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益海嘉里巧做产业链“加减法”
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7年,是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在重庆江津投资的集粮油食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其主营业务为食用油的提炼和灌装,以及面粉、大米等粮油食品的加工和销售。从2011年到2020年,公司的年加工能力将从12万吨增加到30万吨。随着二期、三期项目的投产,预计未来3-5年,公司年加工能力将达到200万吨,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生产加工基地,带动2000人就业。
“我只是一个人的军队,公司没有车。”日前,在江津区德感工业园,重庆亿家吉辉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家物流”)总经理肖红春笑着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这是怎么回事?要知道,亿家物流是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益海嘉里”)旗下负责物流运输的企业。后者原料大量来自外地,产品不仅供应重庆多家超市、工厂,还大量运往外地。去年10月,重庆益海嘉里二期项目陆续投产,产能进一步扩大。每天有上万吨货物进出,需要600多辆卡车(次)才能满足需求。
这么大的运输量,没有车的亿家物流怎么做才能保证物流畅通?
萧红春的回答是:“虽然我们没有车,但我们有强大的‘队友’。”重庆益海嘉里总经理李东辉进一步透露,这是益海嘉里在产业链上坚持“加减法”的结果。
“减法”对于物流
成就他人,方便自己
肖红春的“队友”是市场上各类专业物流企业。
这些“队友”各有所长。可以,农村地区网点覆盖广;是的,发货速度极快;有,有各种物流资质,有成熟的城市网点。
通过合作,易佳物流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车辆购置和维护成本,还可以在物流配送方面做得更好。“队友”们也受益于益海嘉里提供的订单和标准。
比如在卸货过程中,亿家物流率先推广使用货物标准托盘,实现货物从仓库到货架的叉车搬运。“过去,这些物流公司使用不同尺寸的托盘,需要人工协助。”肖红春说,使用标准化托盘后,与传统的手提肩相比,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目前,亿家物流正在实施产业链上的另一项合作——让益海嘉里甚至其他厂家的经销商搭顺风车。
据悉,益海嘉里旗下拥有多款产品。以前每个经销商都会开自己的卡车去拉货。“可能10个经销商开了10辆车,最后都在市内同一家超市门口排队等着卸货,造成资源浪费和城市拥堵。”肖红春说,不管是亿家物流的车,经销商还是其他厂家的车都不是满载的,各自有自己的仓库和管理人员。如果整合共享,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城市配送物流成本,实现“双赢”。
产业链做“加法”
从一桶油到一桌子的菜
在物流上做“减法”,但在产品结构上,益海嘉里一直在做“加法”,试图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2011年,重庆益海嘉里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主营食用油精炼灌装。项目投入运营后,迅速占领了重庆3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旗下的金龙鱼、鲤鱼、元宝等食用油品牌在重庆家喻户晓。
看到重庆的市场潜力,2017年,重庆益海嘉里开始规划二期项目,包括大米加工和面粉加工。公司占地150亩至400亩。
2020年底,二期项目投产后不久,重庆益海嘉里启动了三期项目。这一次,该公司瞄准了流行的中央厨房。但相比其他餐饮企业打造的中央厨房,有着世界500强投资背景的重庆怡海嘉里更有野心。
“我们希望消费者在家就能吃到星级酒店的优质食品,菜肴将涵盖中国八大菜系。”李东辉说,熟食的保质期只有4个小时。一旦超时,质量和口感都会大打折扣。如何让消费者第一时间吃到热气腾腾的菜,让他们吃起来和炒出来的菜味道一样,是他们一直在研究的。
此外,公司还在研究各类人群的营养搭配,将适时推出老人餐、学生餐、孕妇餐等系列产品。
水龙头驱动形成集群
某工业园吸引148家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落户
一桌菜需要很多原料,只有米、面、油是做不到的。
“我们中央厨房建成后,卖肉、鱼、调料的企业都会进来,形成产业集群。”李东辉说,事实上,目前德感工业园区已有数十家粮油食品企业使用了重庆益海嘉里的面粉、食用油等原料。
他回忆说,2007年重庆益海嘉里签约入驻德感工业园时,周围都是荒地。当时整个工业园区只有30多家企业投产。
重庆益海嘉里入驻后,中粮集团立即跟进。两个“龙头”,迅速带动更多的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进入。截至目前,德感工业园区拥有消费品工业企业197家,其中粮油食品加工企业仅148家,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粮油加工)产业示范基地。
“我们看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机遇。去年,重庆出台了促进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李东辉表示,相信重庆消费品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益海嘉里也将乘势而上,努力打造高端粮油食品产业基地。
吉星的“不做正确的工作”
阿星记食品有限公司
吉星集团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是全国唯一的兔肉全产业链食品企业,重庆市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农业农村部评定的“国家兔肉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了兔肉产品从饲养、繁育到屠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其“嘟嘟兔”荣获“重庆名牌农产品”称号。
重庆知名餐饮企业吉星集团。
但最近,公司董事长刘英一直“无所事事”,对餐饮业务不理不睬,整天和技术人员讨论肉兔养殖的技术问题和突破,每三天就去一次肉兔养殖基地。
她想要什么?
其实刘英也不是无所事事。相反,她想做的是围绕餐饮业拉长产业链,把原本是第三产业的餐饮业延伸到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这是阿兴记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
这种布局早在2008年就由刘英策划了。
当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餐饮行业进入低谷。刘颖有了危机感,开始思考企业转型发展之路。但是,餐饮企业转型能做什么呢?刘颖邀请了西南大学食品学院的专家进行指点。
“当时专家建议打造兔肉全产业链,让我很震惊。”刘颖回忆说,因为投入大,见效慢,当时国内没有一家企业做兔肉的全产业链。然而,当她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这个行业真的很有前景——一方面,兔肉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肉类,满足了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兔子很少有严重的传染病,繁殖能力强,生长快,非常适合规模化养殖。
2009年,阿兴记集团旗下的重庆阿兴记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兴记食品”)开始征地,分别在渝北和忠县建立了两个1000多亩的养兔标准化养殖基地,直接从法国引进原兔进行养殖繁殖,并在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了食品加工厂。
到2012年,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55亿元,形成了集饲养、养殖到屠宰、肉兔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吉星饭店的辣椒兔丁、冷香兔丁和麻辣手撕兔当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2017年6月,阿兴记食品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新三板上市“兔业第一股”。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5200多万元。
转型成功了,但刘颖有个心结:优兔的来源被外企控制。一是成本高;第二,供应随时可能被切断。
因此,2017年,阿兴记食品成立了由畜牧专业研究生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始从事肉兔育种研究。三年来,研究团队在人工授精和基因重组方面反复实验了上千次,获得了20多项专利。
"我们将在未来两年培育出优秀的杂交兔."刘英说,今年,中国明确提出要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无论从种业安全还是企业发展的角度,阿兴记都会克服这个难题,做出一个漂亮的肉兔种源“翻盘”。
不,技术“赌”对了
重庆帕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3年,为短视频、直播类企业提供全球数字内容营销服务。2017年开始涉足直播。2020年,公司收入超过5300万元。目前,我们正在与阿里巴巴和当地政府合作,在南岸区和綦江区建设直播和投放基地。
大约半个月后,淘宝大学(綦江)电商直播基地将开业。
该基地由綦江区东部新城管委会、阿里巴巴和重庆帕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帕尔科技”)共同建设。在綦江食品工业企业看来,在这里,寄托着提高知名度、做大做强的希望。帕尔科技的创始人李春江也是如此。回想起自己两年前的决定,李春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现在看来,我下的赌注是对的”。
两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必须从头开始。
2013年,长期从事阿里巴巴B2B销售的李春江在淘宝U站成立了达人工作室(帕尔科技前身),以文案、图片、短视频等电商内容营销服务创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工作室已经升级为以短视频营销服务为主的内容营销机构,旗下两家公司分别成为淘宝短视频指定机构和淘宝直播指定机构。
2017年,帕尔科技开始尝试推出直播送货服务,但收获并不大。2018年,帕尔科技开始入驻JD.COM、Tik Tok、Aauto Quicker、小红书等平台,成为通过多个平台服务商家的全球数字内容营销服务专业机构。
2019年,出于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帕尔科技在杭州买下了直播团队,成立了杭州帕尔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并投资了多家Tik Tok机构和淘宝直播代理商,加大直播配送服务的分发。“说实话,当时我还是很尴尬的。”李春江说,当年,直播外卖只占公司总业务规模的5%。
没想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引爆了有货直播市场。无技拿到了第一个“大单”:为重庆德庄量身定制直播配送方案,帮助网店“种草”、引流。
不,技术立刻使出了浑身解数。截至2020年底,共为重庆德庄提供198场直播,产生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2020年,重庆德庄线上食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比2019年增长40%以上,大大减少了疫情带来的损失。
之后,帕尔科技与南岸区的企业合作,为本区的美的空 Tune、天友乳业提供现场配送服务。据统计,2020年,帕尔科技将为数百家企业提供现场配送服务,带动销售额突破1亿元。
2020年,重庆推出“加快带货直播发展行动计划”,推动重庆制造“卖全国”“卖全球”。
“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李春江表示,带货直播不仅是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重庆消费品供应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要做大做强重庆的消费品行业,带货直播这个行业也必须做大做强与之相匹配。
目前,帕尔科技正在与阿里巴巴和当地政府合作,在南岸区和綦江区建设直播交付基地。未来,他们将依托这些基地,为更多的消费品企业做直播带货的“引路人”,帮助他们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地发展。
行业观点" "
消费品行业需要整体布局和“抱团发展”[S2/]
3月8日,璧山高新区,重庆品正食品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记者崔丽摄/视觉重庆
消费品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未来如何加快重庆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说-
观点①
发展消费品行业,要用战略眼光进行整体布局
吉星集团董事长刘颖表示,消费品企业要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就要打造全产业链,同时也能带动整个行业更好的发展。因为做全产业链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比如阿兴记食品,市场上新鲜兔肉价格上涨,兔肉食品的加工会受到影响,但前端养殖会受益,从而整体控制成本,使企业稳定发展。反之亦然。
因此,发展消费品工业,要用战略眼光进行总体布局。消费品工业与工业和农业密切相关。建议在市级层面统一规划,促进工农业整体“共荣共发展”。目前重庆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观点②
培育和建设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
2020年4月,《重庆市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发布实施,提出要提升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品产业,推动产、旅、商融合发展,塑造“重庆味道”、“重庆科技”、“重庆味道”的消费品产业符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品产业集群。
市经信委消费品工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存在的不足,我们将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融入新的发展格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推进“一区两群”协同发展为新契机,以特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链为重点, 特色纺织品、绿色包装、个人美容护理等,深入实施“三品”专项行动,努力提高产品供给质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观点③
培育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s2/]
江津区德感工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园区发展经验来看,消费品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重要。建议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创新培育消费品行业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在品牌培育方面,建议在讲好“老字号”新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