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茗茶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的事实验证元年。在人们更多依靠情绪做出判断的“后真相”时代,蚕茧的发现对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提出了挑战。
自9月上线以来,在过去的116天里,查敏共驳斥了英、美、德、法等十余个国家的数十家外媒和社交媒体发布的不实信息和错误报道,发表了近80篇求证稿件,其中23篇与中国有关。通过严谨、透明、符合逻辑的溯源验证,茗茶有意愿也有能力向读者讲述真实完整的故事。
在四个月的实践中,调查总结出以下七类求证热点,既是对热点新闻的回顾,也是与读者的再次明确区分:在后真相时代,我们该如何看、听、想?
参见阿富汗
今年夏天最令人震惊的国际事件是阿富汗塔利班的强势回归。随着美军从阿富汗的仓促撤军,一场长达20年的地区战争终于结束了。
当地时间9月7日,阿塔宣布组建新政府,并公布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政府架构和部分政府官员名单。也在同一天,查敏的开篇作品发表了。围绕《外交官》杂志上一篇将美军撤离阿富汗与公元8世纪中国唐朝军队撤离今天的阿富汗进行类比的文章,讨论了中国唐朝是否也落入了阿富汗帝国的墓地。
《外交官》发表的文章截图。
通过向专业人士求证,结合史料,调查研判清楚,对于唐朝帝国来说,阿富汗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并没有杂志文章所暗示的那么重要,唐朝也没有把阿富汗作为向西方扩张帝国影响力的“战场”,所以没有证据说唐朝已经沦为阿富汗帝国的墓地。
时隔千年,阿富汗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受多年战乱影响,很多人对中国这个古老邻国的了解,只能从媒体报道或社交平台流传的消息中看到。然而,媒体的报道和社交平台上流传的消息总是准确的吗?
9月6日,印度《先锋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阿富汗塔利班计划向中国移交巴格拉姆空军事基地,向巴基斯坦移交坎大哈空军事基地,巴基斯坦空军用航空空工程队和中国代表团正在与塔利班进一步讨论移交事宜。这一消息被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业托拉斯等多家媒体转载。
但经过彻底调查核实,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与阿富汗塔利班铁塔讨论过相关问题,而这一消息的来源更有可能是对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利在接受采访时观点的误传。黑莉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表示,美国应该密切关注中国,因为她相信中国将很快采取行动,试图接管巴格拉姆空军事基地。
黑推特截图。
9月下旬,微博等中国社交媒体网络报道称,阿富汗塔利班士兵于9月16日炸毁了Balashi具有1600年历史的萨尔城堡,并将此事与2001年阿塔炸毁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联系起来。
追根溯源,查敏发现网络新闻中使用的显示巴拉希萨尔城堡被毁的动画图片来自推特用户@pashtonzoy在推特上上传的一段视频。视频发布后不久,该用户在其账号中贴出了一组城堡被炸毁前后的对比图片,但两张图片的拍摄角度并不统一。其他推特用户援引塔利班消息人士的话称,巴拉希萨尔城堡被炸是假消息,塔利班派人参观了城堡遗址,并展示了一些新照片。
@pashtonzoy的《城堡被炸前后对比》,两张图拍摄角度不统一。
或许是因为8月以来阿富汗局势变化太剧烈,又或许是因为阿塔之前的形象常常突破人们对常规政府的想象,很多与阿富汗有关的新闻都难辨真假。美军从阿富汗撤军的时候,是不是收了一个婴儿,然后失踪后照片就曝光了?逃亡美国的阿富汗难民每月能拿到2425美元的补助吗?阿塔掌权后,是否对女排新星进行了斩首?杀死坚持上学的女学生?塔利班领袖阿洪扎达还活着吗?
查敏把目光投向阿富汗,是为了看看阿富汗这个离中国既近又远的邻国。
与中国有关,但与中国无关
在阿富汗之外,查敏将目光投向了中国。2021年的中国已经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存在。查敏还在全世界的国际新闻报道中寻找所有与“中国”相关的元素,不仅因为它更接近这片土地,还因为密苏里新闻学院经过20年的研究发现,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基调并没有改变——往往是武断的,大多是负面的,很少是公正的。
疑惑时常浮现:那些声称与中国有关的事情,或者在中国发生的事情,真的发生过吗?
当地时间10月4日,美国社交网络巨头脸书及其Instagram、WhatsApp等应用大规模宕机。服务中断近6个小时,全球近35亿用户受到影响。停机期间,人们纷纷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如此大规模的故障?推特等一些海外社交平台账号援引所谓的路透社消息称,这一切都是一个名叫孙继苏的13岁中国黑客的“杰作”,还有一些账号上传了所谓孙继苏的照片。
经核实,路透社等国外专业媒体从未发表过相关报道,“13岁中国黑客攻陷脸书”的说法更是子虚乌有。通过对图片的反向搜索,茗茶发现造谣脸书“堕落”的黑客的真实姓名是王正阳。2014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三学生。他曾自学网络安全技术五年,参加过第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被《每日邮报》誉为“中国最年轻的黑客”。按照时间计算,今天的王正阳已经年满20岁,并且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线。脸书的停机时间,经过自查,发现是由工程师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发出的一个错误指令造成的,与王正阳无关。
据孙继苏说,图中的人物实际上是王正阳。
类似“中国黑客攻击脸书”的案件每个月都在上演,看似与中国有关,实则与中国无关。11月下旬,推特上有传言称,由于乌干达拖欠中国债务,中国将接管乌干达唯一的国际机场恩德培国际机场。经查,该消息的原始来源是一家名为Monitor (monitor.co.ug)的乌干达媒体,该媒体质疑乌干达政府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于2015年3月签署的贷款协议。乌干达民航局发言人信誓旦旦地表示,“监控”担心的情况不会发生。中乌双方发言人都已做出回应,称2015年双方基于对话协商原则自愿签署贷款协议,“接管”不实。
更令人震惊的传闻发生在12月初,微博中报道称,根据立陶宛门户网站15min的消息,立陶宛已被中国海关“删除”。对“删国”的说法存疑,查敏迅速作出反应,核查消息来源,发现15分钟的消息引用了立陶宛木材出口商的声明,并未得到立陶宛官员和商会代表的认可。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茗茶,在现有的电子报关系统中仍然可以查到“立陶宛”,网上传递的消息并不准确。
15min.lt网站文章截图。
在捕捉与“中国”相关的虚假新闻和误导性报道的过程中,茗茶积累了一定的成绩。迄今已公布20余份涉华验证报告——中国部署移动核酸检测点“随机”“强制”公民检测?中国要卖辽宁?还是俄罗斯或者印度?中国废弃的煤气罐在中东被做成大炮?安徽非法移民在缅甸北圈封杀中国青年,5人流血身亡?乌克兰封锁中欧班列入境,中欧铁路被切断?关于“中国”的新闻总是很容易挑动神经,但在被复杂的情绪影响之前,我们都应该问一句:“这个新闻可信吗?”
流行病还是流行病
2021年是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的第二年,期待已久的“正常生活”并没有到来。今年,随着病毒变异和海外反疫苗情绪的高涨,与病毒、疫情和疫苗相关的误传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
当地时间10月2日,美国右翼付费新闻频道OANN(One America News Network)报道称,北方邦实现了零新冠肺炎病例,而这一成绩归功于一种名为伊维菌素的药物的使用。
同样在10月初,土耳其媒体Beyaz Haber发布了一段视频,称该国女性在怀孕期间接种辉瑞或马德纳疫苗后,生下多条腿或多条手臂的婴儿,有些婴儿甚至还有尾巴。
11月25日,《耶路撒冷邮报》声称,以色列科学家找到了在两秒钟内摧毁新冠肺炎的方法——一种特殊的辐射可以在两秒钟内杀死新型冠状病毒-19和脊髓灰质炎病毒。
12月下旬,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引用印度媒体的消息称,现在欧美出现了一种叫做Delmicron的新突变株。这种菌株是Delta和Omicron两种突变菌株的结合,导致美国和欧洲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激增。
土耳其新福利党主席法提赫·埃尔巴坎(Fatih Erbakan)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畸形婴儿的照片。
以上四个例子都是虚假信息。经验证,伊维菌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抗寄生虫药。没有证据表明这种药物可以治疗新冠肺炎,也没有证据表明伊维菌素的使用与印度确诊病例的下降趋势有关,印度北方邦当时也没有实现对新增病例的清除。
据土耳其媒体报道,婴儿接种疫苗后出现畸形的证据图片均来自与新冠肺炎无关的旧闻,与辉瑞或马德纳疫苗没有任何联系。
以色列科学家在1966年发现的辐射可以杀死229E冠状病毒,该病毒被《耶路撒冷邮报》与新冠肺炎混淆,导致了今天的疫情。
至于新的突变菌株Delmiquelon,最初是印度医学官员发明的,作为Delta和Omicron菌株的统称,一些印度媒体将其解读为结合了Delta和Omicron特征的菌株。然而,世界上并没有这种意义上的“德尔密克隆”突变株。
根据富通心脏研究所主席Ashok Seth博士的说法,所谓的“德尔米克隆在欧美肆虐”是指欧美都面临着德尔塔病例和奥米克隆病例激增的情况。
这种假新闻能在网络空中流行,靠的就是人们对病毒的无知和对未知的恐惧。有鉴于此,明察试图从现象入手,以9月份以来新增确诊人数大幅下降、死亡率明显低于欧美的日本为例,着手调查验证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大幅下降。是数据造假还是另有原因?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在日本是低的。是因为日本人有特殊的基因吗?这种调查意在帮助读者明确一些与疫情相关的说法从何而来,是否有依据。
与此同时,网络上充斥着关于疫情和疫苗的虚假信息:澳大利亚人民游行呼吁解放奥米克隆了吗?越南有没有向中国要过500万剂中药?以色列宣布第三针疫苗无效?民众抗议“疫苗护照”?加拿大一列火车强制乘客佩戴标签区分是否接种疫苗?这些难以看到的域外故事,明眼人都可以探究。
听过名字
在关注“物”的同时,茗茶也关注“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普罗大众之间,似乎与普罗大众保持一定距离的“名人”。当聚光灯打在名人身上,名人就成了一个符号,引领着人们的梦想,摧毁着人们的梦想,或者成为人们的梦想。
为了追求与那些听过的名字相关的新闻,全球所有媒体和平台的“八卦之魂”都在燃烧,但并不总是准确的。茗茶发现,总有一些人还活着,却被谣传已经死了。
数不清的必胜客披萨盒散落在屋内各处,就像在暗示主人孤独而悲惨的命运。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2021年9月12日下午2点在俄罗斯家中“第三次”去世。上一个死亡宣告者是《明镜周刊》,但这一次,竟然是享誉全球的路透社?
不加辨别,新闻发布者的推特账号上醒目的“路透社”字样和黄鹅图标确实很容易被误解,但仔细一看,可以判断第二个路透社不是路透社,而是一个没有推特认证的“开玩笑账号”。该账号注册于今年6月,直到戈尔巴乔夫“去世”,只发布了11条推文,粉丝数不超过200人。这个账号发布的消息只能当笑话,不可信。
明察关注“逼死”这样的名人还包括塔利班领导人阿洪扎达和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保拉的妻子米丽娅姆·保拉。这两条新闻的发布者分别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放营业执照的印度媒体News-18和网站“保守的比弗”(Conservative Beaver),它们都有相似的特征,即都有发布虚假信息的“前科”。
西方推特账号炮制的“戈尔巴乔夫之死”假新闻。
其他所谓的“名人”更受公众关注,因为他们与更著名的人有一些联系。
今年10月,中国社交媒体报道称,美国贸易代表戴奇的真实身份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事系统)局长戴笠的曾孙女。“戴笠的孙子戴毅宽在美国学习,有一儿一女,女儿叫戴奇,现在是拜登政府的贸易代表”。
明查通过查询与家世相关的资料,发现戴笠的后代中并不包括的父亲衡,所以虽然两人都姓戴,但与戴笠并无血缘关系。
11月,一篇题为“亨特·拜登公司如何帮助中国人获得钴”的英文文章发表在美国《纽约时报》上。被网民认为是美国总统拜登之子亨特·拜登在2016年帮助一家中国公司斡旋,成功从一家美国公司手中购买了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家大型钴矿80%的股份,可能对美国汽车行业构成严重威胁。
经核实,美国总统拜登之子亨特·拜登在网上帮助中国公司购买钴矿的消息不属实。《纽约时报》作为消息来源,有炒作“标题党”之嫌。他的英文文章标题存在误导信息,原报道中没有类似表述。相关交易参与方罗阳钼业、渤海华美、丁伦矿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没有亨特·拜登参与本次交易的信息。
美国贸易代表戴奇简介。
另外,就名人本身而言,与美国白宫有关的名字和事件仍在审查中。美国总统拜登的健康状况如何?拜登在新泽西回答记者提问时举止怪异?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会被抛弃?米歇尔·奥巴马还是赖斯接过接力棒?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新公司的空壳公司,办公地址在武汉?娱乐新闻或者严肃新闻,一定要真实才有价值。
受欢迎但值得信赖
社交平台上经常出现一些热搜话题或热门视频,看似与时事无关,却能引起读者的点击欲望。更何况十几年过去了,依然可以从古代的贴吧、论坛转移到社交平台,继续传播。有些故事很吸引眼球,但经得起考验吗?
今年11月14日,用户“KOKANG MYANMAR KOKANG”@ shenzhilong 001在推特上发帖称,24名安徽偷渡者在缅甸果敢清水河设立据点,以打工为名引诱中国青年到缅甸,然后禁止他们抽血卖钱。在这个过程中,有五个人的血被抽干后死亡。
这一消息随后被传播到国内各大社交平台。
11月19日,“澎湃茗茶”核实了这条新闻的真实性和这个账号的可信度,发现原推文是从其他地方盗用的新闻图片,图片中的两人并非所谓的安徽诈骗团伙。“24名安徽偷渡者骗中国青年去缅甸,5人被抽血后死亡”的信息并不正面。进一步核实发现,该账号此前的推文包含大量虚假且未经证实的消息,包括声称“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于当地时间11月12日代表中国政府向缅甸教育部捐赠共计11.6亿元人民币的物资”。
消息发布后不久,11月30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发布《关于恶意账号利用我馆信息散布谣言的声明》,谴责推特用户@shenzhilong001盗用、篡改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官方账号发布的消息和图片,误导受众,呼吁受众关注使馆官网、微信官方账号、微博、脸书平台发布的消息,不要轻信谣言和谣言,不要被恶意分子利用。
12月2日,果敢自治区警察部队官方微信“平安果敢”微信官方账号在此推特账号发布声明,驳斥了“安徽非法移民在缅甸北圈取缔中国青年,5人流血致死”的说法。“平安果敢”指出,2020年5月,这个账号曾盗用果敢自治区警队21营的名字,混淆军人身份。果敢警方发现后,警告他改名,停止发布虚假信息。
当天晚些时候,“果敢缅甸”大胆地将推特名“@shenzhilong001”改为“缅甸时报”@ ManymarTimes,表示将“以一个负责任、地道的自媒体再次整改”。
果敢自治区警察部队官方微信“平安果敢”微信官方账号在这个推特账号上发布声明。
@shenzhilong001改名了,说要再整改。
至此,茗茶见证了一个发布虚假消息的账号经过事实核查和官方通报后被平反的全过程。然而,“走私者打工时被骗,流血而死”等一些吸引眼球却又虚假的新闻却在网上不断。一个印度村庄237个人长得一模一样?中国废弃的煤气罐在中东被做成大炮?南美小国苏里南,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未接种的精子价格上涨400%?我可以在奥地利妓院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并享受免费服务吗?讲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有些是不诚实的。
没有图就没有真相
杜克大学记者实验室(Duke University Reporter Lab)今年发布的一份关于事实核查的数据驱动分析报告显示,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进一步发展,在事实核查领域,图片、视频等视觉内容的验证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这是个笑话。有图有真相。但彻查的实践表明,有图不一定有真相,有时反而会加剧虚假信息的传播。
11月中旬,中国网络上流传一张图片,标题为“阿富汗塔利班今天举行集会庆祝执政100天”。画面中,五名男子并肩站着,裹着头巾,穿着罩袍,大腹便便。这张广为流传的图片并没有显示“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参与者的身份。值得注意的是,图中疑似“塔利班高官”的男子大腹便便,似乎暗示着不战而屈人之兵、控制喀布尔夺取政权的塔利班,正在这座城市里自得其乐。
网上发布了“阿塔召开会议庆祝执政100天”的图片。对图中人物的衣服和腹部进行了处理。
查敏检索了相关图片,发现该图片早在2020年就出现了。这是摄影师Patrick Semansky在2020年11月21日拍摄的塔利班谈判代表和蓬佩奥在多哈会面的照片。用这张老照片来讲述最近Ata政府执政100天的故事,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但通过技术手段对相关图片进行分析后,可以确认网上发布的图片中有明显的后期处理痕迹,图片中人的衣服被篡改过,腹部有明显的p,此外也没有公开资料显示阿富汗塔利班召开“庆祝执政100天”的会议。
上述图片案包含了网络虚假图片新闻常用的两种方法,即盗用图片和后期处理。在四个月的实践中,查敏抓获了许多“旧瓶装新酒”散布假消息的例子——阿富汗塔利班杀害坚持上学的女学生?世界上已发现2万多块巨型化石?中国“110公路”堵车?
“110号”高速公路堵车的图片其实是美国的I-405高速公路,图片经过后期处理。
带图反搜通常是破解此类伪图的第一步,也是事实核查人员捍卫真相的重要武器。茗茶也在相关的照片验证报告中分享了很多工具,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发现并指出这类误导信息,共同参与事实验证。
[/s2/]要讽刺,不要误传
最后说一下反讽。
鲁迅的第二本散文集《皆街亭》中提到什么是“讽刺”:“一个作者用精炼的或夸张的笔墨——但自然必须是艺术的——写出或写出一群人或一面的真实,写出了这部作品的这群人,就叫“讽刺”。”鲁迅说,“讽刺的生活是真实的;它不一定是已经存在的东西,但一定是将要存在的东西。
在西方,“讽刺新闻”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报道体裁或文学体裁。比如著名讽刺新闻网站洋葱新闻网(ONN)自2007年上线以来,就已经拥有了可以与CNN相抗衡的全线专业报道团队,其幽默讽刺的报道风格深受美国公众的喜爱。
讽刺新闻的报道不可避免地含有大量“戏谑”、“夸张”、“虚构”的成分,事实审查员通常不会将其归为假新闻。但是,当信息混杂在一起,推送给读者时,如果不加甄别,这种用于娱乐和讽刺的“新闻”就很容易被不当传播,成为假新闻的素材库。正因如此,“洋葱新闻”这个词现在已经超出了它原本的“所指”范围,成为了分不清真假(或者说一看就是假的)信息的代名词。
11月17日,ONN发布了题为《绝望的黑五消费者站在太平洋上,在抛锚的货船外排队》的新闻,并配有图片,意在讽刺美国数月来悬而未决的供应链危机。但却被网友郑重发回国内,称随着美国“双十一”黑色星期五的临近,大量进口商品被堵在加州海中,美国消费者不得不在海里排队购物。
去年12月,网上有报道称,加州一名店主将所有商品定价为951美元,以回应最近美国多地发生的商店抢劫案。真正想购物的顾客可以到柜台领取优惠券,按原价结算。经核实,消息来源是一家名为“荣耀美国人”的保守派讽刺网站,其自我定位是“为右派讽刺”。和错误”。
事实上,图中所谓的“加州店主”其实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加州47号提案计划将包括盗窃在内的一些罪行从重罪改为轻罪。偷窃少于950美元将面临长达6个月的监禁。
除了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如Reddit也经常产生这种难以分辨的信息。比如12月,一个叫u/HAMSTERSRULE111的Reddit用户在“R/shitiliberalssay”的子栏目里贴出了一张截图,将一张著名的反越战照片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西藏联系起来,真是无中生有。
相关图片被传至推特并进一步传回国内后,众多网友义愤填膺。但也有用户评论u/HAMSTERSRULE111在“不良自由主义”上贴出相关截图,讽刺Reddit涉华言论不真不假的氛围,引导观众了解图片背后的真相。可惜很多人看不懂言论中的讽刺,反而把截图内容当回事。
在实际传播中,讽刺新闻和虚假新闻有时只有一步之遥。筛选这样的信息,既是事实审核者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每一个读者的权利。
【结论】
虽然在谣言、误传、阴谋论、节奏、病毒式营销大行其道的互联网时代,剧情总是在翻盘,真相难觅,“真实”仍然是新闻报道追求的第一价值。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严谨谦逊的态度,始终以高行业标准要求自己,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选题,将能够引领舆论潮流的专业事实核查报告呈现给每一位读者。
同时,重建社会信任体系需要你我的参与。因此,我们欢迎更多人加入事实验证团队,明茶也将在未来与读者分享更多验证相关的知识或工具。正如弗洛姆在《逃离自由》中所说:“人可以自由但不孤独,可以批判但不充满怀疑,而这种自由取决于自我实现。”
编辑:郑书景
校对: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