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记者石闻
现在还不是“春风和绿色江南岸”,但杭城郁郁葱葱的菜市场已经充满了“春天”。
周六早上,天气晴朗,春天的感觉来了!睡到自然醒,去杭州最“野”的农贸市场找点春天的小菜回家做。
1]一个卖情怀的小菜市场,马太太的最爱
“本地黄豆芽,白菜心,一点胡萝卜2元/斤。”
“东海小石蟹10元/斤,下沙草莓15元/斤。”
虽然地方有点远,但“野味”菜场——临平红枫综合市场从来不缺粉丝,经常有马阿姨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去逛商品的老城区。
市场的营业时间很“梦幻”,中午11点半基本就关门了,因为下午和晚上地方都要给卖日用品的摊位让路。
在这个每天只开半天的市场里,有两组常年卖菜的“势力”。
一组是当地老菜农生产销售的“纯野生”配菜。爷爷奶奶卖的不是菜,是感情。
还有一个学校是卖菜的,嗅觉很敏锐,什么好季节就卖什么,摊位上有各种花式组合和低价促销。
正是因为市场常年“滚滚而来”,马太太才特别爱逛街。
正月尾,当地吃了一冬天的青菜长成白菜心,成为当地配菜的顶流。
普通菜市场,蔬菜3元/斤,菜心5元/斤。这里现在都是当地菜农割着卖,菜心和蔬菜都是2元/斤。
2]“野生”配菜限量供应,“三件套”早春新品
摊位上,卖菜的大爷正在为青蒜摘叶子。大叔卖自己种的菜,黄豆芽和香菜2元/斤,青蒜更贵,挑了6元/斤。
隔壁摊位的阿姨除了卖菜,还卖长茎嫩白菜,长大了更适合做咸菜。大妈只卖1元/斤。
杭嘉湖地区流行的胡萝卜,也是地摊上流行的花旦,当地菜农卖2元/斤。
一个阿姨做的菜很水。胡萝卜虽然小,但卖4元/斤。芋头和香菜也很迷你,比味道浓郁,和萝卜同价要好。
大妈坚持:“别人家的香菜在大棚里,我家的在露地‘野’,就这几个,你现在不买,以后就没了。”
果然,我逛完水产和肉摊回来,限量供应的“野生”配菜不见了,阿姨已经回家了。
初春的贵族土菜,市面上的三大件是豌豆苗、马兰头、黄泥拱。
在老人的摊位上,6元/斤现摘的豌豆苗,10元/斤野外采摘的马兰头,13元/斤刚上市的“黄泥拱”竹笋。
3]藠头、茴香和水芹是异国风味的菜肴
商贩的摊位基本都是外地菜,主要来自云南和海南。
云南菜风格独特,一般人未必敢挑战。
比如10元/斤的芹菜、茴香,8元/斤的藠头、蕨菜,5元/斤的鱼腥草,似乎更适合凉拌、咸菜、煲汤。
海南菜很有味道,所有辣椒都不辣,很受杭州人的欢迎。
圆椒4元/斤,青椒6元/斤;最贵的线椒,8元/斤,用杭椒配牛柳最合适。
去红枫综合市场,最好在上午10点以后去逛,因为这个时候,所有的摊位都会进入清仓甩卖模式。
比如这个卖菊花菠菜的摊位,配菜都是干的没水,一个3元,两个5元,挑菜的顾客把摊位围了三层。
4]有手机买不到的“春天”
市场最外面是水果摊,同样吸引人。
除了本地的草莓,10元/斤的海南菠萝,6元/斤的芒果,4元/斤的沃甘,巴巴橙,16元/斤的云南葡萄,还有上市出来的樱桃,才20元/斤。
水产摊,其他市场看不到的河蚌,大量运到这里,最大的一斤半,只要8元/斤。
大鱼头,两个才5元,刚杀的鱼肚肉才6元/斤。
刚才10元/斤卖的石蟹,10点突然降价到15元两斤,大虾只要23元/斤。
还有很多猪肉摊卖不出去,五花肉13元/斤,排骨15元/斤,猪心猪肝10元/斤,猪腰猪脑8元/斤。
牛肉摊人气很旺,老板忙着切,43元/斤的牛筋和50元/斤的牛筋,一圈老顾客排队买。
朋友们,周末呆在家里。你不妨去逛一逛这样“野”的菜场。有手机买不到的“春天”。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抄、改写、传播网络上所有作品的版权。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