、游戏账号租售平台和直播平台进行约谈,要求相关企业坚决落实相关要求,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一片混乱

网络平台最低1元可租成人账户

不少家长普遍反映,仍有大量游戏公司要求用户注册登录过于简单,缺乏生物识别等身份认证措施,导致实名注册制度形同虚设。还有很多孩子通过网络平台租用或购买成人账号,绕过防沉迷监管,让家长们很头疼。

针对游戏账号转卖转租问题,记者调查了目前人们常用的一些网络和电商平台。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出租号”一词,页面显示“最便宜的出租号”、“出租号平台无需实名认证”等大量诱导项。

京东实名认证怎么解绑

记者随后打开多个电商平台,发现也有大量游戏账号出租和销售业务。游戏的租赁价格从1元到几百元不等,最低1元钱就可以租到账号。有的店铺涵盖了50多种不同的网游,很多卖家显示单个热门游戏租赁号月交易额超过2000,总月交易额超过4万。在一家二手交易平台,记者输入“游戏租赁号”,平台推荐的“游戏频道”被详细分类。不仅可以看到“1元起租账户”,还可以看到所谓的“接单赚钱”、“买账户放心交易”等诸多条目。很多商家在物品描述中表示,只要支付成功,就会自动发送账号密码,不限时长等等。而在另一家电商平台设置的游戏账号分类中,甚至还有一项“无瘾账号”。

记者发现,网络社交平台是账号租售的“重灾区”,交易更加隐蔽。在QQ软件中,一些群管理员将“卖号”和“买号”改成谐音,引导用户私下交易。某QQ群的租房广告赫然写着“卖家的包包人脸识别可以删除”等明显诱导未成年人购买的信息。在百度贴吧中,以游戏租借号、购买号为名的热门网游账号交易信息非常多,甚至有用户要求再次验证通过、不需要人脸识别的游戏账号。在小红书上,记者发现也有大量用户发布关于出租、出售游戏账号的帖子。

未成年人容易租买账号,缺乏平台监管。

记者发现,不少电商平台将“游戏账号交易”服务列入虚拟商品范畴,提示用户交易网络虚拟商品时年满18周岁,提交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平台将禁止和拦截未成年人的网上虚拟物品交易。那么,未成年人真的买不到游戏账号吗?

记者用一个15岁孩子的实名认证账号,尝试在几个家电平台购买游戏账号。在淘宝上。com,部分商家的页面有次要屏蔽界面,但记者还是在更多没有次要屏蔽界面的店铺购买了“租房服务”。在拼多多,不需要任何认证就可以直接购买。在JD.COM商城,商家只自动回复了“下单默认为成人”的信息,记者下单后很快就收到了游戏账号和密码。针对上述非法出租、出售网络游戏账号的用户和店铺,向相关平台进行了举报和投诉。

几天后,记者再次登录相关平台,发现在JD.COM平台上,记者举报的产品均显示已下架,搜索“游戏出租号、销售号”基本无法找到相关信息。在淘宝上。com,举报的出租商品已经下架,拦截未成年人交易的功能也加强了,但账号出租店铺依然存在。拼多多平台上报的产品仍在销售,用户无论是否成年,仍可购买相关产品。在社交平台上,对于举报人的举报,QQ回复称“暂时无法确定被举报对象有违规行为”。

9月6日,腾讯游戏公开回应称,账号租售严重损害游戏实名注册制度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截至目前,腾讯已向20余家账号交易平台和数家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未成年人让爷爷奶奶刷脸绕过“防沉迷”

近日,据央视报道,虽然很多游戏厂商都推出了人脸识别技术,在游戏过程中会弹出人脸识别窗口来验证玩家身份,但商店会提供相应的解锁服务。有中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半数以上的同学都能解锁防沉迷系统,引发社会关注。

近日,网上流传一张“疑似六旬老人凌晨三点杀五王”的图片。9月9日,腾讯回应:经查,该账号已多次通过人脸验证,系统认为是“我”在玩游戏。我们无法判断是不是现实中的“别人给别人做了脸”。腾讯在声明中还表示,存在“父母代表孩子的脸”和“租售账户代表人的脸”的可能性。

报道称,只要花33元租一个账号在线两小时,游戏防沉迷系统还是可以被绕过的。“整个过程没有触发任何实名认证系统”。网上也有短视频显示,存在未成年人让爷爷奶奶刷脸绕过防沉迷系统的情况。

据媒体报道,未成年玩家在发现游戏升级了防沉迷系统时,抱着Ipad哭了。未成年人在当天仅错过一小时游戏时间后,发现情绪崩溃、打滚、哭闹等短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我一个玩网游的同学这几天特别情绪崩溃。”一些学生回家后会告诉他们的父母。

就在上周末,在未成年玩家玩游戏的一个小时里,王者荣耀崩溃了。一些未成年人选择将多余的精力“发泄”在网游评分上。这段时间,很多网游在应用商店和游戏平台都被打了1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游戏一度被刷到2分以下。

b调查

“未成年人可以变成成年人”灰黑色产业链背后的骗局

卖家:号称88元已经覆盖人脸识别15次。

有玩家告诉南都记者,游戏账号交易的现象已经存在多年,并不是因为防沉迷才发展起来的。有些玩家想要一个级别更高或者装备更好的账号,或者想要一个“小号”,他们会选择购买或者租用别人的账号来玩。但最新的防沉迷政策出台后,很多不需要租账号的未成年人,会用这种方式玩更长时间的游戏。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最新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出台后,除了出租、出售账号,网上还出现了另一条更隐蔽的灰色产业链——有卖家称可以“不换账号就给成年人改实名认证信息”。据记者调查,市面上很多此类服务其实都是一种诈骗手段,但还是有不少未成年人被骗。

在QQ上,记者搜索了与《王者荣耀实名》相关的QQ群,找到了4个卖家。他们都表示,即使游戏账号已经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也可以解绑,改成成年人,这样游戏就不受时间限制,价格在35-88元不等。当记者问后续游戏如何解决人脸验证的问题时,对方表示人脸验证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不用担心。其中两个卖家说“一次是永久的”,人脸验证永远不会再弹出。另外两个卖家说,如果弹出来,卖家会帮忙人脸识别。其中,一个要价88元的卖家说,他们可以把人脸识别打包15次。15次后,玩家可以选择年卡进行人脸验证,价格为188元。

微博和百度贴吧两个卖家表示,如果账号已经绑定了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就不能更改实名认证。“没有人能改变一个小调。”一位卖家说。

买家:买家因购买“注销卡”被骗数十万美元

记者通过腾讯成长卫士微信官方账号查看了修改实名信息的规则。规则:游戏实名信息为未成年人的,不能修改;游戏实名信息是给成年人的,一年有一次修改的机会。

那么,QQ卖家所说的“更改未成年人实名信息”真的可以通过技术破解系统,还是一种诈骗手段?记者找到一个想改实名信息的未成年玩家,让他联系一个自称“35元改实名+露脸”的卖家。卖家表示只需要提供游戏账号,10分钟内帮他修改实名认证信息,还发来两张打码的成年人身份证照片,并承诺“售后包”,即保证解决后续人脸验证问题。

玩家把35元钱转给卖家后,等了10分钟,发现自己的实名信息没有变。此时,卖家又发来一张截图,表示需要花95元购买“取消卡”才能取消防沉迷限制。实名修改成功后,这95块钱会还给他。至此,玩家已经基本确定这是一个骗局。

记者发现,已经有玩家被类似的套路骗了一大笔钱。在百度贴吧《王者荣耀吧》里,一位玩家讲述了自己被骗的故事。骗子声称花128元可以帮别人打脸,然后以其他理由要求玩家转账。这个玩家最后被骗了600多元。

另一位被骗过的玩家说,这种骗子一般是在微博、贴吧等公共讨论区找骗子,然后偷偷相信玩家加QQ好友,再让玩家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

9月5日,爆出“男孩被骗1000多元解决游戏防沉迷限制”的新闻。江苏一学生为了缓解未成年人游戏时间限制,加了一个陌生人为好友。在对方的诱惑下,他把自己母亲的微信账号和密码告诉了对方,对方通过微信骗走了他1000多元。

技术:灰黑产品与“防沉迷”长期共存,技术手段共同“进化”。

事实上,未成年人与“防沉迷”的斗争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受益于这场斗争的灰黑产品早已存在,并与游戏厂商的技术手段一起“进化”。

据央视报道,腾讯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于2007年上线。大约10年前,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玩家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每天玩到一定时间后,游戏经验值和奖励变为零,游戏不能升级,但游戏仍然可以继续。后来系统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9月1日“一周三小时”新规出台前,腾讯将未成年人游戏时间限制为每天一个半小时,超时将被强制下线。

一位成年游戏玩家告诉南都记者,未成年人通过修改实名认证来规避防沉迷系统,一直是“套路操作”。早在七八年前,没有人脸识别这样的手段,实名认证非常容易。“可以买别人的ID信息。有时候甚至不用花钱买。一搜网页就能找到别人的身份证。”

引入人脸验证后,游戏对未成年人的限制变得更强。在“腾讯成长卫士”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腾讯解释了人脸验证规则“人脸识别验证”,主要针对经公安实名验证确认为成年人,但在游戏中行为特征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进行二次身份认证。已纳入防沉迷的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再需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也就是说,未成年人即使绑定了成年人的身份信息,也会面临不规范的人脸验证。但是在灰黑意义的链条中,已经有了对抗人脸验证的方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租用账号玩《王者荣耀》时,弹出了人脸验证页面。记者联系该店客服后,客服发来一个网站,要求将网站显示的二维码截图发给客服。当记者再次进入游戏时,不需要进行人脸验证。报道称,这是因为卖家可以通过第三方登录平台绕过王者荣耀官方渠道,避免触发人脸识别系统。

不过对于黑产的手段,腾讯的反应也很迅速。杜南记者在一个卖家的朋友圈看到,“截图二维码”人脸识别的方式已经不可用了。“9月6日凌晨,腾讯秘密取消了人脸二维码。不玩的话,发不了二维码就可能面临破产……”他写道。第二天,卖家发朋友圈再次“动手”,表示人脸识别有了新的方式。“我的方法只要不是腾讯修的都可以。”

虽然很多网友调侃黑产卖家“一分钱一分货,一分钱一分货”,但在百度贴吧、微博超化等社区,大部分玩家对“防沉迷”的回应都是骗局。采访中,不少玩家表示,如果有人宣称防沉迷系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基本不可信。

9月11日,腾讯成长守护者微信官方账号也发文称,“防沉迷无法解决。请不要相信骗子!”

08-11版统筹:综合采写:南都记者李见习记者胡耕硕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法治日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