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实名认证怎么解绑银行卡(江湖再无腾讯系?)



作者/《财经天下》周刊作者韩玲赵俞婷

编辑/董雨晴

腾讯发钱了。

12月23日上午,腾讯控股发布重磅消息。简单地说,就是将JD.COM股票分配给自己的股东。随着此次股票发行,腾讯也将失去JD.COM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京东实名认证怎么解绑

自8年前首次入股JD.COM以来,腾讯和JD.COM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后者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腾讯在电商业务布局上的不足,促进了腾讯支付和广告业务的增长。这次减持持股比例也宣告了他们之间亲密关系的终结。

事实上,除了资本层面的解绑,他们之间的业务也在逐渐被削减。接近JD.COM的人士告诉财新,大约两周前,腾讯和JD.COM暂停了数据交换,但在广告和支付方面的合作没有改变。腾讯新一年入驻九宫格的协议也是前不久谈好的,但目前是否有变化不得而知。

这一次的“解绑”行动,被业界解读为腾讯对反垄断趋势的积极响应。

目前,腾讯仍持有JD.COM少量股份。据接近腾讯的人士透露,目前,腾讯没有进一步减持JD.COM的计划,也就是说,双方将继续保持合作关系,而腾讯仍是JD.COM的战略投资者。

如果上述解读是正确的,那么一个潜在的可能性是,让腾讯让出大股东席位的不仅仅是JD.COM,还有拼多多、美团、滴滴、Aauto快消、知乎,甚至是哔哩哔哩、小红书、唯品会。

参考腾讯选择退出JD.COM的原因,即JD.COM可以为其未来发展筹集资金,现金流为正,那么参考上述企业的发展现状,有可能安排与腾讯分手。

腾讯和JD.COM和平分手

经过近八年的合作,腾讯决定“放弃”JD.COM。

根据公告,腾讯控股将以中期股息的形式向股东派发约4.6亿股JD.COM股份。根据JD.COM向美国SEC提交的文件,截至2021年2月28日,腾讯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黄河投资有限公司持有JD.COM 527,207,099股A类股,占股17%,是拥有4.6%投票权的JD.COM第一大股东。

此次分红后,腾讯在JD.COM的股份将从17%降至2.3%。当时,刘持有京东13.5%的股份。COM的股权,将取代腾讯成为JD.COM最大的股东。与此同时,腾讯总裁JD.COM也将卸任董事刘炽平。

公告显示,腾讯此次减持的JD.COM股权市值在22日约为127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042亿元)。这笔钱最终会发给腾讯股东。

但一些腾讯股东可能不愿意接受这笔“横财”。有市场资深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方面,部分持有腾讯的股东不愿意在JD.COM持股,因为股份到账后在JD.COM会有一定的抛售压力;另一方面,JD.COM目前不在港股通名单上。如果在发行前监管政策没有变化,预计在JD.COM持有股票的内地投资者可能会直接收到现金,或者在JD.COM收到的股票只能卖出不能买入。

减持消息发布后,腾讯和JD.COM的股价均出现大幅波动。截至23日收盘,腾讯股价收涨4.24%,至461.80港元/股,而JD.COM港股跳空空走低,盘中一度跌破250港元,跌幅超过7%。

减少JD并不常见。并把它们作为中期股息派发给股东。业内人士解读为:腾讯正在“抛弃”JD.COM,寻找下一个“京东”。COM”。

对此,腾讯表示,本次发行后,腾讯仍是JD.COM的战略合作伙伴,对JD.COM的未来仍充满信心,与JD.COM的双赢业务关系不会受到影响。同时,腾讯特别强调,公司没有进一步减持JD.COM的计划。

一位接近腾讯的人士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腾讯在成功努力后已经隐退。经过近八年的投资,JD.COM及其上市公司已经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JD.COM也迎来了投资收益期。腾讯选择合适的时机退出,让股东实现共同富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也有投资人和网友戏称为“好心分手”。“腾讯这次的操作水平很高,既避免了现金分红,又留足了粮草过冬,还降低了反垄断监管的风险。现在主动,总比以后被迫卖了好。”

除了JD.COM,腾讯还是美团、拼多多、唯品会、哔哩哔哩、阿auto更快等互联网上市平台的重要股东,分别占股17.18%、15.63%、9.48%、11.38%、17.32%。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减持JD.COM后,这些公司在港股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其中,美团开盘后跌幅超5%,Aauto Quicker跌幅近4%,哔哩哔哩一度跌幅近6%。

与JD.COM分手将成为腾讯投资版图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在反垄断政策背景下,腾讯是否会抄袭京东不得而知。COM未来对美团、Aauto等腾讯投资平台的分红方式更快,以降低公司的持股比例。目前,腾讯方面并未对这一猜测做出回应。

腾讯借力,JD.COM发力。在过去的八年里,JD.COM的GMV实现了10倍以上的增长。去年第二次在香港上市。目前港股市值已经超过8000亿港元,美股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

JD。COM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京东。COM第三季度净收入为2187亿元,同比增长25.5%。截至2021年9月30日,过去12个月JD.COM活跃买家数量达5.52亿,较去年同期净增1.1亿。

从某种意义上说,腾讯在JD.COM的腾飞过程中扮演了“助推器”的角色。事实上,此次合作也是腾讯支持创始团队,通过少数股权投资创造正向价值的典型案例。因此,据市场人士分析,腾讯此次分红减少,而非集中减持,对京东影响不大。COM的股价。按照腾讯的投资逻辑,未来还会继续以少数股权投资探索新的赛道。

“投资方”腾讯

作为“投资人”,腾讯自2011年以来投资了800多家公司,获得了丰厚的账面回报。财报显示,仅2021年第三季度,来自投资公司的净收入就达265亿元。另一方面,通过投资业务方向的沉淀,腾讯已经能够在游戏、消费、娱乐、云计算、金融科技等多个赛道上与玩家形成紧密的联系。在发掘机会、把握风口的同时,也为盘活原有流量价值、确立自身优势地位奠定了基础。

有意思的是,外界只知道腾讯“财务投资人”的名字,却很少听说其退出案例。

但腾讯此举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是一个投资退出的代表性案例。相对于在向股东分红前大举抛售现金,这一方案充分考虑了股东的选择权——腾讯股东可以选择抛售或继续持有JD.COM港股参与JD.COM投资,以至于同时持有腾讯和JD.COM股票的用户调侃:“这其实是一手减持一手增持,还节省了红利税,一举多得。”

JD.COM只是腾讯投资名单上的目标之一。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3月,腾讯首次投资JD.COM,双方合作由此展开。过去八年,JD.COM成功从PC时代转型,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快车。其社交和商业价值的实现,间接证明了腾讯的眼光。事实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腾讯在投资方面取得的成绩几乎不容忽视。也正因为如此,随着腾讯逐渐切入游戏、社交等主业之外的诸多领域,而轮到上市公司从种子开始一路豪赌,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这样的疑问——棋盘上已经四面倒的腾讯,是否在以投资的名义进行垄断?

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腾讯集团副总裁李朝晖曾经总结过腾讯投资的思路——“我们只投资腾讯的业务。”在他看来,所谓的“无边界”不过是因为互联网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而腾讯只是在追随前者的脚步。更何况,当越来越多的领域合并时,很难对一个公司进行简单的分类,判断它是什么。

与阿里巴巴在被投资公司面前强势的风格不同,腾讯投资以少数股权和不干涉公司决策著称。虽然消费互联网是腾讯挡不住的一张牌,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腾讯是JD.COM的第一大股东,但并不参与日常管理和决策。这艘电商巨轮的舵手一直是刘——他拥有公司78.4%的投票权,即使不在台前,也依然大权在握,掌控着的航行方向。

主业投资是一样的,非主业也是一样。腾讯连续参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服务商罗明科技的三轮融资。在其创始人吴明辉看来,腾讯不仅有开放的生态模式,更注重被投资公司的长期发展,愿意花时间等待潜在被投资公司的成长——这也是大多数被投资公司选择腾讯的原因。

随着名单越来越长,各行各业高价值、长期、密集的股权投资成为腾讯抛出的一张巨网。在资本和流量的加持下,腾讯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江湖,结盟当下,瞄准未来。

然而,今天与过去不同。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加强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公司不再忙着抢山头、分阵营。如何“减肥”和“清理购物车”可能是关键。

尤其是在“以安全为底线,分阶段、分步骤”的“互联互通”方案实施过程中。微信也开通了电商外链直达功能。用户可以在好友私聊窗口直接访问外链,在群聊中逐步试用。大量第三方商家将有机会进入微信生态圈。开放的前提是平等。如果腾讯在JD.COM、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仍持有较大比例的股份,势必会被质疑流量入口能否无差别开放。基于此,虽然双方现有的战略合作协议不变。微信九宫格未来的资源如何分配也是一个问号——这不是JD.COM一家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

江湖上没有腾讯系?

腾讯减持JD.COM的投资逻辑符合当前的政策导向。更重要的是,它验证了驱动互联网巨头投资的底层价值观,深层次的裂缝开始出现。

十年前,腾讯和360的3Q大战结束。经过这一战,腾讯充分认识到通过投资扩大业务版图的重要性。此后,腾讯的投资支出与日俱增。JD.COM是腾讯在电子商务蓝海的关键一步。

2014年,O2O商战如火如荼。为了丰富微信的应用场景,提升微信支付的竞争力,腾讯高调入股JD.COM。JD.COM也成为腾讯联盟的第一个重要成员。类似的故事从此在互联网界频频上演。到了2017年,乌镇互联网大会的“东兴晚宴”引人注目。指的是刘和王兴组织的互联网大佬聚餐。后来有人专门算了一下,今天晚上参加这些饭局的大老板身价都超过7000亿,掌舵企业市值4.6万亿。当时因为马坐在饭桌的C位,所以外界也称东兴局为“腾讯局”。

当时已经是腾讯联合会的高光时刻,腾讯公司遍布赛道。

此后,对于阿里和腾讯这两家迅速扩张的公司,外界也对合作模式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读。

比如阿里一直追求最大化的经营权,以形成系统优势。在阿里过去收购的很多公司中,创始人团队出局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导致企业原有的个体特征逐渐被抹去,最终淹没在集权体制下的阿里体系中。

腾讯的投资逻辑更倾向于“联邦制”,注重战略和财务利益,而非公司控制权。比如腾讯不干预正在收购和被收购企业的日常管理,JD.COM、美团、拼多多都是如此。

但无论是上述哪种合作模式,在平台反垄断的监管力量下,互联网巨头的生存规则也在发生变化。这也预示着国内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和腾讯的投资生态开始进入繁荣倒计时。

在反垄断的背景下,阿里拿到了182亿的罚款。自2020年蚂蚁集团IPO在最后一刻被叫停后,马云反复提及的“阿里巴巴经济”概念就成了一个不再被提及的概念。

腾讯放弃JD.COM股票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腾讯作为非资本主义野蛮生长者的态度。

但事实上,腾讯在整个2021年并没有暂停投资动作。据IT桔子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12日,腾讯今年已投资251家公司,累计腾讯参与投资事件1324起,涉及1043家公司。

一位接近腾讯投资的人士也表示,与以往投资消费互联网的逻辑不同,腾讯现阶段加大了对前沿技术和实体经济数字化的投入。

目前,腾讯仍然是国内企业中当之无愧的投资之王。但意义和价值却展现了完全不同的一面,正如腾讯自己对此次合作的解读——与京东的合作。COM-已经成为腾讯以少数股权投资,扶持创业团队,创造正向价值的典范。

然而,无论我们如何解读,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即使腾讯投资的步伐没有暂停,那张类似2017年乌镇互联网大会的照片,也可能再也不会出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江湖不会有腾讯系。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