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加油领袖#甘肃陇南文县刘加平有一位老人。30多年前,他以集体分给家里的一头牛开始了30多年的养牛生涯。
他村里的人逐渐从家里搬到沿海地区工作赚钱。因为家里有父母,他丧失了劳动能力。他家里有四个孩子,妻子患病多年。家里的一切都靠他来支撑全家。
他知道自己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一定不能倒,不然家里的天就塌了。他要赚钱养家,种田养牛,还要照顾家人的日常生活。太难了,他根本离不开家。
妻子的病好了以后,他就可以在家专心种田了,种植也只是为了满足家里的口粮。这种生活方式可以让这个家庭由穷变富。
只是他利用了土地承包到户的责任制,把一头牛送给他家作为养牛的资本,让牛繁殖。五年后,从一头牛到七头牛,两头小牛开始繁殖小牛。当年他淘汰老牛育肥,赚了第一桶金12000元。
后来他家的小母牛都被培育成母牛,大量繁殖小牛,扩大了家里的养牛规模。老人说,到第10年,他家的牛已经达到21头,每年可以卖掉一两头牛赚现金,维持家人的日常生活。
他说,去年,他家的牛已经达到34头,今年有36头。10年来,他每年养牛数量保持在30-35头之间,每年卖出10头大奶牛,确保年养牛实现20万元。
他说,由于村里养牛的家庭逐渐增多,而放牧的土地有限,家庭的承包土地除了种植粮食以满足口粮需要外,还用于种植牧草以满足冬季养牛的需要。
现在村里养牛养羊的农民太多,驮的牲畜太多,天然的草源非常匮乏,影响了他家的养牛。于是,他改变了养殖模式,放牧和饲养相结合,去外地买回草料和饲料。这样看似增加了养殖投入,但提高了牛的育肥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他说,从明年开始,他可以改变以舍饲为主要模式的放牧难问题,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8 ~ 10万元。他说他家的养牛规模。可以进一步扩充到50头以上。到那时,经济收入可以是现在的两三倍。
【以上是我的看法。如有不妥,请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积极参与评论邀请。敬请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