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预计明天送达准吗(壹快评丨“签收确认”收费1元,顺丰是在征收“智商税”?)

近日,浙江省消保委发文称,有消费者反映,在使用“顺丰速运+”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送快递时,发现顺丰提供了一项名为“签收确认”的增值服务,收费金额为1元。此事引起社会关注。

浙江省消保委表示,顺丰擅自将“签收确认”与应有的法律服务内容分离,涉嫌虚假收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随着这项增值服务的推出,很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如果不勾选这项服务项目,顺丰就不提供“签收确认”服务,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94%的用户认为这样的收费不合理。

浙江省消保委质疑,94%的用户反对,收费的不合理性显而易见。

随着事件的发酵,顺丰回应称,这项服务是为了保证快件的安全,用户是否选择这项增值服务不会影响快件的正常投递。只有寄件人有特殊需求才会选择,收件人不会被收费。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所谓的“保证快件安全”完全站不住脚。顺丰在推出这种收费服务之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从事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代理人有当面验收的权利。”换句话说,准时、安全、准确是快递企业的义务。《民法典》等法律也有类似的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非常明确:寄件人付费,快递企业保证安全、准时、准确送达收件人。“安全、准时、准确交货”本身就是合同的一部分,那么“增值服务”呢?

如果快递公司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将快递送到收件人手中,即快递公司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本该由快递公司承担的责任,却要另收费。正如浙江省消保委所说,此举涉嫌巧立名目收费,侵害消费者权益。

那为什么顺丰明知不当还推出这项业务,而且振振有词?原因可能是利益驱动。一块钱对于寄件人来说就像一根毛线,对方捡到也不会觉得疼,但是对于顺丰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2020年,顺丰将完成预计81亿件的业务量。假设有百分之一的寄件人选择这种“增值服务”,顺丰就赚了近亿元。这大概就是顺丰“扬名立万”的出发点。

像顺丰的“签收确认”收费还有很多,比如各种快递柜收费。本来送货上门是快递公司的合同义务,但是有些公司选择把快递放在快递柜里,而且逾期收费,收费不高,三元封顶。在舆论压力下,快递员会给收件人发短信,说不同意放置可以反馈。很多收件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信息,所以快递公司可以安心节省自己应尽的义务,快递柜公司也可以安心收取费用。

一块钱也是钱,但是你不用尽你的义务,你却去另一个名义下谋取不正当利益。再冠冕堂皇的说辞,都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都是在利用消费者的“不介意”误导消费者。这对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来说并不好,一定程度上也是恶意的。现在你混淆了概念,误导了消费者,以后消费者可能会离开你。

(作者是第一财经评论员)

顺丰的预计送达时间准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