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货拉拉的司机告诉南都记者,货拉拉平台在深圳调整了会员费,取消了之前的会员制度。司机收入变少了,平台接单越来越难。有司机算了一笔账。新系统上线后,他们每个月都要额外支付千元给平台。
这与“赚钱更容易”的口号背道而驰。这句话醒目地显示在官网“司机加盟”的页面上。但实际情况是,货运拉拉等货运平台似乎正在让货车司机“赚得更少”。
作为同城货运赛道的领头羊,如何更好地平衡平台、司机、用户的利益,成为了悬在货代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除了会员费上涨,司机们发现抢单是“玄学”,接单过程中还有很多“模糊地带”。
为什么要调整会员规则降低司机利润空?各项指标都是满分,为什么司机还是很难抢单?为什么长途旅行到目的地后总是拿不到返程单?受困于系统算法,他们不断向平台提问,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似乎并没有得到解答。
一排货运拉拉面包车停在强北商圈路边。
满分的司机和难抢“大单”的账号
12月1日傍晚,深圳货车司机老谢把车停在路边,像往常一样靠在座位上看手机。屏幕上不时弹出附近的订单信息。突然,跳出一个佛山市禅城区的订单。160公里左右,订单总价550元。犹豫了一秒,老谢赶紧刷了橙色按钮接单。
犹豫之二是怕票。在当地货运司机的圈子里,口口相传禅城分时段对货车进行限行,当地对违章检查严格,罚款高。“1.5吨以上的货车,限行时段和外地车牌,可能被罚款的三个条件都满足,听说罚款200,”老谢调侃道,语气中透露着无奈。
这是老谢主动开始的一次冒险。“大家都知道那边检查严格,这个订单没人敢抢,我就能抢。反正我一天也没接到什么订单,不如试试看,说不定还能赚到钱。”运气好的话,老谢上路了。
运气好的话,老谢这单550元,减去油费和高速费,能赚400多元。但是如果做一趟回来空,包括双油和高速费,能赚的钱就大打折扣了。万一再来一张200元起的票,对老谢来说真的是亏大了。
但他必须赌一把,因为他不能靠呆在原地赚钱。在货运司机的圈子里,100元左右的订单甚至是“大单”。平台发出的订单中,“大单”数量并不多,往往一出现就被很多司机抢购一空。谁最后抢了单?老谢也不知道。“在系统化的评价标准中,我的行为正点率是满分,或者经常好几天拿不到订单。”
在货拉平台的评价体系里,满分抢不到“大单”,只好接没人敢抢的单,忧心忡忡的深圳司机不仅一直心存感激。在华强北商圈附近,有一些本市的货运司机。在钟真路上,写着“橙货拉拉”的面包车摇摇晃晃地排成一排停了下来。走了200米左右,可以看到路边停着至少十辆货运面包车,大部分司机都靠在座位上划着手机。
在其中一辆面包车前,老钟正在老李的车窗边聊天。两人的手机不时响起,跳出不远处的订单信息。当弹出一个81元的订单时,两个人几乎同时点击抢单,跳出“拜托拜托,抢单成功!”老李拍着方向盘大喊,好像这样可以提高抢单成功率。但是最后两个人都抢不到这个订单。
钟和老李的行为评分、正点率、拒绝率都差不多,都在满分上下徘徊,但是抢单难成功也是正常的。下午2点到了华强北的老钟和老李,下午5点才接单。谁抢了这些订单?他们也想不通。
杜南记者注意到,50元左右的“小订单”跳出来最多,但他们什么也没做。为什么不抢“小单”?老李随机点了一份30元起的单。“比如这个订单的距离在10公里以内,但是这条路会堵车,万一超时会扣我的准点率。等我到了,等人帮他们搬货,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最后除了油费,平台会再次抽成一部分,向平台支付会员费。经过几个小时的辛苦工作,我赚不到钱。谁来拿?"
大单抢不到,小单不想抢,平台希望司机不要太挑单,司机抱怨平台订单太少,一场漫长的博弈正在平台和司机之间悄然进行。
卡在系统里:跑了一段距离拿不到退货单,司机自费找人帮我搬货
除了抢“大单”难,司机们还面临着在货拉系统生存的种种烦恼。货运拉拉平台系统对司机的评价包括行为评分、正点率、拒绝率等指标。在系统算法下,司机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某项指标分值降低,可能直接影响抢单成功率。
有一次,一个深圳司机接到一个广州的订单,导航显示目的地是广州碧桂园。司机跟着导航指引到了后门,却被保安拒之门外拦了下来。绕了半天,司机找到入口,终于超时,准点率下降了0.3%。之后因为投诉举证难,司机只能通过多做单来拉回正点率。
司机向南都记者透露,虽然货代已经推出了申诉功能,遇到问题的司机可以通过平台申诉,但实际上事情发生时很难取证,司机不一定能申诉成功。
司机也承受着帮客户搬货遇到的各种委屈。有司机表示,上门时发现实际要搬的货物多次超过平台价格。但是如果和客户理论价格被对方投诉了,就要再扣一次。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超出的数量不是太离谱,司机就干脆忍了,执行了。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用户为了省钱,会下单购买与商品完全不符的型号。这导致司机接单后来到现场,面临货物体积过大无法搬运的麻烦。动还是不动?很多时候,司机都觉得自己来了,不能白跑一趟。有一次,老谢接到一个搬家单。除了十几个大包,老谢只知道有“一个柜子”。来到现场后,老谢有点傻眼。这是一个一米五宽,两百斤重的柜子。要从四楼搬到一楼,到达目的地后再搬到四楼。“我一个人怎么搬得动这么大的柜子?”最后老谢只能找了个愿意帮忙的小伙子在身边,自费给了他30块钱,让他帮忙运。
跑了长途,经常拿不到返程单,这也让老谢很头疼。做完去佛山的订单,老谢在车上睡了一夜,待在广州番禺区附近,等着回深圳的订单。可是,一整天过去了,老谢也没看到退货单。“把订单往佛山、清远推,让我越走越远。我不相信。能没有回深圳的命令吗?”老谢怀疑平台的规则在“耍花招”,但他无能为力。他告诉平台,对方只能让他“去别的地方试试”。
善变法则:在更新的会员体系和缩水的利润之间空
此前,货代曾因会员费价格上涨引发关注。拉拉平台实行会员制。虽然没有强制购买,但非会员每天只能接两单。司机减去燃油等成本后,15%会被平台拿走,利润所剩无几空。所以大部分跑了很久的司机都会选择购买不同档次的会员。
据货拉拉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货拉拉平台更新了会员体系,分为非会员、白银会员、黄金会员、钻石会员。其中,平台向司机收取的每单信息费分别为15%、11%、8%、5%。
调整前的会员费显示为月费。
调整后的会员费显示为周费。
在旧系统中,会员分为每月支付299元的初级会员,每月支付549元的高级会员和每月支付899元的svip。其中初级会员每天第一单不收信息费,高级会员每天前五单不收信息费,之后每单收取15%信息费。但是在svip中没有限制,任何数量的订单都不收取信息费。12月初,旧的会员制正式取消。
对此,老谢算了一笔账。“在旧系统中,如果我每个月交549元会员费,每天接5单,每单赚80元,那么我一个月跑30天就能赚12000元,减去549元会员费,就能得到11451元。但新系统上线后,即使我一个月买729元,只拿5%的会员,每80元一天跑5单,也只能拿10671元。”老谢说,在实际接单过程中,他要多交一些钱给平台。
对此,货拉拉相关负责人表示,调整会员费是企业正常的商业行为。司机认为抢单难,一定程度上和目前货运市场的忽冷忽热有关。货拉拉在发展过程中,平台功能不断优化,用户和订单数量与日俱增,运营成本也在增加。在保护司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平台调整折扣价,保证平台平稳运营。货拉拉也会加大对货拉拉会的投入,做大做强网络货运市场,帮助司机提高效率。
行业观察:司机寻求转型,平台努力平衡三方利益
货运拉拉等同城货运平台的出现,加速了传统货运行业的洗牌。老谢在加入货运平台之前,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司机行业。他回忆,在没有货运平台等同城货运平台的时期,接单比现在容易。当时大家都聚集在批发市场,等着店主来雇佣他们。批发市场之间交流频繁。司机跑好之后,车主会主动去找。双方谈好价格后,司机接车出发。
人脉关系网建立后,接单并不困难,和货主熟悉的司机也很乐意帮他们搬货,很少空跑。但平台出现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大,司机被卡在平台的系统算法里。老谢说,他和身边很多司机都在找转型,不要指望平台,开始自发重新和货主联系。
其实为了平衡平台、司机、用户的利益,货拉平台也在努力。据观察,11月10日,货拉拉成立了司机权益保障委员会,从休息时间标准、职业伤害保障、保险三个方面入手,试图通过保障司机权益,提升司机对平台的信任度,提升司机对客户的服务。
此外,长沙动车事故后,货代推出了“安心拉”,记录车辆行驶情况,监控司机和用户出行,通过技术路线解决安全防护隐患。
但这些针对司机和用户的相关保障措施,在问题出现后,似乎都在“修补”。对于司机来说,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会费调整后从手中“蒸发”的利润。越来越少的钱,越来越多的“苦”人,未来可能不得不选择“用脚投票”。
近日,货拉拉平台再次传出“疑似上市”的消息。拉拉回应,没有具体的上市计划和上市时间表。据不完全统计,这已经是货代今年第四次澄清该传闻。总部在深圳,这个老牌的同城货代,已经完成八轮融资,估值650亿,如何平衡多方利益,上市?未来的路还很长。
采写见习记者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