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拼多多这个软件都不陌生。它最出名的业务就是砍价红包,砍价商品。但是真正拿到所谓的“九折货”和“百元红包”还是挺难的。拼多多这个业务有什么问题?
有过砍价经历的朋友一定知道,当经常砍到99.9%的时候,很多用户会发现根本砍不动。无论多少朋友讨价还价,援助总额依然止步于99.9%。
所以很多人对此非常恼火,认为自己被拼多多骗了。毕竟一开始提供的超高折扣是很诱人的,但是最后却一拖再拖,相当于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所以很多消费者开始选择放弃拼多多。从2018年开始,拼多多的活跃用户还能保持245%的增速,但到了2021年6月,增速已经快速下滑到24%,几乎翻了十倍。
不难想象,拼多多用红包议价商品的噱头已经被证明无效,消费者选择退出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拼多多面临的危机不仅仅是用户的流失。随着越来越难讨价还价,很多消费者开始选择将拼多多告上法庭。
据消费者反映,拼多多的行为属于消费欺诈,故申请法院从重处理。
甚至有一个网络主播为了提供更可靠的数据,专门带领自己的粉丝去尝试。他在砍99.9%的时候,就开始他的500个粉丝同时砍价。结果发现500人切割后还是失败。
面对拼多多的行为,上海一位名叫刘宇航的律师挺身而出,将拼多多的行为告上了法庭。庭审当天,拼多多法务总监在法庭上公开解释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
在品多多看来,这个所谓的99.9%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99.9%,而是隐藏了小数点后的尾数。
按照他的说法,后面应该是99.96427,也就是说如果每人砍一毛钱,后面至少需要3573人讨价还价。
面对这种解释,大多数人并不服气,认为拼多多本意是这样解释的,但据拼多多介绍,之所以会显示为99.9%,是因为后面的数字太多,很难在手机屏幕上显示所有的数字,所以省略为99.9%。
虽然法院还没有对此做出判决,但是拼多多这样的文字游戏已经让大部分消费者感到厌恶,这个电商平台的口碑也越来越差。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对消费者奉行的就是这样的服务理念,对员工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从今年1月初开始,拼多多开始了大规模裁员。
拼多多就是这样运营的,裁员也确实在意料之中,但是拼多多裁员却引起了众怒,因为这是一次“暴力裁员”。
首先,处于试用期的实习生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被领导告知被辞退。
按照国内法律规定,即使在公司工作一天,被辞退也要得到补偿,但拼多多对此视而不见。
其次,正式聘用的员工也被辞退,大部分人没有任何形式的补偿。
甚至为了节约成本,拼多多还对这些正式员工进行了分级。绩效考核排名靠前的员工可以领N+1个月的工资,绩效排名靠后的员工根本没钱。
在很多论坛上,拼多多的员工已经陆续证实了此事,但是依然没有拼多多的正面回应和公告。
更要注意的是,拼多多的大规模裁员甚至是不合理的。
按照国内原来的规定,公司裁员需要一定的资质和条件。第一种是破产重整,第二种是经营方式变更,第三种是经营严重困难,第四种是变更后公司无法继续履行合同。
纵观拼多多的发展,很明显完全不符合这四个条件,所以大规模裁员是不合理的,所以拼多多需要进一步说明。
拼多多多年来一直是一个问题重重的企业。到2021年底,拼多多的关联公司一年涉案2万起,除了侵害权益,就是虚假宣传。
新年已经开始了。这个曾经的电子商务互联网行业的领头羊,能否顺利度过今年?你有什么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