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什么职位工资高(一大波岗位来袭!银行春招“抢人”,科技类热门、复合型吃香,有IT毕业生:我最想去的还是互联网大厂)

每经记者:李玉文廖丹每经实习记者:赵静芝



三月还没到,春动的号角已经吹响。

无论是即将第一次进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还是打算跳槽的“老职场人”,这个“金三银四”都值得期待。作为“高大上”行业的代表,银行每年的招聘越来越受到求职者的关注。

在当今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永远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银行在数字领域的激烈竞争还充分体现在另一个方面——招聘。

近日,每经记者了解到,农行、交行、招行、光大、南京银行等多家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都开始了新一年的招聘。

在行业整体“瘦身”的趋势下,今年的银行招聘依然延续了“科技人才热”的趋势,不少岗位热衷于“复合型背景人才”。但不同的是,今年对信息科技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总行层面,无论是国有银行、股份银行还是城商行。

春运开幕式

各大银行广泛分布“求贤岗位”[S2/]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今,在春招还没有大规模开展之前,银行就开始为新一年的人才队伍提前招兵买马,其中国有银行的招聘尤为引人注目。



早在2月7日,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直属的负责信息化建设、金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部门 R&D中心发布了2022年校园招聘公告,包括软件研发岗、测试开发岗、产品研发岗等7个岗位。随后,农银金融和农银金融科技作为农业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也紧随其后发布了2022年校园招聘启事。

2月下旬,邮储银行总行专门招聘信息技术岗位,所以岗位针对性也很强,只包括信息技术和金融经济。

如果说目前推出春季校招的国有大银行谁的岗位最多,那就要看交通银行了。交通银行总行今年春季招聘十个职位。除软件开发工程师(驻雄安)外,招聘人数限30人,其余均有标注。

在国有大银行之外,股份制银行的春招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虽然招行总行尚未透露春招信息,但招行广州分行、合肥分行、哈尔滨分行、Xi安分行等多家分行已经传出消息,FinTech定向研修生、信息科技岗、运营支持岗等岗位各不相同。

在浙商银行2022年春季校招中,总行金融科技部的招聘包括应用研发、测试、系统运维、信息安全,这些岗位没有名额限制。相比之下,该行大部分分行限制在3人以下,如无锡分行营销岗1人,东莞分行2人。

城商行中,江苏银行于1月18日正式启动春季校园招聘,该行总行、分行、子公司的IT部门都在找工作。

1月26日,南京银行发布了2022年春季全球校园招聘信息。其总公司、分公司、投资控股机构均有岗位,计划招聘1100人。具体而言,其总行岗位集中在信息技术部和数字银行管理部;南京分院等16所分院招收本科生、研究生、法学专业定向研修生、信息技术定向研修生;投资控股机构鑫元基金,只招信息技术定向培训生。

此外,上海银行也于1月下旬开始春季校园招聘。据悉该行总行只招金融科技培训生、科技与大数据岗位(有多个细分方向)、信用卡业务岗位

北京银行总行和国内分行也在找工作。

"复合背景优先"

总行青睐金融科技人才

春天人来得早,银行忙着招人。

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不难发现,今年银行的春季校招尤其青睐金融科技人才,尤其是总行。

交通银行总行正在招聘的前十个职位而言,除了博士后研究人员未明确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外,其余九个职位的专业背景均涉及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信息安全中的一项或多项

九个职位中,除了计量与统计、数据规划、安全研究两个职位外,其他七个职位对考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都有不同的要求。

示例:

软件开发工程师要求“计算机专业基础扎实,精通JAVA、C、C++、C#、SQL、PYTHON、COBOL等一种或几种语言。”了解主流计算机操作系统、中间件产品、分布式框架、网络基本原理及相关网络产品者优先”。

邮储银行总行五个部门中,只有总行金融科技创新部有两个招聘岗位。

一是信息技术,其优先专业有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自动化;

二、金融经济学,不限专业。此外,其他四个部门只提供信息技术工作。

浙商银行总行校园招聘所有岗位均涵盖计算机、软件工程、物联网等相关专业背景。

另外,北京银行总行正在招聘的岗位为信息技术岗位,具体分为软件开发岗位和系统操作岗位。专业范围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大数据、信息安全、数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

南京银行总行只有两个岗位,分别是信息科技岗位和数字银行岗位,分别有40个和10个岗位。这两个岗位的专业要求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

本次招聘江苏银行总行信息技术部只有一个职位,为“FinTech练习生”(即金融科技练习生),专业要求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与通信、信息管理、物联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工程等IT相关专业。相比之下,其分支机构的岗位是综合性或导向性的,专业要求是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复合型专业背景的考生更“吃香”。

交通银行业务分析师(BA)一职在职位要求中明确提到,“计算机专业基础好,计算机与金融复合型专业背景者优先”

在基本申请条件中,中银理财也明确表示“[S2/]具有经济、金融、信息技术等复杂专业背景者优先”。

上海银行此次招聘的总行金融科技培训生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培养方向为“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IT技术的金融科技复合型专业人才”。所以在基本要求一栏,上海银行已经明确“信息技术、数理统计、经济金融、财务会计、管理等理工科专业优先

南京银行总行正在寻找两个岗位,分别是“着力培养精通IT技术、熟悉银行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和“打造精通数据和技术、更熟悉银行业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银行业从业人员整体规模缩水

多家银行IT人才占比逆势增长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苏:

“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一些效率低或重复性高的工作内容逐渐被智能化手段取代,银行工作岗位趋向于‘高精尖’。随着水涨船高,技术人员成为银行校招的主要招聘对象。”

她说,各种业务流程,比如营销获客、用户运营、风险管理、贷后管理等。,都在向智能化转型,技术是关键驱动因素,可以帮助提升金融业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技术的竞争,最终将是技术人才的竞争

平安证券研报提到,从大中型银行的实践来看,为了降低获客成本,从信贷工厂的半自动化,到线上模式的全自动化,再到供应链模式的智能化,始终贯穿着技术与服务创新的结合。从行业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来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整体数字化程度高,出柜率超过90%。同时,银行也在大力投入科技,2020年底科技人员占银行业的比重接近10%。



诚然,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银行早已储备了争夺金融科技的“生力军”。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银行和保险机构在信息科技方面的投入将超过2400亿元,同比增长21%,信息科技人员接近15万人,同比增长17%。与此同时,银行业金融科技公司陆续成立,目前已有14家。

具体到银行,就“宇宙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而言,其金融科技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2019年为3.48万人,占全行员工的7.8%;2020年员工3.54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1%,上升0.3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三年工行员工总数一直在下降,2018-2020年分别为44.9万人、44.5万人和44万人。

类似的还有中国农业银行。数据显示,该行科技人员逐年增加,两年间从6190人增加到8056人,占比1.31%到1.8%。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行总人数却从2018年的47.37万下降到45.9万。



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的技术人员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交通银行信息科技人员(国内银行)占比分别为2.8%、3.05%和3.31%;招行R&D人员两年翻了三倍,从2018年的2003人到2020年的8882人;南京银行技术人员占比从2018年末的3%提升至2020年末的5%。

此外,江苏银行在2020年年报中也表示,报告期内全行科技人员增长超过15%,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



事实上,近年来,银行的整体员工人数一直在减少。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底,42家a股上市银行中,至少有21家银行的员工人数较去年底有所减少,占总数的一半,其余21家银行中有8家没有披露6月底的员工人数。



什么职位工资高

从员工总数来看,42家上市银行中有34家披露了去年6月末的员工人数,员工总数约为240万人(含劳务派遣和用工),较去年年末的244万人减少了3万多人。其中,去年上半年,六大行员工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总规模减少2.6万人。



在银行整体收缩的大背景下,IT人才招聘依然如火如荼,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可见一斑。

薪资困难和互联网厂商

也有IT毕业生喜欢银行

“我们部门的人不好招,很难招到既懂财务又懂IT的人。”一位技术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报告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至少有225家企业提供了近7万个岗位,金融科技人才缺口达18万以上。大型银行、IT服务商、综合性金融公司成为招聘主力。

需求方供不应求。对于信息技术人才,银行求贤若渴。在供给端,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偏好有什么特点?

“我们班大部分毕业生都去了大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薪水更高,技术先进,成长也更快。”一位IT毕业生说。当记者问及他的就业意向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家大的互联网公司。“虽然加班严重,但是互联网大公司确实工资高。”

零一智库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股份制银行、金融外包企业、综合金融保险企业招聘金融科技人才比例超过50%。这些事业单位虽然招聘人数较多,但薪酬水平相对较低,从10500元/月到13600元/月不等。区块链公司、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征信公司、大数据风控公司的薪酬处于“行业天花板”,均超过25000元/月。

虽然薪水不如互联网大公司,但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更喜欢银行。

“我们同批有几个是计算机专业背景的。”萧肃现在在一家大银行在Xi安的分行工作。回想起刚进银行的时候,她不禁感慨,“当初我们招聘的时候,没有划分具体的岗位,大家都是一个轮进来的。从柜员开始,经过半年实习期,人员会根据专业背景和工作能力进行岗位划分。有计算机背景的有很好的机会去后台金融技术部,有时候分行会点名这类员工。当然,这也取决于员工的个人意愿。[/S2]

“我们部门有些同事拒绝去后台金科部门,选择留下来做黄金客户经理。”萧肃说,“金牌客户经理属于营销岗位,干得多挣得多,后台部门拿的绩效一般

萧肃说,有计算机背景的毕业生仍然会进入银行。毕竟银行肯定没有互联网大公司加班多,工资在金融行业也是可以接受的。前几年他们银行专门招了金融技术部的人。“如果直接去金融技术部,基本不需要金融背景,或者需要高等教育和计算机背景。”

对于金融专业毕业的同学来说,银行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金融行业而言,银行仍然非常正确."萧肃说。

“我不想加班,我想稳定。”小林从西南财经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成为一名“银行er”,现在在一家上市城商行的同业业务部工作。“这几年经济不太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容易。”

在谈到复合型人才时,小林说:“就我个人而言,复合型背景大部分是从计算机到金融,从金融到计算机的很少。如果研究生是金融,毕业后大多在银行从事纯金融工作,如研究、交易等;如果研究生更喜欢经济学或者统计学,毕业后大部分都会去数字金融系

“其实现在就业‘很忙’。柜员很多都是研究生,有一部分有这种复杂的背景。都是先从柜员做起,之后可能会转岗。”小林说。

关注同行的工作经验

银行招聘的岗位级别相对较高

如今,校招偏爱信息技术人才的背后,也有监管驱动的因素。

今年1月26日,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鼓励选拔具有科技背景的专业人士进入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注重金融、科技、数据等多学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重点在数据治理、架构设计、模型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专业领域。积极引进数字化运营人才,提升金融生态管理能力,加强对领军人才和核心专家的激励。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完善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文件还提出了八项重点工作,其中一项是“[S2/]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推进标准规则体系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执行力度,确保金融科技的稳定和深远发展

“商业银行是金融行业数量最多、客户基础最广的持牌金融机构。他们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拥有广泛的业务类型和实践场景,这使得商业银行有充分的动力招募金融科技人才,积极参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项目。”苏对说道。

相比偏向信息技术人才的校招,银行招聘更注重同行经验,岗位级别通常更高。

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2022年社会招聘公告中,要求客户经理岗位应聘人员应具备“[S2/]两年及以上金融行业、企事业单位正式员工专职工作经历”。

中国光大银行也于近日在其官网发布了招聘职位。银行总行信用卡中心很多部门都在找副总经理的职位,大多要求有4年以上财务工作或8年以上经济工作经验,同时需要有3年以上相关岗位管理经验

除了总行,光大银行的几家分行也在招聘支行行长、支行行长、副行长的职位。如光大银行武汉分行招聘的分行行长/副行长,要求“原则上应从事银行工作3年以上或从事金融相关工作5年以上”,还应满足担任下一级管理职务2年以上等其他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的招聘要求应聘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中国光大银行的招聘岗位对应聘者年龄也有相应要求

苏告诉记者银行机构的人才“更新”正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其表现特征之一就是年龄的“更新”,90后员工比例不断上升,不乏00后等“新鲜血液”。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银行招聘支行行长,有的银行选拔行长。

目前,长沙银行行长竞聘网上报名正在进行中。根据要求,岗位人选应是中共党员,还应从事金融工作8年以上或相关经济工作12年以上。此外,还有历次简历的各种要求,如担任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邮储银行省级分行负责人、地市级分行负责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2021年末总资产5000亿元左右的城市商业银行总行及以上、工作三年以上(工作时间计算至2022年1月30日)。

关注“考试策略加心态调整”[S2/]

银行求职有哪些小技巧?

除了条件硬,无论是校招还是社会招聘,都要经过一系列的笔试和面试才能进银行。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通关”概率?

“当时选择银行也是父母建议的,感觉银行工作比较稳定。”回想起三年前的求职季,孙潇仍然清楚地记得我每天使用在线申请系统的日子。“我投资了几家银行。一方面是想增加求职成功的概率,同时也想借此机会积累一些笔试和面试的经验。”

"笔试的题目不多,但是范围挺广的,不仅是金融领域,还有很多领域,比如政治、历史、物理、医学等等。有点像公务员考试的测试,真正做起来可能还需要时间。”孙潇回忆起自己之前参加过的几次笔试,认为考试时的策略和心态调整非常重要。“对于图形推理中的一些问题,答案不那么容易判断,所以我最后留了一些问题。”

在孙潇顺利通过笔试后,她迎来了许多公司在校招过程中热衷采用的无领导小组面试。在给定的模拟场景中,团队成员自发地在团队中分配角色,相互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我遇到的模拟场景是某银行与某公司合作的方案设计。在那次采访中,我扮演了一个领导者的角色。本来我习惯于考虑全局,把握整个讨论的大方向。”后来,孙潇成功获得了某国某大银行的offer,在她看来,这与她在上述面试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

同样,经过网申、笔试、面试等一波又一波的筛选,小王在两年前的毕业季收到了两家银行的offer,分别是一家国有银行和一家股份公司。考虑再三,小王最终选择了加入股份公司。“当时相比之下,我觉得我更看重这家股份行在公司业务上的优势,觉得股份行比国有银行更有竞争力,意味着更高薪酬的可能。”

截至目前,孙潇和小王经历了从柜员到客户经理或其他中后台岗位的转岗过程,对银行业务日渐熟悉,并不断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在他们看来,每年银行都是吸纳应届毕业生的“大户”,但近年来,银行基层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孙潇告诉记者,“现在所有银行都在大力进行数字化转型,这也导致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变化。比如以前的柜员在不断压缩,对营销人员的需求在进一步增加。从公开招聘的岗位也可以看出现在银行更青睐哪些人才。”

记者:李玉文·廖丹

实习记者:赵静芝

编辑:廖丹

视觉:刘青燕

排版:廖丹·马援

国家商业日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