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管局投诉电话王建中(【家在南阳】南阳汉代画像石艺术)

南阳是汉代画像石出土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汉代画像石博物馆,收藏汉代画像石2000余件。是一个集汉代画像发掘、收藏、研究为一体的汉代绘画研究中心。南阳画院韩玉祥等学者根据墓葬形制、画像位置和内容、雕刻技法和风格、随葬品的特点和组合形式,对已发掘的30座较为完整的墓葬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将着重分析南阳汉画像石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南阳汉画像石的内容

南阳汉画像石的分类很多。根据王建忠等学者的分类,南阳汉画像石分为七大类,即生产、生活、历史故事、古代神话、吉祥礼品、天文星象、装饰图案等。本文结合生产生活,分六个部分大致介绍了南阳汉画像石的内容。

1.生产生活类

这是南阳汉画所反映的基本内容,也是数量最多的南阳汉画之一。主要内容包括乘车、乐舞、拐角到达、门童、女仆等。





东汉 持节执笏门吏图






东汉 端灯侍女图


西汉初期,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到汉武帝的时候,经济已经发展的很快了,那个时候皇帝不停的旅游,巡游。东汉皇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闰月甲午之战,幸巡抚南阳”(《东汉会稽》)。南阳汉画像石中多次出现的乘车出行图,应该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西汉 车骑出行图


白戏是汉代的主要表演艺术,是集杂技、舞蹈、竞赛、假戏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南阳汉代乐舞画像石很多。演奏乐器的主要形式有钹、钹、编钟、鼓、锣等。舞图类型主要有长袖舞、七板舞、建筑灵感等。杂技人物主要有倒立、飞剑、制壶等。





东汉 鼓舞图






东汉 蹶张图


它是南阳汉代画像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具体的人物刻画上,南阳汉画像讲究“形神兼备”,同时善于运用变形和夸张,让人印象深刻。更有甚者,南阳汉画像石还运用散点透视法,使物象变形,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2.历史故事

在汉代,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思想。后来这种思想不断发展,逐渐被统治阶级所推崇。受此思想影响,汉代南阳出现了许多历史题材的画像石,旨在宣传儒家思想,倡导仁义道德观念。其内容包括晏子会见齐景公、鸿门宴、二桃杀三士等。





东汉 蓟马拜谒图






西汉 晏子见齐景公图


晏子见齐景公的典故见于《晏子春秋》。这幅汉画像出土于南阳唐河针织厂汉墓。图中雕有一尊雕像,头戴皇冠,身穿长袍,侧身仰面站立,为恭王;前一个人穿着袍子跪下来为燕姿顶礼膜拜。两边雕着三个侍者,右边两个卫士戴着皇冠。晏子是春秋时期齐景公非常重视的人物,也是汉代统治者非常推崇的人物。鸿门宴的画面从左到右分别雕刻着项羽、刘邦、项庄、项伯的画像,以及两个侍者。项羽坐剑旁,刘邦背坐,项庄拔剑起舞,刘邦临危不惧,生动刻画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3.古代神话

到了汉代,儒家思想被披上了神学的外衣,再加上迷信的盛行,很多带有神话传说的作品出现在汉代画像石中,如伏羲、女娲、嫦娥奔月、西王母、董等。





羲和主日·常羲主月图






东汉 日神图


伏羲和女娲是传说中人类的祖先,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多次出现。有单独的伏羲女娲图,也有伏羲女娲交配图。图中的伏羲和女娲都是蛇头。在汉代画像石中,常见伏羲、女娲手持灵芝、草的形象刻在墓门上。





东汉 羿射九日图






东汉 嫦娥奔月图


嫦娥奔月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南阳汉画像石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南阳小西关汉墓出土的一幅汉画像石。画像石左边刻着一轮圆月,月中癞蛤蟆,右边刻着一个蛇头女子,向月亮走去,应该是嫦娥,周围有云。嫦娥奔月的故事见于安的《淮南铭篇》:“请西王母吃仙药。我的妻子嫦娥,为了癞蛤蟆,为了月精,偷偷潜入月球,靠在月球上。“这幅石头浮雕画是这个神话的真实写照。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六枚汉画像石邮票,其中一枚是汉画像石。

4.李稷祥瑞班

汉代皇帝大多崇尚神仙,追求长生不老。西汉后期,预言迷信出现。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吉祥、神仙甚至邪神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汉画像石中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图案,主要有黄龙图、仙人骑龟图、铺首衔环图等。





西汉 厅堂铺首衔环图






东汉 朱雀、铺首衔环、白虎图






东汉 朱雀、铺首衔环、神人图


国家邮管局投诉电话400

在古代,龙是皇权的象征,是吉祥之物。汉代画像中有许多龙的图案,黄龙图就是其中之一。这块画像石出土于南阳市白潭。画面上刻着一个亭子,楼上刻着一个神人,楼下刻着两扇门。一个人向门口鞠了一躬,另一个人似乎打开了门。亭子两侧的柱子上,各有一兽,左边雕一黄龙,右边雕一白虎。






东汉 仙人乘龟图






东汉 羽人图


以仙人骑龟图为题材的汉代画像石并不多见,仅见于南阳麒麟岗汉代画像石墓(该墓是目前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最为丰富的一座)。在石头上,一个仙女被雕刻在一只乌龟的背上,抱着一只蚱蜢。乌龟在爬行。龟,四灵之一,被赋予了长生不老的精神。另外,龟的寿命很长,所以仙人骑龟也有长寿的意思。

5.天文占星术

当时是汉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南阳是汉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的故乡。南阳汉画像石上有许多图案,如太阳、月亮和星星。南阳出土的天文画像石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都居全国之首,其内容包括三祖屋、彗星、黑龙星座、北斗七星等。





东汉 白虎三足乌图


三尺五象征太阳的汉画像石。图中有一天轮,天轮内有一三尺长的乌,乌在飞。东汉张衡在《陵县》中写道:“太阳是阳精的祖先,阳精积聚成巫,像巫,有三条腿。”

南阳蒲山阮堂汉墓出土黑龙星座画像石。画面上方是一月明月,玉兔癞蛤蟆。接下来刻的是黑龙星座,包括角、轰、羊、宅、无心、尾、暮。汉代的天文学家把全天星分为28份,即28颗星。这28个夜晚分为四个宫殿,每个宫殿有7个夜晚,以四神命名,东宫是黑龙,西宫是白虎,南宫是朱雀,龚蓓是玄武。





东汉 天象图






东汉 苍龙星座图


6.装饰图案

南阳汉画像石图案多样。这些图案主要有十字尾纹、云纹、卷草纹、钱币纹和各种几何图案(几何图案中有菱形、方格纹、三角形、S形、偶弧形、直条纹等数十种图案)。这些图案主要分布在墓室的入口和顶部,大多雕刻精细,构图精美,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应该说楚文化对南阳汉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南阳曾长期归楚国管辖。南阳淅川因地处秦楚要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20世纪70年代以来,淅川发现了数千座楚墓和数万件楚文化遗物,学术界公认该地区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舞长袖、细腰、柔雅的特点,在《乐舞百戏》这样的南阳汉画中也有所体现。此外,南阳是出土天文画像石数量最多的地区。这些天文画像石种类繁多,工艺精湛,在汉代画像石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南阳的天文画像石也受到楚文化的影响。楚人的《管子》曾用桶柄的方向来区分四野。战国时,楚国天文学家干德写了八卷天文学著作《星占》,可见楚国的天文学非常发达。南阳汉画像石中很多天文画像石的出现,应该就是这种文化影响的结果。在楚民间文化中,还有许多原始巫术文物,尤其是许多神奇瑰丽的上古神话传说。这种风格影响了南阳汉画中的神仙形象,如神仙骑龟、虎车、雷神等,也是楚文化浪漫风格的生动体现。

本文根据《典藏》2010年11月刊《南阳汉代画像石艺术》一文编辑。※.作者:唐鑫

来自收藏杂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