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原件
这句话不难理解。但现在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悖论是,有些企业总会让你怀疑它可能真的破坏了环境。
最近中宣部等5个部门要求推荐治理算法,不对错误内容提供沟通渠道。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政策虽然看似不点名,但和直接报身份证号没什么区别。然而事实上,拼多多某购物网站的“拼多多视频”应该不是漏网之鱼。
在隐藏了很多视频的角落里,有一些刻意聚集的影视作品剪辑的短视频,其中有大量从影视剧剪辑而来的敏感场景。严格来说,镜头虽然不涉及色情,但在性暗示的形式上非常微妙,经常被刷。甚至有用户开玩笑说,会评论类似主题的视频,不然大数据和算法会认为他没兴趣。
多多视频并非孤例。看看品多多最近的业务发展方向,你会发现,虽然品多多已经以“破局者”的姿态出现,但实际上,品多多大规模涉足的业务,无论是社区团购还是生鲜电商,普遍都成了亏损惊人的绞肉机。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如何让更多的视频推荐某种剪辑...不,为什么品多多的卷帙浩繁?
拼多多曾经是电商行业的破局者。
总的来说,拼多多的成功来自于对下沉市场的深耕和对消费降级趋势的把握。但实际上,当传统电商开始日益分化,把精力放在流量、生态、配送速度上作为卖点的时候,拼多多找到了新的赛道。
与C2C或B2C模式不同,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更类似于C2M——从消费者到工厂。通过消费者需求的聚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向引导上游供应链进行批量定制。聚集的方式是通过分组,然后继续形成单品爆款供厂家定制,从而减少流通过程中配送、库存等中间环节的成本损失。所以能以远低于传统电商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在这个过程中,“切一刀”等营销策略不仅推动了比冲动消费更猛烈的激情消费,而且围绕单个消费节点的人群构成了无数个大节点。对于这些大节点的商品算法推送的成功率和性价比远高于相同数量的单个消费者。而且,一个具有可预测、固定路径消费习惯的生态系统悄然建立。得益于此,拼多多实现了快速扩张。
这种商业模式也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短短三年,2018年7月,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年之内,股价翻倍,市值达到近500亿美元,超过老牌电商JD.COM。
拼多多已经成为一个算法,一个新的赛道,但是当传统电商的鲸鱼挤进这片曾经蓝蓝的大海,市场突然变窄了。当传统的盈利模式无法为企业创造过去的增长率时,投资人的信心自然会下降,拼多多烧钱补贴的运营也难以为继,急需寻找新的盈利点。
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挖掘市场,拼多多近年来屡屡烧钱收现金。活动需要邀请其他人或新用户参与才能提现。提现,让指数级增长的互联网用户接触到拼多多,是一种高性价比的营销活动。然而,消费者最近发现,拼多多的提现活动越来越难,尤其是对于老用户来说,“最后一分钱背后的元宝和钻石”已经成为网络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模因。这是算法下的又一次大数据杀熟吗?
事实上,即使在提现容易的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说,找十几个人开拼多多所需的人力资源,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可以提现的100、200元。利用人不可避免的贪小便宜来实现低成本推广,品多多策划团队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把握。
另一方面,拼多多不仅在横向上向往更大的用户群体,在纵向上也在悄然占据更多空的用户业余时间。在用户时间的挖掘上,前人已经证明,结合高效算法和精准推送的简单娱乐和黄边球,效率和性价比最高。
会出很多视频。不仅要推出能更快与Tik Tok、Aauto抗衡的短视频平台,还要打造一个完整的拼多多生态链帝国。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每一个节点都会屈服于拼多多高效算法的傲慢。当拼多多进一步将大家熟悉的返现融入到众多视频中,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消费者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流连忘返,然后拼多多的利润和投资人的信心都会飙升到平流层。
但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很多视频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即使在中国互联网上,要查询每天的用户也不容易。在许多其他社区,用户对提取大量视频现金的困难充满了口头辱骂。拼多多里的推广活动,甚至拼多多本身,都不再被大多数人所信任,而被视为一个算法控制的大耍猴场景。
再者,小部分想要提现的人,在转发中需要面对更高的人力压力和社会成本,进一步恶化了人们对拼多多的认知。
8月2日,中宣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文学批评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治理网络算法推荐,不设错误内容传播渠道”。这可能是对很多视频的又一记重锤。
无声视频,能听到这个意见吗?
拼多多并不是第一次处于舆论和监督的风口浪尖。
2018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拼多多,并要求其他相关地方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调查检查。
2021年5月10日,上海市消保委约谈拼多多,发现拼多多存在商品质量、假冒侵权、强制取消订单、虚假发货、新品议价等多方面问题。品多多市值一夜蒸发152亿美元。
其实,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问题,只是拼多多在快速扩张中选择的必然路径。如果真的要整改这些问题,那么拼多多将面临渠道的减少,对消费者和厂商吸引力的减弱,运营成本的上升。仅仅依靠所谓的下沉市场,拼多多和阿里、JD.COM等传统电商在体量或技术上有优势吗?事实上,电商巨头们摸清品多多的脉搏后,通过简单的复制和引流,就可以打造一个新的品多多。拼多多茫然的环顾四周,发现除了用户习惯切一刀来建,并没有真正的技术和生态壁垒。
在短视频和社区团购的新战场,拼多多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光环。而是在成熟的互联网巨头面前苦苦寻找自己的赛道。前方在哪里,未来是什么样的图景?拼多多似乎陷入了平台期。
其实拼多多的困境也是中国整体互联网的困境。当高效算法结合乳头音乐的短平快路径被堵死,互联网巨头试图在新时代给黄世仁放高利贷的路径也被堵死,消费者的时间已经被完全瓜分,难以进一步挖掘。这个时候,各种红海战场除了明争暗斗,还有什么新的选择?
好像只有一根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