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怎么可以一个账号两个手机同时使用(回家帮爸妈做好这些设置,他们的手机又能放心用一年)

过年回家,除了日常催婚,爸妈还会问我一些关于手机操作的问题,比如如何清理手机缓存里的垃圾,如何把联系人放在桌面,如何设置屏幕的密码...这让我怀疑手机是不是他们自己用的。

对于上了年纪的父母来说,不仅仅是手机本身的使用问题,有时候还会对使用手机感到不安。比如手机推送的消息是不是骗子,还有一些表面上是领红包实际上是让你交年费等等。很显然,我们每年回家要做的,就是帮父母解决手机的使用问题,并不是把手机的字体放大那么简单,还要做各种设置和引导。



营造安全的使用环境


要想安全使用,首先要让智能手机的使用安全。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手机硬件操作空空间不大,装个App吧。





长辈不敢用手机很大程度上是怕被骗或者遇到诈骗,所以强烈建议安装国家推广的“全国反诈骗中心”App。


打开App后,可以看到界面不仅有举报、举报、来电预警、身份验证等功能。,尤其是来电预警,打开后可以主动识别诈骗电话和短信。同时,这款App还可以检测手机上的可疑软件,一旦发现就立即删除。


在我们帮助长辈完成用户认证后,还可以使用国家反诈骗中心App检测社交和支付账户风险,包括很多相关的曝光骗局、新闻资讯等。,哪个不比朋友圈转发的小杂文更权威?

更重要的是,安装“全国反诈骗中心”App后,如果长辈在进行大额转账,还会提供预警和实时保护。


“国家反诈骗中心”App目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加上“国家”二字,家里的长辈自然更值得信赖。除了找出使用中的可疑app,其实我们可以从源头入手,直接停止可疑app的下载。





以华为手机为例,在设置-系统和更新中可以找到一个名为“纯模式”的开关。开机后,手机只能安装从华为应用市场下载的app,其他渠道下载的一律拒绝安装,从根本上解决了源头问题。其他品牌的手机也有类似的功能。因为iPhone是一个闭环生态系统,只能从AppStore下载软件,所以不用担心类似的问题。


作为子女,也要担心长辈,尤其是老年人被微信上的谣言欺骗。这里推荐两个小程序,分别是微信辟谣助手和腾讯真相辟谣。





父母或长辈在使用微信辟谣助手时选择允许阅读,小程序会自动扫描用户阅读的微信官方账号文章,看是否为谣言。但是如果你想搜索一些谣言,建议父母或者长辈使用腾讯真辟谣,因为这个小程序会对搜索到的谣言结果进行标记,结果一目了然。


顺带一提,如果长辈视力不好,可以打开微信里的关爱模式——“我”——“设置”。系统会放大文字,改变界面布局,更适合老年人浏览。


在给父母,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一部手机之前,尽可能的做好一切准备,至少在系统层面营造一个更安全的使用环境。安全和安心是帮助家人用好智能手机的前提。除了手机的安全设置,其实也要提醒家人凡事注意,不要急于排队或相信任何转账、登记或未经证实的信息。


充分利用老年人改造成果


安全之后需要做的是让手机用起来舒服。现在大部分app都做了适应老化的修改,我也给父母装了几个好用的app。




如果你父母也喜欢听歌,建议下载酷狗大版。这个App的首页整合了长辈喜欢听的音乐类型,淡化了原来大数据推荐的影子。老人可以很快找到自己喜欢的歌曲,用色彩鲜艳的大色块很容易识别。而且值得称赞——不用登录微信、QQ、手机等账号也能正常使用。





但是,在其他方面就没那么纯粹了。“视频”是视频和短视频的集合,有引导链接,登录就能拿到钱。酷朋友圈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矿”就是各种打卡拿金币的奇怪任务。另外,在音乐播放界面,偶尔会弹出电商广告。如果遇到这些内容,直接忽略就好。


旧版支付宝不需要额外下载,只需在App中选择内置的长者模式(关怀模式升级版),在搜索栏中搜索“关怀”或“长者”即可找到。





升级后的长辈模式即使手机后台清空也依然可以开启,但以前每次开机都要重启。在这种模式下,常用功能、字体、剩余量等。被提取和放大,取代了原来标准版繁琐复杂的界面。


常用的健康码、扫码、支付码、收款码都清晰的显示在首页,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纯粹的金融应用。另外,社保卡,公积金,乘车码等。还做了单独的UI和大字体适配。顺带一提,可能是因为加载的资源少,长辈模式的支付宝比标准版的支付宝启动速度快。





但是,在“生活”栏目或者疫情新闻播报、新闻、账单查询等二级界面。,还是和标准版差不多的小字体,恐怕老年人还是需要点眼力的。淘宝的问题和支付宝差不多。主界面做了修改以适应老化,副界面开放。比如从淘宝打开天猫超市的购物频道,字体和界面依然没有放大和适配。不过满足父母长辈日常使用就够了。


还有一些常用的app,适合老年人使用,做的也不错,比如喜玛拉雅,对于喜欢相声、评书、戏曲的长辈来说,是一款值得安装的应用。在原有App的基础上做了大字模式,在搜索框输入大字模式就可以打开。


交互的逻辑简单易懂。首屏使用大色块对内容块进行分类,播放界面也可以设置多重和定时关闭。最重要的是,没有广告,没有引导链接,没有赚取金币的任务,相对来说,可以让长辈放心使用。





可以看到,目前主要以老年人使用的几款app基本都很好的完成了老化改造,但有的内置了功能,有的则需要单独下载app。所以App虽然老化了,但还是需要我们的帮助。


孩子可以做得更多


现在的智能手机和app都不像以前那样配有详细的说明,所以我们的帮助非常重要。





作为当代劳动者,不能一直陪在父母长辈身边,会怀念人生。那么如何帮助他们——画一个手册,也有人就此事做了个榜样,就算不会画,把步骤截图打印出来也是可以的。


另外,你也可以教他们一些更细致的操作。


比如家人在看微信、Tik Tok、Aauto Quicker、淘宝直播、美国故事的时候,往往会留下很多缓存,而这些缓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机空的内存。可以教他们打开App的设置页面,清理缓存,不仅运行速度更快,而且空之间占用的空间更少。





一个微信账号能2个手机一起上吗

其次是流量管理,这也是家庭尤其是老人需要注意的一点。好在手机预置的手机管家有流量管理的功能,系统自己可以用,不需要单独下载。除了流量使用,家长还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每个App消耗的流量。





还有照片、视频、音乐、通讯录备份。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手机厂商自带的云服务或者类似百度网盘的软件,将手机上的数据备份到云端。即使误删或者换了新的,也可以重新下载数据。如果只是简单的备份联系人,可以在app store下载一个QQ同步助手,可以根据父母的需求帮你备份或者合并联系人。


这些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容易上火。第一,老年人可能不理解你的说法;第二,他们可能记不住,需要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我怕他们失去耐心后就没心思再教了。父母年龄不太大其实还好,但是如果年纪大了,老人就容易产生挫败感,这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换个思路,耐心教父母长辈使用App,不就是一个和家人交流的机会吗。虽然“无聊”,但很有价值。人生不过百岁。如果用100减去父母长辈的年龄,还剩多少时间?在进入社会之前,我们因为年龄小,一直呆在家里,所以之后还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