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两个人物是诸葛亮和关羽。
诸葛亮是贤臣的代表,关羽是忠肝义胆的象征。
两人的民间形象都被放大了。诸葛亮“智而近妖”,关大师更是夸张。他被神化为武圣,几乎等同于孔子。
无论是江湖聚会,还是开小店,大家都崇拜关师傅。他不是二哥,跟三国里的一哥一样。
影视剧里,很多演员都演过关羽,但是大部分都不是很成功。
比如甄子丹在电影《关云长》中饰演关羽,被网友称为“关云长短”,剧中风头完全被姜文抢了。
比如韩庚在游戏改编电影《真三国》中也扮演过关羽,因为身材单薄,纸一样的身材,被人嘲讽为“汉瘦馆猴”。
经过统计,只有1994年的《三国演义》中的陆树铭和2009年的《三国演义》中的于荣光是关羽最受欢迎的两个版本。
两位演员都很高大,服装充满英气,令人印象深刻。
问题是,陆树铭和郁荣光演的关羽哪个版本更好?两者有什么区别?
今天Pigo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1。扮演关羽的难度有多大?
在讨论两位演员的表演差异之前,我们先回答另一个问题——
演关羽有什么难度?
《三国演义》原著中有三个杰出的人物,分别是曹操、诸葛亮和关羽。
曹操长得丑,但是性格很复杂。演他的难度在于演技,而不是外貌,这一点鲍国安已经做得很好了。
诸葛亮早年仪表堂堂,风流倜傥,晚年奋发图强,面容沧桑。要演好,他得演技和长相兼备,这点唐国强做得很完美。相比之下,后来的艺鹭空有了模样,但演技还是有点不成熟。
而关羽则是三个角色中要求最高的人物。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如何描述关羽的长相的?
从外貌上看,关羽是“丹凤眼,蚕眉;如果脸上有厚厚的枣子,如果嘴唇涂了油"。
从身材来说,关羽“长九尺,胡须两尺”,翻译过来就是身高2米左右,胡须45厘米。站在人群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个人气质方面,他是“帅气逼人”。
这一系列修饰的前缀组合在一起,一个魁梧、挺拔的英雄形象,自然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按照这个条件,能找到一个演员已经很难得了,就算放眼娱乐圈。
但从表演来看,饰演关羽的要求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关羽,山西蒲县人,早年去河北杀人。在遇到刘备和张飞后,他一步步成为一名勇猛的马弓箭手。
小说中的他,一上台就浑身是劲,性格忠肝义胆带点傲气,没有曹操的复杂,没有诸葛亮的撕裂感。所以从表演的角度来解读这个角色还是比较简单的,基本持久。
当然关羽也有很多著名的场景。
比如温酒斩华雄,单枪匹马参会,夜读春秋,三英大战吕布,独骑千里,丢麦城等。
但在这些场景中,关羽基本都是骑着马,武打多于文打,肢体动作比台词和表情更重要。
说了这些前提条件和角色背景,我们再来看看两位演员在塑造角色上的差异。
二。陆树铭的表现
让我们先谈谈陆树铭。
陆树铭身高1.86米,腰很大,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他出生于1956年,扮演关羽时大约35岁。
当他穿上关羽的戏服,左手抚着小胡子,右手握着青龙偃月刀,神情意气风发,没有生气,但同时也让人感到一种亲切感。
很明显,这就是大家对关羽的看法。
虽然形象是“神还原”,但陆树铭的演技其实在整个演员阵容中并不出众。
纵观陆树铭的演艺生涯,除了关羽,鲜有出色的角色。
关羽这个角色正好发挥了他的优势,掩盖了他的比较劣势。
《三国演义》中,鲍国安和诸葛亮负责表演,他需要做的就是摆造型。
在拍摄现场,陆树铭的造型太惊艳了。剧组借马拍摄。陆树铭化好妆后,跳上了马,极为潇洒,引得围观者拍手叫好。
在拍摄过程中,他从马上摔了下来,受了伤,膝盖也肿了起来。当医生给他输液时,他疼得咧嘴笑了。医生幽默地说,“你不是关公吗,你不怕刮骨疗伤吗?什么是抽液?”
陆树铭唯一的缺点就是声音不够浑厚,导演组直接请了饰演周仓的演员刘润成为他配音,弥补了他唯一的缺点,于是剧中的陆树铭就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关羽。
现在,陆树铭确实把他的角色和他自己“结合”起来了,从那以后,他的形象变得“正统”了。
在陆树铭扮演关羽之前,这是紫禁城里的关羽雕像。很难把它和关羽联系起来。
陆树铭演了关公之后,几乎所有的关羽形象都是根据他的剧照塑造的,在插画和游戏中,甚至很多演员在演的时候都下意识的拿他当模板。
可以说,陆树铭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使公众对关羽的形象达成了共识。
他的风格已经超越了演员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只要他站在那里,即使不表演,观众也会由衷地佩服他。
二。于荣光的表演
说完,陆树铭,我们来看看余荣光的版本。
乍一看,余荣光选择演关羽,有点不太“讨好”。
一方面,他是大陆观众心中的“反派专家”。
1982年,他去了香港,在电影《木棉袈裟》中饰演反派主角。在《写给爸爸的信》中,他扮演的反派同样压迫人,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看起来他演的是一个人人崇拜的武圣,违和感很强。
另一方面,他的基本外貌和“模板”陆树铭的风格并不相同。
从身高上看,于荣光身高也有1.83米,但整体上偏瘦,脸部棱角太方,轮廓线条不够流畅。
况且关羽是丹凤眼,却有一双“单缝眼”。
也许是因为我知道我的基本条件不同,也许是因为我想完全区分自己和陆树铭的版本。于荣光版在外形塑造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也像一颗沉甸甸的枣。他的版本没那么红。在绿袍的衬托下,还是有一种深灰色的感觉。
这个版本他的面部纹理也更冷更硬。光看剧照就给人一种让人敬而远之的恐惧感。
在这个形象的基础上,于荣光版的关羽也找到了新的出路。
在他的表情下,关羽表现出了清晰鲜明的“双面性格”。
一方面他足够忠诚,尤其是送别曹操那一幕,眼神很坚定。于荣光自身的冷酷与坚硬的形象也让这种坚定更有力量和说服力。
另一方面,他又极其傲慢,几乎不“睁开眼睛”全力看人。
这种刻画其实很写实。历史上的关羽忠诚自负,于荣光的表现让这种二元性得到了平衡。
因为这一系列前期的性格铺垫,最后失去麦城也就顺理成章了,甚至让人有一种“宿命论”的感觉。
当然,由于这种双面刻画与关羽传统忠义形象有较大差异,新三国播出后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版本的于荣光中的关羽逐渐被观众认可。
此外,由于余荣光出生在京剧世家,从小就练习和学习京剧,在对待关公的言行上也比较成熟。
另外,荣光出身武学,身手勇猛,气质足。剧中,斗智斗勇,英姿飒爽。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陆树铭是上帝奖赏食物的典型例子。关羽的角色似乎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穿上衬衫,关了二爷的灯,这样就可以欣赏无限风光,又不用表现太多演技。
于荣光作品众多,贡献了很多精彩的表演。50岁之后,他依然敢于不顾人言挑战地塑造关羽,赋予人物不同的特质。
两个版本都是经典,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当然,光环褪去后,陆树铭的演技问题依然浮出水面。之后他并没有得到太好的影视资源。他进入老年后,还是吃了关羽的本钱。
今年继续在网大的《青龙偃月刀》中扮演关羽。结果现场很少,口碑在街上。
他还经常去穴位参加活动,通过关羽的身份招收徒弟,并吹嘘自己是“打关羽第一人”。
还带货直播,在背景板上拿关羽做文章。他吃得不太好。
演完关羽,于荣光冷静消化了网上的不和谐声音,然后转型做导演。也出演了多部电影电视剧,在圈内持续发光。
而陆树铭和他们所饰演的于荣光、关羽,在他们的表演之间形成了奇妙的对比。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只鸡
原文章版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