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公司或企业,如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与供应商谈判价格时,什么样的价格是合理的?有票和无票的采购价格分别是多少,两者的利益与公司或企业的利益相等?经常有朋友或公司老板来咨询这样的问题,今天边肖就通过例子和大家探讨一下。
我们假设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某供应商A公司对某商品报价10000元(含13%增值税),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需要进项发票抵扣,支付10000元,取得进项税1150.44元的专用发票,B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不需要专用票抵扣,所以要求更低的价格和通用票。但是供应商A说自己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开具特价票和普通票都要交13%的税,不便宜。但建议从他亲戚的另一个小规模纳税人公司购买。商品质量一样,价格可以便宜。海角机票的价格与A公司获得的特价机票价格相等是多少?答案是8711.50元,比a公司少了1288.50元,为什么是这个价格?我们知道特价和开放票只是税收的影响。那我们就来算一下A公司多付的部分享受了多少扣税吧。甲公司不仅可以抵扣1150.44元的增值税(10000/1.13 * 0.13),还可以在抵扣1150.44元的增值税的基础上,额外缴纳7%的城建税、3%的地方教育费附加和2%的教育费附加,共计12%的附加费。150 * 44 * 12% = 138.05元,1150.44+138.05=1288.50元和1288.50元。C是个体户,也需要购买这种商品,但是C规模小,目前是按固定税率征收,不需要买票,主要是价格便宜。C当时应该付多少钱?我们知道,发票不仅可以抵扣增值税(专用票),还可以抵扣所得税,这也是为什么公司一般都要发票,甚至是通用票的原因。从利益上来说,C给出的价格和A、B的价格相等多少?答案是6533.62元。为什么是这个量?我们只要计算一下B公司扣了多少企业所得税就可以知道,(10000-1288.50)*25%(企业所得税税率)=2177.88元,C没有扣增值税及附加1228.50元和所得税2177.88元,所以要求缴纳10000-1288.50-2177.88元。企业尤其是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在经营中还存在一种情况,客户要求特价票,但不能享受特价票时每月15万元的优惠,而且开具特价票需要交税,只好在商品中报出特价票的税钱。同时,在大型公司的采购部门,公司要求他们采购的商品不仅要便宜,还要有专用发票。只有开具专用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符合公司要求,价格看起来便宜,可以抵扣。虽然只能扣3%,但也符合公司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合适的价格是多少?答案是9008.85元。我们只需要将A公司的不含税价格乘以3%的增值税,再扣除10%的增值税,就可以扣除增加的额外税收。即10000/1.13 * 1.03-10000/1.13 *(13%-3%)* 12% = 9008.85元。
综上所述,在以下情况下,它们的收益是相等的。
a公司一般纳税人取得13%的专用票进价10000元,取得3%的专用票进价9008.85元;
b公司小规模纳税人进价为8711.50元。
c个体户一般纳税人进价6533.62元。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ABC以上述不同价格从同一家厂商(一般纳税人)进货,厂商严格遵守税法,A只有13%能做到,其他三种情况基本不可能,即厂商不能同时满足ABC客户的要求,厂商不遵守税法,接受C户非公司账户付款就有可能达成交易。但是市场上总会出现各种违法不合规的现象。但是,ABC仍然能够根据上述情况在市场上采购到符合各自需求的产品,因为制造商在下游有不同的追求不同利润率的商家。由于竞争因素和不同的采购量,下游可以给不同的买家不同的价格。此外,市场上还有其他不同的制造商,他们的生产成本是不同的。由于不同的采购量,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价格,不同的管理成本,不同的税收成本,最后对于不同组织形式的客户,价格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