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期12天,累计到588天。在此期间,我每天都在研究新的课题和领域,每周都要开发一个新的课件。
做事有个过程,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沸腾是沉淀,是积累,是积累。
竹子用了四年才长高了3厘米。
但从第五年开始,它就一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
仅仅六周,它就能长到15米高。
事实上,在之前的四年里,竹子的根在土壤中延伸了数百平方米。
做事也是如此。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沸腾是沉淀,是积累,是积累。
今天给中学生讲解线下U型思维的社会热点拆解,练习一道东南大学2020年的强基础真题,关于高等教育与个人成功的关系。
孔子曾说,“十五之计在于学”,而这个“学”包括的不仅仅是高考和选专业。更高层次的“学”,应该是对人与他人、人与家庭、人与国家、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成功不仅仅是“成功”,或者仅仅是自我的“成功”。
古人说“仁义”,仁是“爱”,义是“宜”。在任何一种关系中,做一个合适的爱人都是值得学习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运用多哲科视角,合理调用“组合创新”的思维来应用知识更重要!
我是湖南人。我所敬仰的湖南伟人毛主席曾这样评价曾国藩:“与人愚,独事曾文正。”意思是:我对现代人只服一个曾国藩。
为了研究曾国藩,我看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记,最后选择了这本《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在美国教师读书会上进行解读,作为纪念今年讲座的第60本书。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本最丰富、最有趣的关于曾国藩生平的书,充分还原了曾国藩的复杂性格。
讲解这本书,我写了三版手稿,录了两版讲解,分为三个部分:
1.一个资质一般的农民如何完成从平庸到圣人的跨越?
2.他是清官还是贪官?
3.他经历过怎样的耻辱?他为什么要遭受这些屈辱?
对我自己来说,阅读和阐释这本书,是对自己的一种反思和提升,尤其是做人的“外圆内方”。正如晚年的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所说:人的一生就像果实成熟的过程。不能焦虑,不能懈怠。人的努力,天地的耕耘,会让一棵树悄悄长高,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曾国藩通过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平庸的人,通过自律和自强,也能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十倍,能看透、站直、说出来、做出来,就能成为“圣人”。
诚如圣人所言,“官场上,行事太方的人,表面上看似强势,实则弱势。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那些看起来柔弱、屈服、含蓄、宽容的人。”
49期#5【2021.11.23】 Day581《沟通力》卡内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识和技能,85%靠沟通。
我和干货帮做的上千份调查显示,职场最缺乏的核心能力就是沟通。
49期#6【2021.11.24】 Day582《史蒂夫·乔布斯传》乔布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生活阅历越广、越多样化,他的设计就会越好。《乔布斯传》清晰地记录了乔布斯真实的生活经历,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并一一呈现,毫不做作,毫不掩饰。
本周三中午12点,本书17分钟的强化音频讲座分为三个部分:
1.从他年轻时的成长,探究他独特性格形成的原因?
2.他的完美主义和控制欲强对苹果产品有什么影响?
3.他人生中有哪些失败改变了他?
学习的好坏不是聪明和愚蠢的关系。认知心理学很早就认识到,学习成绩主要与认知加工的深度有关。比如,浅层学习重在记忆知识,而深度学习重在理解知识。浅度学习把学习当成一项任务,深度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
第312章:成为学习大师的三个维度。全文约5700字,视频18分钟。
是领导美老师掌握职场核心能力的最后一课。通过学习,您将掌握:
1.领导的三大优势
2.影响领导力的三个因素
3.培养领导力的五种方法
第313章:全文约5700字,视频约18分钟。
PPT为什么叫powerpoint?因为它既需要力量,也需要点。
表达的关键是什么?既要有力量,又要有指向。
那么高效表达的本质是什么呢?修人,修东西,解决问题!
高效表达的起点在于有观点,这个视频展示了有观点的第一步:设定主题。
48期#10【2021.11.15】 Day574 《金字塔原理》我们总说学习,其实学习和学习是要分开的。学习是为了让我们建立新的认知,而学习是为了将所学内化为己用,这就需要不断的重复才能让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显然,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只有经历了学习的认知障碍和学习的反复内化,才能让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知识不是力量。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才有力量。
一切轻松的学习都是伪学习,只是为了做一个学习的样子。
在这本书里,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经济时代,大多数人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在了处理邮件、回复微信等表面工作上。这些表面工作对员工的认知能力要求不高,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价值,容易被取代。
为了摆脱这种浮躁低效的忙碌状态,提升职场竞争力,深入工作才是解决之道。工作深度是自我控制、注意力集中、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的向导,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核心技能。
今天中午12: 00【梅老师读书会】将上线约19分钟的强化音频。
我将围绕两个部分为您解读《深度工作》一书:第一部分,我将分析深度工作的内涵和意义;在第二部分,我将着重介绍四种培养深入工作能力的实用方法。
针对第一个实用方法“深度工作”,笔者介绍四种深度工作模式来帮助我们实现深度工作,即节奏模式、双峰模式、禁欲模式、记者模式。我个人最受益于记者模式。
上周三,我详细讲了《乔布斯传》这本书,记者模式来自《乔布斯传》作者、《时代周刊》主编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艾萨克森是个大忙人,每天都要应付大量的采访和编辑。然而,除了这些繁重的工作,他还写了《乔布斯传》和《爱因斯坦传》等小说,产量很高。他的秘诀在于采用“记者模式”,一旦有空空闲时间,立刻转入深度工作状态。
梅老师读书会是我发起的一个读书分享会。
经过20多年的日常阅读和16个月的准备,我从心理学、视觉、沟通、认知、财商等十个方面精选了全球100本好书,帮助你
让你轻松地把每一本书读透,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别人20年的阅读。[/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