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快递员工资怎么算(京东物流2021年业务亏损同比扩大168%,快递员月均工资1万,将收购德邦)



京东物流交出上市后首份年报。

3月10日晚间,京东物流发布业绩公告:2021年,公司实现总收入1046.93亿元,同比增长42.7%;净利润约15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1.34亿元增长278.83%。

第二天晚上,德邦宣布,宿迁JD.COM卓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JD。COM卓峰”),京东物流的全资子公司,将收购公司66.49%的股份,成为间接控股股东。

据搜狐财经盘点,2018年至2020年,京东物流四年累计亏损超过248亿元。自营重资产模式也给京东物流带来沉重负担。

与此同时,2021年京东物流对关联方的贸易应收账款从去年同期的0.93亿元激增至51.45亿元,占应收账款的42%。

收购德邦股份后,京东能否。COM的“直营困难”得以解决?

业内专家表示,京东物流的直营模式相对于加盟模式成本较高,短期内暂时无法改变。收购德邦可以填补京东物流的快运业务板块,加速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



(图片来自网络)

2021年业务亏损12.26亿元,快递员平均月薪1万元

从京东物流上半年的财报来看,虽然市场早就预测到京东物流全年亏损的扩大,但157亿元的亏损仍超出市场预期。

京东物流认为,2021年业绩亏损原因有三:一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损失增加;第二,减少流行病补贴和其他优惠;第三,公司加强和扩大物流网络,包括增加操作员数量、仓库面积、综合运输路线和其他物流基础设施。



(2021年京东物流财报)

根据财报披露的数据,2021年京东物流全年亏损157亿元,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亏损超过128.44亿元,占全年亏损的81.78%。

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1年京东物流录得调整后亏损12.26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7.95亿元,2021年京东物流再度亏损。

对于京东物流来说,净亏损已经成为常态。



(京东物流招股书)

2018年至2020年,京东物流净利润亏损分别录得28亿元、22亿元和41亿元。如果加上2021年,四年累计亏损超过248亿元。

但调整后,京东物流2018年和2019年分别亏损16.15亿元和9.24亿元;2020年,调整后首次盈利17.09亿元,扭亏为盈。

自去年5月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京东物流股价腰斩,从发行价40.36港元/股跌至19.56港元/股(截至3月10日收盘价);如果按如期上市首日2800亿港元市值计算,截至3月10日,其市值已蒸发至1500多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刘开始自建物流,2017年,京东物流集团成立。与市场上大多数只提供配送服务的物流企业不同,京东物流实行自营模式。2021年5月,成立四年的京东物流在港交所上市,成为近年来拉动JD.COM业务的三驾马车之一。

由于物流行业的资产导向性,再加上京东物流不断扩大仓库数量,完善供应链体系,业务规模的扩大伴随着巨大的运营成本压力。

财报显示,京东物流2021年运营成本支出989亿元,同比增长47.4%;2018年至2020年,京东物流的运营成本分别录得368亿元、464亿元和670亿元,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其中,2021年京东物流加速业务扩张,由于新业务拓展和网络扩张投入巨大,固定成本过高。

财报显示,京东物流2021年新增400个仓库,相当于过去一年每天新增一个仓库;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超过1300个仓库,包括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区,总管理面积超过2400万平方米。

与租赁仓库、分拣中心、配送站的不断扩张相对应的,是租赁成本的不断攀升。

2021年,京东物流的租金成本也从2020年的66亿元增长到95亿元,同比增长43.5%。

截至公告期,京东物流已在全国33个城市运营43个“亚洲一号”大型智能仓,2021年新增11个,深度覆盖二三线及以下城市。

人力成本方面,2021年京东物流的薪酬福利支出从2021年的178亿元增长至358亿元,同比增长101.12%。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一线员工超过30万人。以此计算,员工人均年支出近12万元,相当于每个一线快递员月薪1万元,已经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快递专业人士徐勇告诉搜狐财经:“京东物流的直营模式比加盟模式成本更高。由于国内政策的支持,未来成本会逐渐降低或收敛,但这暂时无法改变。京东物流的亏损其实是正常的亏损,主要亏损在人力成本,员工工资福利。

运营成本的增加也导致了毛利率的下降。

京东物流2021年实现毛利58亿元,同比下降8.1%,毛利率也下降3.1个百分点至5.5%。2018年至2020年,京东物流的毛利率分别录得2.85%、6.89%和8.85%。

相比另一大物流巨头顺丰控股,虽然是直营模式,但不需要像京东物流一样投入大量的物流仓等重资产。其2018年至2020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7.92%、17.42%和16.35%,是京东物流的两倍多。

对比另一家拥有加盟制的港股上市公司中通,其2019年和2020年的毛利率分别为29.95%和23.15%,2021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20.48%,几乎是京东物流的3倍。

快递员工资怎么样

徐勇表示,“京东物流的重资产是投资损失,折旧相对较高;重资产投入是JD.COM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布局,不是追求短期盈利,所以短期亏损不代表JD.COM没有竞争力。”

徐勇分析,“在中国的物流市场,由于京东物流是第一个仓储管理完善的一体化供应链体系,这种连续配送的模式可以让其他物流企业在后期有追赶优势。”

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占“综合供应链物流服务”68%

2021年,京东物流产业收入1046.93亿元,同比增长42.68%。

近年来,京东物流的营收一直呈上升趋势。2018年收入378.73亿元,2019年增长31.62%至498.48亿元,2020年扩大至733.75亿元,增长近一倍。



(2018 -2021年京东物流营业收入数据)

“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是京东物流的核心业务,即主要为特定客户群体提供从仓储、管理、物流、运输、增值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京东物流2021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1年京东物流综合供应链客户收入达711亿元,占总收入的68%,同比增长27.8%。

与此同时,外部集成供应客户数量从2020年的52,666家增加到2021年的74,602家,同比增长41.7%。



(京东物流IPO招股书营收数据)

但是,从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集成供应链中的客户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在逐年下降。

2018年至2020年,来自集成供应链客户的收入分别为341.51亿元、418.37亿元和556.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90.2%、84.01%和75.78%。

另一项业务“其他客服”2021年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89.5%。主要指京东物流的快递、快递业务,对京东物流营收的贡献率逐年上升。

2018年至2020年,其他客户收入分别为37.22亿元、80.10亿元和177.55亿元,占比分别为9.8%、16.08%和24.19%。

可以看出,从目前的业务结构来看,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仍然是京东物流收入的重要业务支撑;但来自其他主营快递和快递业务的客户的收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外部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主要收入仍依赖JD.COM

京东物流对关联方的依赖越来越大。

财报显示,2021年,京东物流来自关联方的贸易应收账款从去年同期的0.93亿元激增至51.45亿元,占营收的42%。



(2021年京东物流贸易应收数据)

2020年,应收关联方账款占比低于2%。2018年和2019年,这部分金额分别为0.96亿元和0.94亿元,约占5%和3%。



(2018-2020年京东物流对关联方的贸易应收账款)

同时,2021年应收第三方款项及关联交易金额为73.34亿元,占比60%,同比增长42.57%。

这个增速比以前慢了。招股书显示,第三方应收账款2018年为16.02亿元,2019年翻倍至32.46亿元,2020年增长69.96%至55.18亿元。

徐勇说,“未来,这种‘依赖’趋势还会进一步扩大。京东物流将依托JD.COM集团的电商优势,进一步整合其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同时,京东物流的第三方业务也将得到提升。”

收购德邦股份可能会改变这种情况。

3月11日晚间,德邦发布公告称,JD.COM集团控制的JD.COM卓峰将收购公司66.49%的股份,成为间接控股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德邦快递成立于1996年,至今已有25年,是行业内的老牌快递龙头。收购方JD.COM卓峰成立于2020年11月,是京东物流的全资子公司,由JD.COM集团控股。

上述交易完成后,Debon卓峰将发出全面要约,旨在终止德邦的上市地位。

德邦股份表示,双方将在快递、跨境、仓储、供应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近年来,JD.COM在补充物流业务领域方面动作频频。

2020年,JD.COM斥资30亿收购泛快递,进一步加强了在快递领域的配送能力;2021年9月,为满足自建仓储需求,收购了A类物流设施供应商中国物流资产。2022年2月底,达达被纳入囊中,用于同城即时零售配送的布局。

徐勇对搜狐财经表示:“京东物流收购德邦,对双方都有好处。在JD.COM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快递业务。综合物流需要覆盖快递、空运输、海运等板块,此次收购德邦可以补齐京东物流的快递业务板块;德邦可以获得京东物流的货源,挽救业绩,同时可以利用京东物流的管理模式做强做大。”

目标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