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店成本要多少钱(成本几十元的眼镜,卖到上千!业内为何称“赚不到钱”?)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25日电(林)“20元的眼镜卖给你,200元是人情,300元是友情,400元是市场。”

上面这句话直指“半医半商”的眼镜行业:一副眼镜,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背后有多少利润空?近日,岳明镜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岳明镜片)启动创业板IPO,其招股说明书也揭开了眼镜行业的冰山一角。



眼镜资料图。来源:趵突山。com

镜片成本不到7元,线上毛利率超过90%

岳明镜片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于江苏丹阳,专注于眼镜镜片、镜片原料(树脂原料)、镜片、镜架等眼科验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017年,博士眼镜作为“国产眼镜第一股”登陆创业板,主打零售端。与眼镜主链中的博士眼镜不同,岳明镜片主要专注于镜片生产。招股书显示,镜片业务对岳明镜片的主营业务贡献最大。2018-2020年,这部分的销售收入占比接近80%。

至于成本价,岳明镜片的招股书说得很清楚:2020年,每片镜片的成本是6.77元,每副眼镜的成本只有60.33元。



截图:招股书

看来明月镜片的成本价并不高。镜子和镜头的终端销售价格呢?

开眼镜店需要投资多少钱

中经微客户端在电商平台岳明镜片旗舰店看到,销量最高的一副非球面400度镜片,折射率1.56(薄)248元,折射率1.61(薄)328元,折射率1.67(超薄)578元,折射率1.74(超薄)最高价1898元。据了解,在相同屈光度下,眼镜镜片折射率越高,镜片边缘厚度越薄,镜片越薄,可以适应更大、更多类型的镜架,但色散程度会加剧,视觉的清晰度会受到影响。



图为明月镜片,售价1898元。电商平台截图

从镜面价格来看,销量最高、折射率为1.56(更薄)的非球面镜片镜面价格为348元;而智能变色镜片,折射率1.71(超薄)的镜子价格高达1498元。

不少消费者也反映,网上眼镜店的眼镜动辄上千,配置知名品牌的镜架、镜架更是昂贵。

岳明镜片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岳明镜片主营业务毛利分别为2.25亿元、2.82亿元和2.98亿元。

其中,镜片业务毛利分别为2.06亿元、2.41亿元和2.47亿元,毛利占比分别为91.44%、85.34%和82.84%。2020年镜片和成品镜片毛利率分别为56.63%和64.66%。

招股书显示,岳明镜片本身并不直接经营眼镜店,只是在丹阳眼镜城拥有唯一的实体体验店。岳明镜片的直销渠道包括直接向终端眼镜店、眼镜连锁企业、电商企业销售镜片。此外,岳明眼镜还向经销商和分销商出售镜片。

为了减少中间商赚取的差价,岳明镜片专注于拓展网上零售业务。招股书显示,岳明镜片已在天猫、JD.COM、小米有品等平台开设线上旗舰店。线上自营收入从2018年的426.26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4573.7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0.85%上升到8.50%。

值得注意的是,岳明镜片在电商平台的毛利率远高于线下直销。

2020年,镜片产品和镜片产品线下直销的毛利率分别为66.88%和27.11%,而自营电商的毛利率高达91.70%和71.82%。

招股书显示,电商自营渠道镜片产品毛利率高主要是因为岳明镜片作为上游镜片厂商,可以获得零售端的高溢价定价权,从而获得较高的毛利空。

业内人士:戴着暴利的帽子,却赚不到钱

一位眼镜零售资深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透露,岳明镜片在电商渠道的高毛利率得益于其品牌效应后,获得了线上定价的话语权。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电商平台上的毛利率一般只能达到50%到60%,在“618”、“双11”等节日营销下,毛利率只会进一步降低。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很多人认为眼镜行业“暴利”,其实很难赚钱。他说,实体眼镜店不仅靠卖镜片和镜架盈利,还提供技术和验光服务。除了房租、水电费、人工管理费用等。,实体眼镜店还将验光、接待、售后等成本计入镜片、镜架成本,形成巨大的价格反差,让人觉得眼镜行业“暴利”,但实际上利润空并不大。

岳明眼镜的净利率也从侧面印证了上述人士的说法。根据岳明眼镜招股书数据,中晶微客户端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率仅为8.21%、14.58%、15.11%。

前述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电商平台自营的岳明镜片虽然没有线下门店需要承担的租金、水电、验光服务等费用,但也需要承担推广费、管理费、物流库存等费用。另外,明月镜片不同于眼镜批发商,它不是直接大量“买卖”的。镜片只是半成品,还需要根据消费者的屈光度情况和其他要求进一步切割等工艺,才能最终组装到消费者购买的镜架上。加工设备的加工成本和采购成本也被消费者忽略。

“另外,在‘618’、‘双11’等重大购物节期间,前期可能会投入几万的促销费用,但是到了忙期结束,只有店铺的销量比较大,排名靠前,表面的流水在增加。其实降价后,产品利润进一步降低,但是你忙了半天也赚不了多少钱。”该业内人士坦言。

销售成本正在上升

自2018年以来,岳明镜片每年都会系统地提价一次。岳明镜片表示,公司率先退出行业价格战,引领镜片行业价值回归,并向下游调整出货价格,以带动产业链下游批发和零售端,从而带动全行业增加收入和利润。

随着价格的上涨,岳明镜片的净利润增长了近一倍。2018年至2020年,岳明镜片实现净利润4184.53万元、8057.41万元、8155.88万元;营业收入分别为5.09亿元、5.53亿元和5.4亿元。

另一方面,岳明透镜花钱进行营销,以提高品牌影响力。自2017年以来,岳明镜片在市场上大规模投放广告。除了邀请明星陈作为代言人,它还与许多综艺节目合作,如非诚勿扰,超级大脑等。从招股书来看,其销售费用也在上涨。2018年至2020年,岳明镜片销售费用分别为7682.06万元、1.04亿元、1.13亿元。

R&D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R&D费用分别为1,535.41万元、1,626.62万元、1,762.43万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3.01%、2.94%、3.27%。

第三方研究机构、镜头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从技术上来说,镜头企业并没有太高的护城河,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对于岳明镜片这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企业(To C),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溢价而非技术溢价。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向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明月镜片本身属于制造业,技术壁垒不高。眼科矫正手术、角膜镜、隐形眼镜等新兴技术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未来行业的可替代性会越来越强。如何提升传统制造业,如何满足未来科技行业和消费者的需求,是岳明镜头需要思考的事情。”刘春生说。(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抄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