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云有多少亿人民币(马云承诺每年种1亿棵树,五年过去了,这些树都怎么样了?)

都说中国人“种地”的爱好是刻在基因里的。当听说月球土壤不含任何有机养分,所以不能种菜时,很多中国人大呼“那土地真可惜”,真是让人捧腹大笑。

阳台上的花盆空小院里的地面都可以成为中国人种东西的地方。实在没地方施展这份热情,种田可以转到网上。



2016年8月,支付宝在公益板块正式推出“蚂蚁森林”。从此,网络植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马云最初在蚂蚁森林推出植树功能的时候,并不完全是为了照顾老百姓种地的爱好。这个项目最初是作为一个全民参与的公益项目推出的。用户可以因为种树好而获得奖励,具体来说:

用户在手机里养虚拟树。虚拟树木长大后,支付宝蚂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会在地球上种一棵真树,或者守护相应的保护区。用户在手机上成功种下一棵树后,会获得一张“环保证书”。

显然,这是一种培养和激励人的低碳环保行为,既有趣又实用。所以蚂蚁森林一直兴盛至今。



现在,蚂蚁森林已经有五年多了,很多人都很好奇:看到手里的环保证越来越多,当初辛辛苦苦“种”的树,现实中真的能种在保护区吗?马云当年承诺花巨资种树。它现在怎么样了?

有多少人在蚂蚁森林开业之初,每天多走一公里,只为了第二天有更多的精力去浇灌自己的树苗;有多少人半夜定闹钟大清早起来,只为了从朋友家里多“偷”两滴能量。

可见,在植树这件事上,马云爸爸成功点燃了全民热情。

用户通过低碳行为收集绿色能源,途径和目的是一致的。低碳行为包括以步行代替开车,网上支付水电煤气费用,网上买票等。

另外,根据用户积累的能量大小,可以选择种什么样的树。到2022年,蚂蚁森林的树种达到17种。每个树种需要的能量不同,树种越大,需要的能量越多。

比如柠条、梭梭需要的能量少,而云杉、华山松、侧柏等树木需要的能量多很多倍,这就横向鼓励了用户收集能量。



由于蚂蚁森林本质上是一个公益项目,也确实带动了国家低碳行动,蚂蚁森林上线后受到了广泛好评。

2018年10月,支付宝官方宣布,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绿化基金会、蚂蚁金服集团正式签署“互联网加全民义务植树”战略合作协议,支付宝蚂蚁森林植树模式将正式纳入全民义务植树体系。

在蚂蚁森林上线三周年之际,根据《互联网平台背景下公众低碳生活方式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8月,蚂蚁森林5亿用户共减少碳排放792万吨,共同在地球上种植了1.22亿棵真树,面积相当于1.5个新加坡。

时隔不到一年,支付宝官方再次更新全国植树数据:截至2020年5月底,蚂蚁森林参与人数突破5.5亿,累计种植和养护实树超过2亿棵,种植面积超过274万亩,相当于2.5个新加坡。

虽然不知道蚂蚁森林为什么一直执着于新加坡,但单从数据来看,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到蚂蚁森林上线4周年时,这个数字更新为蚂蚁森林种植超过2.23亿棵树,造林面积超过306万亩。当该地区植被成熟时,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可达111.8亿元。

随着蚂蚁森林带回更多的好消息,用户的好奇心被提了起来。大多数人只能从手机上选择APP提供的几个保护区,比如五缘河保护区、老河沟保护区、汤佳保护区等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真正去这些地方。在现实世界中,这些保护区里真的有树吗?

2021年,一个关于蚂蚁森林的全国性问题悄然提出。

原因是有网友曝光了一段阿拉善盟277号林地的视频,这里正是蚂蚁森林承诺种树的地方。然而在视频中,这片林地除了贫瘠就是贫瘠,根本没有树木,但飞沙走石随处可见。



视频被传回网络,有网友“爆了”,质疑蚂蚁森林多年来一直造假,并讽刺称“这就是阿里巴巴产品的一贯风格,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

另外,也有网友的真情被这个视频“伤害”了,表示自己三年来累计获得了66个环保证。都是假的吗?



大风起于清平之末,舆论的影响力显然不可小觑。蚂蚁森林涉嫌造假愈演愈烈,不少网友甚至立即退出蚂蚁森林,表示不再继续种树。



这件事惊动了很多媒体。几天后,记者来到这片被强烈质疑的阿拉善盟277号林地进行实地调查。从视频上看,这片林区确实光秃秃的,没有树木,但记者请来随行的护林员胡师傅,负责这片林区的人说,这里其实是有树的,只是人“看不见”。



面对镜头,胡师傅颇为无奈。他说,这片林区地处戈壁滩,种植的梭梭生长在碎石地上。再加上当地干旱,极度缺水,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梭梭本身的生长。这片土地虽然贫瘠,但是仔细看地面,其实每个坑都已经种上了梭梭。



听完胡师傅的话,记者在布满碎石的地上发现了一丛像杂草一样的植物,问胡师傅:“这是梭梭树吗?”,得到了胡师傅的肯定。

随着对这棵梭梭树的“打样”,记者发现了许多生长情况和大小不一的梭梭树,有的看起来郁郁葱葱,有的即将枯萎,这是由于2021年降水很少。



胡师傅说,当地的梭梭树都是3米乘5米的网状种植,每15平方米就有一棵梭梭树,所以没那么密。况且外国人习惯了“树比人高”的设定,自然一眼就找不到树。

另外277号林地地质比较硬,放牧比较多。另外,由于干旱等原因,梭梭树一般长不高,而沙地另一边的梭梭树会长得高一些。

胡师傅说,一棵梭梭树种下后,要等十年八年才能长起来。这也是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



于是,最初质疑277号林区没有树的网友,显然有些剑走偏锋。

用户在线积累一棵梭梭树的时间肯定比树木生长的时间短很多。更何况植树要根据季节和种植条件分批安排。并不是用户点击种树后,马上就会有工人扛着锄头去种一棵。

质疑蚂蚁森林的公益项目是假网友的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也暴露出他们对国家在防风固沙造林方面的工作不太重视。

《红星》记者在走访277号林地时,与验收单位一起对这块林地的样品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这里的梭梭成活率基本在75%左右,情况已经不错了。

虽然理论上梭梭可以长到1-9米高,但在阿拉善盟这样的地方,如果能长到40厘米左右就已经是成功的树了。



记者还了解到,277林地所处环境恶劣。不是这里说的“春雨贵如油”那么简单,但是下雨的时候足够珍贵。这里年降水量只有130毫米,说到这里,她开玩笑说,“如果你是杭州或其他南方地区的居民,恐怕你会经历130毫米以上的降雨。”

由此可见阿拉善盟自然条件的不同。

人们对蚂蚁森林的疑虑在这里得到了成功的解决,真的是乌龙球。但这个乌龙也不是没有正面作用,至少让一部分网友知道了真正防风治沙种树有多难。

阿拉善盟277号林地梭梭是2019年种植的。现在三年过去了,大部分植被长势良好,被前来拍照的网友忽略了。在那些水资源更加匮乏的地区,想想治沙种树有多难就够了。

2021年,电视剧《宁敏小镇》热播,观众通过主角体验了在荒原上开垦家园的艰难。其实在现实中,人们防风沙只会比电视剧情节更难。

半个世纪前,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以北有一片沙漠,名为“毛乌素沙漠”。榆林市也因这片沙漠的存在而被称为骆驼城,意为沙漠之城。



“毛乌素”在蒙古语中是“坏水”的意思。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只有0.9%。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毛疃村的郭老人回忆说,四五十年前,村子四周都是黄沙,一刮起沙尘暴,地里的庄稼全被埋了。

恶劣的自然环境剥夺了这里的居民幸福生活的权利,却也激起了一批有志之士的斗志。他们发誓要用双手把他们的家乡从风沙中拯救出来。在发誓要治沙的当地人中,有一个叫石广银的农民。他说:“我年轻时就下定决心要治沙。下定决心什么都做不了。”

凭着决心和毅力,从1959年开始,毛乌素沙漠重建工程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从未间断。到2020年,这片沙漠将很快从中国版图上消失。

马云有多少亿人民币

把成果写下来只是寥寥数语,但几十年来,在防治风沙上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人,为持续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的科学家,他们所经历的,三天三夜也写不完。



一开始,毛乌素沙漠种的树,种多少就死多少。后来存活率能达到90%,需要潜心研究。带着执拗,毛乌素沙漠真的被人类“统治”了。

治沙是千年工程,是尹福子孙的事业。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自然不能只靠蚂蚁森林这个公益项目。然而,在国家的支持下,蚂蚁森林抛出了一个好主意,得到了千千数百万人的接受,并默默耕耘。这不能不说是力量的传承,值得人们缅怀和感恩。

结语:

2019年4月22日,马云出现在甘肃敦煌一处“植树”现场。他在接受采访时感谢了所有参与蚂蚁种植的用户。马云认为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会对后世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此外,他还表示,蚂蚁森林的植树计划将一直持续下去,并承诺每年植树1亿棵,每年增加100万亩。



截至2021年8月,蚂蚁森林已带动6.13亿人过上低碳生活,五年累计“绿色能源”达2000多万吨。

此外,蚂蚁森林还联合中国绿色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等八家公益合作伙伴,在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11个省份种植了3.26亿棵树,总种植面积超过397万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人们继续支持的事业,最终能创造出一个真正的“绿色中国”。


作者:黑猫

本文由甄帅财经原创。欢迎关注,给你带来知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