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00多块钱茶叶原料和设备在家加工茶包,足不出户一个月就能收入近万,200多人兴奋不已,没想到是诈骗陷阱。
近日,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个以“代办”为幌子,骗取受害人存款的网络诈骗团伙。两名主犯胡和林某杰分别被判处11年和10年有期徒刑。其他12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
公文包
2019年11月,被告人胡通过网络发现可以通过发展一次性茶叶包装加工户,收取“约束金”的方式骗取资金。然后要求被告人林某杰租赁孝感市干坤写字楼22楼、银泰城12楼、小武广场3楼作为办公用房,并购买办公桌椅等。胡斌的一名委托人办理了迅桥公司的营业执照,在百度网站上对迅桥公司进行了简介,安排林某杰担任财务人员,并以迅桥公司的名义先后招聘被告人朱、担任公司技术人员,被告人担任调度员,被告人黄某菊、徐某华、梁等人担任操作人员。
胡、林某杰等人通过阿里巴巴1688等平台购买茶叶和封口器,并先后通过Aauto Quicker APP等网络平台发布加盟加工茶包的广告获取被害人联系方式,再将被害人联系方式分发给电话接线员,并安排电话接线员根据公司提供的“话术清单”内容向被害人宣传信息。通过向客户免费提供茶叶原料、签订共同营销合同(对成品制定严格的资质标准)、负责回收茶包成品、达到一定数量向公司免费赠送茶包封口机设备、伪造结算加工费转账截图等虚假内容骗取被害人信任。,从而诱使被害人先以680元或980元的方式缴纳保证金,再通知货主将廉价的茶叶原料、茶包封口器、茶包、棉线及两份合作营销合同邮寄给缴纳保证金的被害人。
随后,公司安排技术人员与受害者对接,通过视频向受害者讲解茶包的操作规范。被害人将加工后的茶包邮寄给公司后,朱某军、以胡提出的超出合同约定的标准对茶包进行检测,导致加工户的茶包不合格或合格率低,从而拒付或仅支付小额加工费。经过反复操作,受害人得不到预期的处理费,无奈要求退还“约束金”。技术人员以被害人违约影响公司秩序为由,要求被害人赔偿,以非法占有被害人缴纳的“押金”和“约束金”。
2020年6月3日,公安机关接到受害人报警后,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银泰写字楼1208室将胡、林某杰、朱、团伙及抓获。
据统计,2019年12月4日至2020年6月3日期间,胡等人采取上述手段,在多省市诈骗被害人220余人,涉案金额101.3万余元。
公文包
枣阳法院审理认为,胡、林某杰、朱等14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捏造事实,隐瞒真相。其中,被告人胡、林某杰、朱、、团伙、徐某华、梁、袁、王某杰诈骗数额巨大。被告人杨某昌、黄某菊诈骗数额巨大;被告人刘某华、付、王某莎诈骗数额较大,14名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胡、林某杰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被告人朱某军、、团伙等12人在共同犯罪过程中起次要、辅助作用,是从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综上,法院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作出上述判决。同时,被告人徐某华、王某杰等9人主动退缴违法所得及经济损失共计13.8万元予以追缴,对涉案被害人按比例予以赔偿;判令被告人胡、林某杰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继续赔偿220余名被害人经济损失共计80.7万余元,朱、等12名被告人在诈骗所涉及的数额内对其相应的被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来源:枣阳市人民法院
编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