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违反商业道德案例(供水服务、网络刷单、出租账号……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专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27日发布十大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推动统一裁判标准、明确裁判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民事庭庭长林光海表示,这些案件不仅涉及供水服务等民生领域,也涉及高科技领域。既包括侵犯商业秘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传统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也应对网络刷单、视频屏蔽广告等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进行规范。

在“爱奇艺账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杭州龙魂公司、龙景公司以分时租赁方式租用其通过APP购买的爱奇艺VIP账号,被法院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停止侵权并赔偿300万元。本案明确了网络视频行业新商业模式的合理边界,彰显了人民法院促进网络平台有序发展、激发社会创新活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司法导向。

十大违法挣钱

知推公司与谭某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是打击网络黑灰产业的典型案例。明确互联网经营者有偿提供虚假刷单服务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用户和消费者的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应当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

在“自来水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中,广西永福县自来水公司在用户申请供水时实施捆绑交易,要求用户同时购买水表和安装服务。法院判决合同无效,决定返还用户安装费及支付利息,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这一案例为公共企业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清晰明确的行为指南。

林光海介绍,2018年至2020年,全国法院新收一、二审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14736件,审结13946件,年均增长18%。新受理一、二审垄断民事案件158件,审结189件(含旧案),年均审结60余件。

他表示,人民法院将积极推动完善法律,不断解决案件举证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的裁判规则,不断细化和完善平台企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来源:新华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