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13个点的税怎么算(十三月工资用缴税吗)

国家给了福利政策,对经济负担重的家庭可以减免个税。

但如果你的个人收入在起征点以下,也就是5000以下,就和你无关了吗?不一定!要看你除了固定收入,年终奖,绩效,三月工资等,还有没有其他收入。

有没有年终奖,工资收入超过5000就要交税?不一定。

先说个税。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税=累计收入-累计费用扣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其他扣除,然后乘以3%。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两点。第一,减去了很多项。第二,两者都有“累积”二字。让我们也简化一下我们的理解。

1.收入:

包括所有收入。




2.扣除费用:

也就是门槛,现在的门槛是5000元,是每月生活的基本支出保障。

3.免税收入:

国家规定可以免税的收入,如政府补贴、债务利息收入、政府允许的部分捐赠收入等。

4.专项扣除

缴纳三险一金,即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5.专项附加扣除

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都给予一定额度的免税,实际上相当于变相提高了起征点。


3个点的税怎么算

6.为什么会有“累积”这个词

2019年起,个税采取“累计扣缴法”,不再孤立计算月工资,而是累计计算。可以简单理解为个税是按月征收,而是按年累计。




一月份的税收减免


举个例子,如果是1月份的个税扣除,用公式从这个月的收入中减去5000的费用(起征点),减去免税收入(上图为政府对特殊职业的补贴),减去专项扣除(三险一金),再减去专项附加扣除(单位或公司需要每年填写一次,后面会说明)。得出的金额就是要交的金额,再乘以3%就是要交的税。如果收到的金额在0元以下,则不需要缴税。




二月份扣税


如果是2月份以后,那么个税的计算就不是按月计算,而是累计计算。

如上图,2月份除了基本工资,正好赶上公司3月份发上一年的工资(十三薪),所以两个月工资加十三薪达到11960.6元,即使不算1月份的收入,也已经超过门槛了。


但两个月累计计算是用累计收入,减去累计扣除费用(一个月初始征收5000元,那么两个月合计10000元),减去累计免税收入(总共两个月政府补贴),减去累计专项附加扣除(两个月三险一金),减去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比如有一个子女教育,即每月减1000元;如果是夫妻平分,填报时选50元。上图是两个月,共计1000),其他专项扣除一般人不涉及,所以此时得出的金额就是需要缴税的金额,上例得出的金额在0以下,还是不用缴税。




从3月到12月,以此类推,使用累计预扣法进行累计计算。如果年终累计计算和上个月累计计算有出入,比如年终累计计算不需要纳税,但是3月份年终累计计算的时候在当月收了税,那么可以在年底申请“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如果比之前多交了,可以退税。

二、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统一使用“个人所得税APP”,非常方便。有的单位帮忙统一填报,也可以自己填报,很简单。



1.儿童教育

每个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孩子,按1000元标准扣除。

2.继续教育

在我国内继续教育期间,纳税人按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的扣分期不得超过48个月。

3.支持老年人

纳税人赡养一个或一个以上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如果不是独生子女,那么纳税人和兄弟姐妹分摊扣除2000元,每人不超过1000元)。

4.住房贷款利息

首套住房贷款实际发生利息的当年,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额不得超过240个月。

5.住房租金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无住房,租房产生的费用按租房标准扣除。

注: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只能扣除一项。

6.重病治疗

(1)医保目录范围内,(2)且扣除医保报销后,超过15000元的个人自付部分,(3)8万元限额内。

7.填充过程

(1)打开个人所得税APP,点击我要缴税。




(2)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写。




(3)选择符合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




(4)选择申报年度,然后按要求填写信息。




(5)以教育孩子为例:




我孩子在读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扣除比例是50%。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都可以享受500元的扣除额,夫妻双方可能都不用交税。

如果一方收入较高,或者另一方收入较低,不需要缴税,那么你可以选择100%扣除,独享1000元额度,另一方不扣除额度。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