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苏州北路1040号,苏州河旁,
有一家门面不大的二手书店。
名叫犀牛书店。
自去年10月以来,
这家店在苏州河边开了才一年。
店家庄建国是90后。他和女朋友一起经营着这家小小的旧书店。庄建国在家经常出去买书,或者打包送人。这时候他女朋友负责看店。
晚上空,他们两个会一起在店里安安静静的整理书籍,很努力,也很开心。
犀牛书店六年内搬了三次家。
庄建国来自福建莆田,2007年高中毕业后来到上海。起初,他在一家书店工作,当时这家书店叫犀牛书店。但一年后,书店关门了。
从2008年第一份工作结束到2015年,庄建国还在从事图书的工作。他曾在南京西路、华师大附近摆摊卖书,也经营过网上书店。
2015年,他选择重开一家名为犀牛书店的线下书店。他说这是他工作的第一家书店,他很感慨。
从2015年开始,犀牛书店搬了三次家,从原来的梨园路,复兴中路,到现在的苏州北路。这个租约签了四年。
犀牛书店占地约20平方米,藏书近5000册,以文学、哲学、历史为主。
玻璃柜里陈列的线装古籍和绝版文学书籍,是老板庄建国的骄傲。
庄建国介绍,店里书架上的这些书都是一百多年前出版的。有100年前出版的书,也有近几年新出版的书。
其中,比较珍贵的是张爱玲1940年代的初版《闲话》,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中国风景地图集》。
当被问及这些珍贵版本的来源时,他说,“当时藏书家即将出国,需要处理国内的书籍,他们就找到了我。”
庄建国说,二手书店开业以来,经手的书有几万本,目前上架的书有五千、六千本。
让你喜欢的人来这里找书。
庄建国形容自己是书籍的搬运工,小书店就是书籍的中转站,让喜欢书的人来这里找书。
在购书上,他主要看内容和版本。“书籍以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为主,对出版时间没有要求。但教辅书和太新的畅销书不在收购之列。”
他说开二手书店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书流动起来。
“有的书读过,在家不读可以卖给我们。我们书店希望有一个好的地方让书流动起来,发挥它的作用。家里闲置的书,不看就是一摞摞,但放在书店里,让自己喜欢或需要的人去买,对别人会有帮助。”
“我在重庆的一个朋友出版了一本诗集。虽然不是很有名,但是在书店买也会很开心。”庄建国说,“让书找到知道它价值的人,这也是开书店的一大乐事。”
为书开启新的奇幻漂流。
犀牛书店经营六年,积累了很多回头客。除了书店,庄建国和女友还经营着犀牛书店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去书店是一种向上的运动."这是他们的口号。
这对90后情侣相识于上海文庙,因书结缘。
两人共同管理内外书店业务,还轮流写微信官方账号。店里谁值班,谁负责写值班和尚的日记。
庄建国说,当时我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像个和尚,每天在满是书的环境里工作,很像一个值日生。而且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
目前微信官方账号有160多篇原创稿件。值班和尚的日记也是每天的账:今天有多少顾客来店里,买了什么书。包括当天的天气和心情,全部记录下来。
他说,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现在已经有几千粉丝了。
“在这里开书店是希望有人进来,书架上陈列一本书,也是希望有人拿回去阅读。”
庄建国说,他开书店是因为喜欢书。也希望书可以在这里流动。
用一位读者的话说,“当你把这本书带回来的时候,你也为这本书开启了一个新的奇幻漂流。”
【犀牛书店随机采访】
顾客兼店主朋友柴先生:
这是我第一次去书店。不过因为之前认识店主,所以提前在微信上留言选书,今天去店里取。我选择的书主要以文学为主。通常,大多数书都是在网上购买的。店主在朋友圈发自己感兴趣的书时,会和店主交流“请帮我留一会儿,有空再回来拿。”
书店现在经营不好,尤其是新书,网络冲击更大。而这些二手书店,我觉得会更多的在一些相对固定的圈子里流通。
顾客黄先生:
这是我第三次来这家商店。不像其他二手书店,我在其他地方买不到我需要的东西,比如版画,印章。这些东西在其他二手书店也有,但是没有我想要的。
我买二手书是因为我想看不同的版本。有些书虽然贵了点,但是还可以接受。
以前在网上买书,但是介绍和实际拿到的时候有点不一样。线下买书可以翻翻,可以知道质量问题,颜色问题,都可以看出来。
像这家二手书店,我觉得应该保留。很多书在民间,需要出路。
来自:深思上海APP记者徐燕京图片来自徐燕京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