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所以能成为用户粘性最高的应用,除了IM功能,微信朋友圈也是一大利器。很多用户会频繁打开手机刷新微信朋友圈,如此等等,即使没有什么营养内容,也依然乐此不疲。
对于市面上流通的社交产品来说,朋友圈几乎是一个标准功能。一方面是IM功能太单调;另一方面,朋友圈功能可以展示更多的用户信息,他的朋友可以通过这种信息增量来增强与它的互动关系。
微信也明白朋友圈的重要性,所以也在朋友圈做了很多微创新。比如允许好友查看朋友圈。从最近三天到最近六个月,最近一个月只允许查看。微信的这一功能很快被微博模仿,4月份,微博增加了“半年才可见”的功能。
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不同的是,微信朋友圈没有统一的推送工具,很多游戏规则像“黑洞”一样不为用户所知,比如微信朋友圈的帖子折叠。
3月29日,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微博中发布消息称,“在微信朋友圈粘贴复制的内容会折叠的更多,而直接输入的可以等待更长时间的显示。原因很简单。朋友圈鼓励即兴原创。”至此,大家终于明白微信朋友圈的长消息被折叠是怎么回事了。
一旦游戏规则透明公开,各种解决方案就会随之而来。
根据Claire Kuo互联网圈的观察,微信朋友圈鼓励原创的策略,带来了一波很大的“非折叠输入法”产品。麦琪数据显示,自5月24日起,App Store中“展开输入法”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呈上升趋势,最近一周日均搜索指数在8000次左右。与“展开输入法”相关的App产品多达32款。
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类是知名的免费输入法产品,如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讯飞输入法等。其中,讯飞是一周前9.0.2516版本新增的朋友圈文字一键粘贴不折叠功能,搜狗输入法是四天前6.3.5版本更新的“朋友圈神器”功能,百度输入法是一周前8.5.9版本新增的朋友圈。
第一类是收费App产品,以个人开发者为主,名字直接叫“展开的朋友圈”,价格1元。麦琪数据预测,最近三个月App Store中排名第一的展开朋友圈App下载量为19516次,从营收上看并不亮眼,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开发者的打钻能力,对相关功能反应迅速,对ASO也比较熟悉。其实过去开发者在这方面是很强的。2018年,旅行青蛙游戏一度火爆,很多个人开发者迅速推出了旅行青蛙游戏的山寨版,下载价格也不低。
从上架时间来看,几个知名的免费输入法产品比个人开发者的app上架晚,但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讯飞输入法产品的知名度和用户都比个人开发者大很多,预计收费非折叠输入法的产品很快会被免费产品取代。
非折叠输入法使用方法:下载相关App后,重启键盘,切换到输入法。在微信朋友圈调用输入法时,输入法编辑框的上半部分会提示用户“点击此处,朋友圈粘贴的文字不会被折叠”。用户粘贴好想要的文字后,系统会以最快的时间模拟出用户的输入路径。输入完成后,点击右上角的“发布”,实现所谓的“发长文不折叠”。
2014年9月17日苹果发布的iOS 8版本中,正式支持第三方输入法,搜狗输入法实现了迅速登顶App Store免费榜榜首的壮举。所以搜狐决定集体放假。后来,百度输入法、讯飞输入法、章鱼输入法等产品也迅速崛起。
与第一次进入App Store相比,这次几大输入法产品的功能更新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进行,更多的是靠运营,比如ASO。大家没能参赛的原因是:
首先,苹果的整体影响力在下降。毕竟朋友圈发帖不折叠功能的推出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功能更新,而不是第一次访问App Store这样的大事,能引起用户关注的非常小。很多用户还在用苹果自己的官方输入法。即使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讯飞输入法想宣传,用户也不感兴趣。能下载的用户已经下载了,不想下载的用户就不管了。这两年苹果的影响力不断下滑,输入法厂商想要一炮而红的概率太低了。
第二,“朋友圈发长消息不折叠”这个功能并不是稀缺功能。支持该功能的输入法有很多,几乎不可能突出“唯一性”的优势。
第三,“朋友圈发长消息不折叠”并不是所有人的痛点。普通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手动输入的,粘贴到朋友圈的概率并不高。另外,即使发布的内容是折叠的,用户也不会在意。本来可能是为了好玩,但是折叠不折叠不会影响,这是一个很浅的痛点。
不得不说,微信的影响力真的太大了。其规则的任何变化都会引发一批人伺机而动。从微信赚钱的开发者也是微信生态圈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