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节如火如荼,各大电商涌现出一批“爆款”商品。同样的电商平台,同样的“原创爆款”,图片和商品详情页一模一样,价格却大相径庭。他们的素质如何?
近日,有消费者称,她在某店购买了一件与某原创女装店“爆款”相同的服装。产品的图片介绍和原产品一样,但是产品到了之后,她发现“衣服质量很差。”
杜南记者在电商平台上随机选择了几家原创女装店,选取了他们的“爆款”产品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搜索。发现有大量店铺展示的模特图片,与相关原创女装店铺的图片一模一样。相关原创女装店客服表示,商品只通过其门店销售,“那些是盗版,面料不一样,一个价卖的”。
据相关电商平台介绍,未经授权在公开展示的信息中使用他人图片,属于盗图侵权行为。一位淘宝店店员告诉南都记者,今年以来,向平台投诉变得比以前更难了。“投诉后,对方还会继续使用”。其表示,该店模特图甚至被多家店铺盗用,销量不低,已经严重威胁到店内服装的销售。但他投诉的时候,很多都显示“投诉不成立”,偷来的衣服还能在货架上。
“同款”质量参差不齐:低价“盗版”横行,消费者容易混淆
同样的电商平台,同样的“原创”女装,质量却千差万别?
“双十一”促销期间,一位消费者表示,她看中了网上名人一家原创女装店的一件衣服,因为觉得贵,就在同一平台买了一件更便宜的“同款”,图片介绍和原产品一模一样。但货到后,她发现“衣服质量很差,图案和图片差别很大。”
近日,杜南记者在电商平台上随机选取了几家粉丝和销量较高的原创女装店铺,选取其“爆款产品”在同一个平台上搜索,发现店铺展示的模特图片大量存在,与原创女装店铺一模一样。
以某知名原创女装店为例,杜南记者在其电商平台搜索该店一款热销连衣裙的图片,发现有多家店铺出售“同款”,并直接使用了上述女装店的模特图片。记者注意到,这款衣服的价格是179元,其他店铺的最低价格只有70元左右。
当被问及原来的女装店是否在卖同款时,一家店的客服表示“不知道别人,该店的产品都是自产的”。当南都记者进一步询问该店模特图片从何而来时,客服仅表示,“不要和其他店比,但衣服必须和模特一样。”
上述原单女装店客服表示,商品只通过其门店销售。“那些都是载着我们的图,而且货是盗版的,而且面料不一样,货是各个价位的。”
此外,杜南记者注意到,该店商品详情页显示,该商品已通过电商平台原创保护平台验证为原创,“全网将加强店铺模型图、款式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维护,任何形式的侵权者都将受到不限于投诉、法律诉讼的维权打击。”
据电商平台介绍,商家在公开展示的信息中擅自使用他人图片,属于盗图侵权行为。未经图片著作权人许可而窃取图片,是一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不是所有的商家都会原封不动的“偷图”。记者在杜南注意到,一些“偷图”店会对原图做一些处理,比如去掉原图的文字,对原图进行水平镜像。此外,“盗图”商店还会对产品的标题做一些改动。
同样的情况还涉及到其他原厂店铺。杜南记者通过图片搜索发现,商家会针对某原创商家在同一平台推出的多款畅销产品,偷换整套促销图片,而产品的价格只有原价的一半左右。
“图盗”的经营经验:使用廉价的面料和技术,一年赚2000-3000万元
有商家告诉南都记者,偷图抄店的商家在业内被称为“鼠辈”。“这类似于玩地鼠的游戏,从一个洞躲到另一个洞。有的地图盗版一年能赚两三千万。”
在某电商平台上,一家经营了几年的男装淘宝店店员李四(化名)告诉南都记者,盗图的风格往往是店铺爆款。小偷往往会把模型图纸甚至店铺细节一起去掉,然后用更便宜的布料或者更便宜的工艺品标注更低的价格,以此来吸引顾客。在他看来,偷图店铺的低价劣质山寨产品很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以这家店为例。一件防爆男式夹克定价30元,店铺销量10万+。杜南记者使用该店铺的模特图进行地图搜索,发现一些店铺有这款上衣的所有模特视频、模特图和宝贝详情。其中这款大衣售价9.9元,月销量3000+。
事实上,电商平台对“偷图”行为有明确规定。例如,淘宝指出,偷图违反了《淘宝市场管理及违规处理规定》第三十五条关于不当使用他人权利的规定,即卖家发布的商品或者信息涉嫌不当使用他人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权利,或者造成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在拼多多,受理知识产权投诉的案件包括侵犯著作权的案件。
在处罚方面,淘宝表示,地图盗图投诉成立后,视情节轻重,可采取下架商品、删除商品、删除店铺相关信息、限制发布商品、监督账号、查封账号等措施。
那么,为什么地图盗窃屡见不鲜呢?有律师告诉南都记者,一般来说,电商平台对“偷图”行为没有提前注意的义务。“除非电商平台从侵权中获得直接利益,或者有帮助、诱导侵权的行为,否则可以认定为帮助侵权。”
该律师还指出,对于地图盗版者来说,地图盗窃成本低且有利可图。即使商家被举报,被认定侵权,从平台处罚的角度来说,一般会要求商家删除图片,减轻权重,但不会要求其进行经济赔偿。总的来说“处罚比较轻”。
另外,被盗地图投诉举报也有一定成本。如果盗图销量不高,不影响原商家正常经营,后者可能会放过。一家原创女装店的客服告诉南都记者,已举报盗图商家,但“未被举报”。
上述律师表示,更多的商家会认为被“盗刷”有助于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艰难的维权困境:部分赃物被投诉后仍在货架上
万一地图被盗,商家如何维权?杜南记者查询电商平台规则,发现平台对此类地图盗版有完善的投诉举报渠道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但据商家称,投诉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
进入指定页面后,商家可以进入商品链接进行投诉。商家承担举证责任,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产品链接、举报原因、原始打样图、打样花絮/插图、型号证明文件、被盗图位置等。部分电商平台表示投诉会在3-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除了处理投诉举报等“后置”措施,平台还设置了“初始图片”的保护方案,从源头上减少图片被盗用给原始图片用户带来的损失。
万一地图被盗,李四的店铺会选择向平台投诉。他说,投诉很难通过原图传递,很多时候是通过原图保护平台。第一次穿衣服时上传图片到这个平台,可以形成一个专属的起始码,相当于一个“小专利”。后续有其他店铺偷图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首发码投诉。
但李四注意到,从2021年开始,投诉变得比以前更难,“投诉后对方还在用”。他表示,该店的模特图甚至被多家店铺盗用,销量不低,已经严重威胁到店内服装的销售。但他投诉的时候,很多都显示“投诉不成立”,偷来的衣服还能在货架上。
杜南记者了解到,除了平台内的“偷地图”,跨平台偷地图、抄店铺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这种行为中,“被盗”商家维权难度更大,有人会打官司。
2021年初,江苏常熟某网店商家孙先生发现,自己整个店铺货架上的商品图片被其他电商平台上的某店铺盗用,疑似店主“完美复制”了自己的店铺,对方店铺显示月销量达到9000多单,以此数字计算的销售金额达到200多万元。孙先生将对方举报到常熟市市场监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为由立案调查。
常熟市市场监管局认为,偷图商家的行为影响了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对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误导,其行为构成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混淆行为”,决定对偷图商家罚款5万元。
多位商家对南都记者表示,希望各大电商平台能有协同处理机制,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加大查处力度,遏制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秩序的店铺抄袭、爆款抄袭行为。
采写:南都记者伍嘉陵杨天智实习生张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