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品牌和产品具有相同的生命周期性质,每个周期所采用的策略是不同的。其实做品牌就是回归最底层的逻辑:人、货、市场。
如果主要是以卖货的形式给我举个例子。这是我之前分析的,为了一个葡萄酒品牌的利益:
下图显示,平台用户购买国产白酒的主流价格如下:0-40元占26.65%,40-120元占39.93%,120-330元占24.92%,男性客户占69.51%。
根据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一淘大数据软件商业顾问的市场情况,得出平台用户购买国产白酒的人群画像属于公司员工,占比43.90%,国内购买国产白酒的前五大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均为一线省份。
各主流价位畅销产品的品牌建设方法和核心需求
如图所示,丹泉138元产品、五粮液159元产品、金六福178元产品、泸州老窖股份169元产品,从产品结构、材质、设计、产品海报甚至产品介绍文案都基本相同,以至于品牌名称被抹去,一般消费者会认为销量排名靠前的产品基本相同。
有的品牌长期在淘宝,通过刷榜占据销量排名优势,享受“排名红利”。而国内整个白酒产品都处于互联网渠道下的品牌布什期,没有明确的品牌排名。消费者的品牌敏感度低,忠诚度更低,后来者可以通过品类创新实现快速攀升。
消费者和典型消费场景分析
小李今年26岁,在一线城市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因为工作和娱乐的需要,小李想给领导买个白酒。因为平时很忙,又属于非常喜欢网购的互联网工作者,所以决定网购,通过反复查看对比几款产品,最终选择了一款XX牌国产白酒。小李的整个消费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吸引注意力、产生兴趣、结识新朋友、决定购买。
①吸引眼球:小李进入某商场的白酒频道,首先关注的是销售业绩和产品价格。哪款产品卖得好,评论多(虽然她听说过刷榜,但不自觉被排名靠前的产品吸引),同时价格在她心理预期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拒绝),哪款产品就能成功吸引他的注意力。
②兴趣:一个个打开产品介绍,一个个对比。他真诚地希望找到一种高质量的产品。喝白酒的人也很注重品质:口感、包装、用料、酒精浓度、品牌文化等等。详细的产品介绍,尤其是产品之间的横向对比,让他很快选择了一款产品。他在权衡:哪个更好更有价值?
③成交:他翻看了很多评论,查了企业背景,把选择锁定在某个品牌,“感觉他们的产品不错(质量,包装),销量不错,时间长,厂家大,要注意口碑”。很快,小李点击了“购买”。
产品切入主流价位段,优化排名,吸引消费者关注;塑造专业的品牌形象,传递“品牌、时尚、乐趣”,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加强对大品牌的背书,使其信任并最终购买。
以广西某酒厂为例:
首先分析后:
通过对这款产品的市场和竞品研究、消费者研究、核心品牌资产研究,需要找到符合“消费者需要、竞品没有、丹泉酒独一无二”三个条件的利益,将其提炼为丹泉酒的核心价值,确定品牌定位。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可视化,让概念落地,直击消费者心智!
很明显,丹泉酒的水、酿造原料、酿造工艺、包装都是丹泉集团独有的利益,但消费者并不需要!
消费者需要的是“有品味、有技术、有包装、有文化”的国产白酒,而不是丹泉品牌!
消费者喜欢和需要的是口感,而不是品牌。技术和材料给人信任感!
大多数竞品吃起来都会很辣,我们的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水源。高品质的酿造原料能给消费者带来好的体验,与朋友分享。一些竞品和我们的产品在利益诉求上未能直击消费者的软肋。消费者暂时对我们的产品不感兴趣,但对一些竞争产品感兴趣。然后我们会根据消费者的诉求对第三方平台的页面进行整改!
丹泉葡萄酒品牌架构和产品矩阵升级:
丹泉产品线调整的必要性
根据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一淘大数据软件商业顾问的市场情况,平台用户购买国产白酒的主流价格如下:0-40元占26.65%,40-120元占39.93%,120-330元占24.92%。
目前丹泉品牌结构单一,但部分产品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远离主流价位段。在0-40元的主流价格区间,喜欢这个价格而没有一款产品的人占整个市场的比例为26.65%。
主流价位段的背后是主流市场。只有切入主流价位段,才更容易获得销量。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观察,国内白酒的一些大品牌已经涉足这一主流价位段,如洋河、江等。
当然,如果产品成本过高,我们要定位高价,那么就要忍受培育新价格段的长周期、高投入。
国内白酒丹泉产品强势切入0-40元价格区间,开发了一些新品,定价密集覆盖第三方平台主流价格区间。(每个产品都有细微差别)
在0-40元区间,探索一款38元的产品。
如果包装材料成本很高,或者酿造材料成本很高,优化其中一部分使用其他材料来降低成本。
尊重市场的首要前提是尊重主流价格。开发产品,首先要定好零售价,然后预估出厂价和红线价。我们不能根据成本加利润来估算零售价格。
让市场销售呈现丹泉调整品牌结构和产品矩阵。
敬畏市场!
对市场应该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判断,但不能武断。我们的品牌定位是否可行,品牌架构如何构建,产品矩阵如何构建都是合理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本着“控制成本”的原则设计多个方案,让市场来选择!
消费者不同的消费能力和审美观念,决定了产品价格选择和品牌调性的多样性。
产品价格选择多样化:比如有人愿意花700元买国产白酒,有人选择50元白酒,这与产品品牌甚至质量无关,而是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心理价格预期有关。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研究如何有效地满足这种多样性。
品牌调性的多样性:就品牌风格而言,有人喜欢“品味(强烈的色彩和材质暗示)”;有人喜欢时尚个性(年轻人自己喝);;有人喜欢家庭文化(送家人长辈);有些人喜欢高性价比(理性的人)...单个品牌不可能同时容纳这么多不同风格的调性,但是回到商业的本质,这些人都是客户,都是现金!
借鉴宝洁/联合利华品牌结构,实施基于平台品牌的多品牌战略。每个品牌都有不同的调性,覆盖不同的价位段。这样对主流价格段(30元到300元之间的主流价格段进行高密度覆盖)进行密集覆盖,让市场帮助我们构建最合理的品牌结构和产品矩阵。
由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国产白酒在互联网上的未来前景不言而喻。目前,丹泉酒业所在的国内白酒行业如茶般火热。目前,国内部分白酒处于品牌丛林发展阶段,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排名尚未形成,真正的大品牌屈指可数。丹酒有机会从互联网渠道争夺国内白酒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坚品牌。
树立大品牌形象有两种方式:高投入推广,比如利用主流媒体的优质传播资源;二是唤起消费者口碑,用口碑提高推广效率。是品牌销售和口碑积累的结果,是从引起关注、产生兴趣、产生信任到最终成交,再到重复消费(推荐购买)的过程。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很少有人通过推荐(口碑)购买理疗护具这个品牌?除了缺乏大的推广,更重要的初衷是这个品类缺乏分享/炫耀属性。
比如化妆品/快消品/饮品/服装等行业,为什么口碑传播这么快?因为可以分享/炫耀。比如化妆品,质量好,效果看得见,闺蜜会问用哪个牌子;比如零食,一般都是大家分享的,这就是分享;比如饮品占比很高,这些行业的产品都有分享/炫耀的属性,所以口碑积累更容易。
产品是商业的基础。没有产品,一切都是空空谈!给丹泉酒加上分享属性,营造分享酒文化的土壤,口碑就会发生,推广效率最高!放心有创意新颖的广告,但要为共享产品提供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