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养一个孩子就像发射一颗卫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来确保每一个环节和数据都是正确的。曾经成功发送,考上大学,然后卫星消失在茫茫外太空空,只留下一些周期性不规则发回的微弱信号:给钱,给钱...钱到位后,别忘了告诉你要吃好穿暖,并发回一个微弱的信号:不要啰嗦,不要啰嗦...
家长担心孩子一个人上学。他们一定很担心。他们怕孩子打电话发微信烦他们,觉得他们重复。所以有时候家长只能“偷偷观察”,通过孩子的朋友圈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朋友圈是重要的个人社交平台,其内容可以说是“丰富多彩”。除了正常的生活学习情况,你的所思所想,你也可能有点厌学,沉迷游戏,秀恩爱等等。当然这种内容应该不会被家长看到,所以很多同学选择对家长屏蔽朋友圈内容。
当然,也有同学由于疏忽,发朋友圈时忘记屏蔽父母,结果很尴尬。有时候家长实在受不了孩子朋友圈的内容,忍不住在评论区留下了“虎狼之言”。人们看了之后,都说这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死亡现场”。
考试前,这位同学发了一条朋友圈,希望他的考试能顺利通过。这其实是一种自嘲或者心理安慰,我知道没用。就像有些人喜欢收发财神的复印件,祝福他们健康。但是这个同学发朋友圈的时候忘记屏蔽他爸爸了。结果他爸立马就给了他一个语重心长的教育:打铁还得自身硬,不能靠自己。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朋友圈发过这种文案,只是为了幽默,并不是真的向别人求助,但是这位同学的爸爸看了之后觉得不合适,于是留言说:朋友圈发这个对大家都不是什么好的感觉,好像大家都欠你的。可想而知这位同学看到父亲的评论有多尴尬。他本来想着玩玩幽默,没想到却是一个社会死亡场景。
虽然父母是反对孩子沉迷游戏的,但是很多大学生还是会偷偷玩到很晚,只是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不在身边。打了两个多小时的游戏,这位同学终于赢了,想着发朋友圈炫耀一下,不料让偷偷观察的家长看到了,于是一篇教育短文诞生了,家长气愤地说“别让我看到我不打游戏就别回来”!这位同学估计肠子都悔青了,不知道怎么办。如果早知道父母会被这样封杀,我早就这么做了。
“谁不是神仙?”这是很多女生喜欢说的话,表现出一种自信。这个女生也是想在朋友圈表达自己的自信,或者是想对某个特定的对象撒娇,所以发了一个这样的文案:“我是一个心地善良脾气好的小仙女。我不仅是小仙女,还是小仙女,有些小仙女是被别人惯坏的,哼……”。最后,“哼”字表示撒娇的意思更强烈。
朋友圈发出后,家长再也看不下去了。评论区有一句对仗:“人要爱自己,不要自恋,要自尊,不要自大,要自信,不要自负……”从这工整的排比来看,家长的水平还是挺高的,但是这个女生看到这一段就很尴尬。
众所周知,年轻人都知道,“我可以”是一个流行的网络词,意思是你对一些初次见面的人真的很激动,或者你爱上了一些东西,暗示你喜欢一些人和事。女生送了一个身材很壮的帅哥,还附送了一份《我可以》,说明她很喜欢这种身材的男生。但是父母不知道。他们以为女儿要这样练,结果女儿急了。“我知道你可以,但是女孩子练那个身材不好”!这就是年龄差距。
最后,你的朋友圈有没有屏蔽父母?你觉得有必要对父母屏蔽朋友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