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向陌生人借游戏账号或将账号出租给他人的经历?
上周末去了一次网鱼网吧,电脑桌面上有一个图标“一元鸡”。打开后,一个大型租房平台出现在我面前。在这里,你可以用PUBG租一个Steam账号,1块钱。对于偶尔想吃鸡但又不想花钱买,或者懒得注册Steam账号的人来说,租用账号无疑是一个方便快捷的选择。
除了《绝地求生》,该平台还提供其他热门端游和手游账号出租。便宜的一至三元/小时,贵的十几元,还有不少租房的,生意还挺火爆的。
作为一个老玩家,我自己从来没有满足过租号的需求,也没有关注过游戏账号共享的市场。回家后,我特意在百度上搜索“游戏出租号”这个关键词,突然弹出五六个出租号网站,直接戳中了我选择恐惧症的软肋。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网站的页面布局和排版重合度高达90%。我怀疑他们在制作页面的时候直接使用同一套模板,甚至为设计师省钱。
由于没人给我广告费,我就把自己的名字都打码了▼
虽然各家都标榜自己专业可靠,但我还是决定选择搜索结果最高的一家去体验一下。毕竟买百度SEO也是要钱的,愿意做推广的平台。短时间内跑路的概率比较小。
注册后,我先去租赁大厅了解市场。我对租赁市场的第一印象是移动账号比端游账号贵。
以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为例。前者销量前三为1.1元/小时,后者均价为3.8元/小时,高出3倍多。
为了更直观的展示数据,我分别统计了网站热门排行榜上的8款端游和7款手游,计算了每款游戏销量前三的平均账号价格。
从手头的数据来看,移动账号平均价格比端游高0.5元/小时。而端游和手游中均价最高的逆战和穿越火线,则是腾讯游戏运营的FPS游戏。
业内公认腾讯游戏的营收能力很强,这些二级市场的价格就是最好的佐证。
租赁市场的另一个特点是价格与账户中的资源成正比。皮肤越多,装备越好,价格就越贵。账号标题大多有“全皮肤、全英雄、XX金币”等字样,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不到20元,你就可以当CSGO的土豪了▼
在商品详情页可以直接看到账号皮肤▼
相比之下,传统的3A大作是租不到高价的。相比刚刚发布的COD16,零售价三四百人民币,租号只要2元/小时。
预购豪华版无主之地3,5元一天,无押金。
武器剧情完全解锁的《大表哥2》价格更是白菜价。还送阿拉伯战马和十辈子都花不完的99万金条,隔壁荷兰人都哭了。
出租号真的这么甜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让我用我的账户试试水。
完成实名认证后,我就可以发布账号了。考虑到账号价值,我没敢把100多场的Steam账号借出去,而是选择了港台服的战网号——账号里只有两个COD,万一被封损失比较小。
可能......
备注写着:道具删除,损失由出租人承担▼
选择游戏和服务器后,接下来就是填写登录账号和密码。虽然我已经开启了登录二次验证,但是直接在网页上输入明文密码还是觉得很害怕。
为了保险起见,我随机生成了一系列记不住的复杂组合,代替了原来的密码。
就写几句关于标题和描述的话。主要是想和那些千篇一律的账号标题区别开来。当时我的COD16玩家部分刚到20级,没有什么特殊装备。
账户里两个游戏价值600多元,象征性的设置50元押金绝对不过分。1.5元/小时的单价已经是全场最低了。
账户增值服务栏目,还可以开通误差补偿和安全服务。前者类似于淘宝的店铺押金,主要面向租客。
至于后者,那就有意思了。
我仔细看了官方的说明,发现这个所谓的保障是很薄弱的。
30元保一个月,不退款。说白了就是可以在这里按月买保险。赔偿条款更是扯淡。我会列举几个给你看:
......
大惊小怪的,这不是智商税吗?如果真的要被黑,这钱可能还抵不上你账户里的几套皮肤。
跳过智商税,直接上了货架。账号挂了两天,也没什么事,我就不管了。
过了一个星期,我想起我的账号还挂着,就去网站看了看。这吓了我一跳。后台显示已经取消了两笔交易。原因是联系不到机主,收不到验证码。
站起来两次,个人声誉直接降级为“差”。
一个说另一个,没有QQ,那是因为提示明确写着“不能带所有联系方式”。本来我是期望通过平台和租客交流的。结果别人下单租号。我的手机不仅没有收到短信,APP里也没有新闻通知。我必须24小时盯着订单吗?
很明显,这是你产品的无能。
APP里没有出租通知提醒▼
一怒之下,我把自己的QQ加到了账号描述里,再次提交上架。
50元押金我也不要了。任何人花1.5元就可以从我这里租到一个COD15和COD 16都有的Battle.net账号。
更何况,你不用付我一分钱,就算你开挂了名。
这个房租号实验渐渐变成了一场赌博:我用自己600多元的账户赌租客的人品。
以前很好奇开阖“神仙”的心态。我开了多少次户,关了多少次户?买游戏的钱不心疼吗?现在终于明白了,只要有租房平台和免押金账户,开户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免押金和低价的诱惑下,账号再次上架不久,一个陌生人加了我的QQ,第一笔业务终于开张了。
从这位兄弟的话里我了解到,这不是他第一次租COD16。他只是租了一个被封的账号,又找到了我。
我们之间的沟通非常顺畅。他花了一点钱玩了他痴迷的故事模式,我也收获了一次租账号的体验,真的给了我帮助别人的快感。
最后他还不忘提醒我注意账户安全,还挺温暖的。
租客也替我捏了把汗▼
第二天醒来,账户里多了6块钱。我的价格是1.5元/小时,租客实际支付1.8/小时,20%的差价由平台赚取。
哦,对了,取现要扣3%的手续费。这张账单我一共拿到了5.82元。如果不加价,我们可以每次租4个小时,然后租67次就可以把买COD16的钱赚回来。
前提是这60多的租客没有一个开挂的,所以才有了这个标题。
租号的风险摆在眼前。如果真的是因为租客的违法行为导致封号,那么上诉游戏平台有用吗?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特意找到了Battle.net、Steam和Uplay的用户协议。三个平台都明确禁止出租和转让软件服务/账号,也就是说将账号出租给陌生人是违背平台规范的,不受平台自身保护。
由此产生的标题只能由所有者承担。
Battle.net(国服)用户协议▼
Steam用户协议▼
Uplay用户协议▼
至于前面提到的租房平台的理赔,我劝你还是别指望了。根据规则,申请理赔时,还应提交标题时间截图、当天登录流量、游戏记录。
就算真的申请了,能出多少钱还是个问题。
既然租金风险这么高,那些一个月卖几百单的商家难道不怕打雷闪电吗?带着疑问,我用各种武器皮肤租了一个CSGO账号,盛辉6.6元/2小时。
付款后需要下载专门的注册软件才能登录。点击一键登录,桌面会自动弹出一个Steam窗口。此时按F9,窗口中会自动输入账号和密码。
登录期间,鼠标无法移动。看着屏幕上自动输入账号和密码,感觉像是被远程操控,很不安全。
虽然不太懂计算机技术,但我猜注册设备可能有虚拟机,因为在登录期间,很多电脑上的软件无法启动,弹出窗口提示没有操作权限。
真正的一键注册▼
几次失败后,我终于上了这个账号。
不出所料,账号上只有一个叫CSGO的(付费)游戏,显然是专门用来出租的。此外,该帐户还打开了家庭监控模式,这可以防止我访问个人数据和其他信息。
这是一个34级的CSGO账户,它的昵称是一串数字。一进游戏,最上面的黄条就提醒我冷却时间14小时。
一共租了2个小时,不会运动。那就来两个休闲局,体验一下有钱人的生活。
店主对我很诚实。军械库里有各种高价皮,都是我舍不得买的。给队友配枪,多一点自豪。
用别人的账号打CS,但是没有输赢的压力,还意外拿到了全场最高分,体验出奇的好。
但租号的乐趣仅限于此。到时候这些凉皮还得还给主人。
借用朱自清的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对于职业号贩子来说,每个账号只绑定一个游戏,保证效率最大化。我们普通玩家租账号的时候,库中的其他游戏都是闲置成本,这也提高了封号的风险。
所以,专业的号贩子才是这些出租号平台的主力军。无论是账户存量还是应收能力,都比像我这样的飞度
强很多
其实这些号贩子的账号来源是否干净,是值得怀疑的。我的一个猜想是,号贩子通过盗号或者刷黑卡的方式获取账号和配件,然后在租赁平台上出租,相当于变相洗白。只要数量足够,摊销少部分片头损失的成本就够了,整体利润还是赚的。
在这个租房网站的首页,有一个加盟推广的广告。缴纳几千到几万不等的加盟费,就可以成为大平台的经销商,独家域名、客户端、渠道共享,还提供货源、网吧推广等一站式服务。
还记得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相似度高的租房网站吗?它们很可能是加盟商的产品。
游戏租号显然已经成为一条颇具规模的灰色产业链。以本文提到的这个网站为例。201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网站背后的母公司团队规模为400人,3月营收超过2500万元,占整个账户体验市场的79%。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融资估值高达1亿美元。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违反游戏平台用户协议的基础上的。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立即删除了所有者信息,并更改了Battle.net密码。从个人角度来说,我绝对不建议你亲自去体验分享账号的业务。无论是出租方还是借款方,安全风险都是巨大的。
你贪图几块钱的租金收入,别人可能会盯上你的个人隐私和友情链。
即存在是合理的,租赁平台的出现确实满足了部分玩家的短期需求。但如果你问我对租赁市场未来前景的看法,我仍然持悲观态度。
毕竟账号就像内裤,穿在自己身上永远是最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