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是什么意思百度百科(数据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

从网络数据的大量泄露,到APP(手机应用软件)对手机的监控;从用户被画像“秒杀”到国家分类信息的精准分析。长期以来,大数据与人民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数据已经成为继能源、资源、信息之后的第四大资源,继领土、领海、领海空之后的第四空空间。



数据安全和人员安全

自2019年“315晚会”以来,每年都有涉及网络信息和数据被窃取的内容被曝光,其中大部分涉及非法收集个人隐私数据。2021年5月10日,国家网信办通报了APP非法收集个人信息情况,曝光了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赔等84款侵犯个人信息的APP应用。明明只是一个音乐APP,却一定要看地理位置和通讯录,否则无法使用;骚扰电话太多了。上来就能叫出用户名,有的还能说出你的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



据媒体报道,在各类手机APP应用中,首先窃取和滥用用户数据的是位置信息。有些用户的手机一天被各种app定位3691次,也就是说平均每23秒就被定位一次。排在第二位的是相册访问权,平均每部手机每天有2432次访问。有些手机一天会遇到783次APP试图在后台悄悄启动的情况。

可能有人会认为,只要手机上不存储隐私信息,就可以防止隐私被窃取。其实很多个人隐私,只需要一个位置信息就可以分析出来。

比如,一个人每天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反复出现的地方,很可能是这个人工作的地方,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早上九点经常出现的地方,很可能是这个人生活的地方。通过定位住所到工作地址的距离,上下班的轨迹和路程时间,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开车、打车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如果这个人每年都换住处,那么这个人可能是租房者,然后根据租住小区的均价,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经济状况是在好转还是在下降。如果地址几年没变,可以推断这个人可能是当地的定居者。如果这个人每天固定时间出现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附近,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这个人家里是否有适龄儿童。如果这个人的位置信息在养老院和医院附近比其他人多,那么很大程度上可以判断这个家庭有老人或者病人。



用户的很多个人信息,仅仅从定位就可以获得。通过对不同用户信息的精准分析,可以对用户进行画像,用户的活动习惯、日常生活、饮食习惯、身高体重、健康状况等。可以打上不同的标签,然后针对用户投放不同的广告。比如家里有孩子,就会推送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玩具、书籍或者各种辅导班。比如有车家庭会推关于车险和汽车保养的产品。

【/s2/】说到这里,你可以打开手机里的地图APP,看看你的家有没有被贴上“家”的标签?仅仅一个位置信息就能分析出这么多个人信息。一旦海量个人信息被泄露和非法使用,会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多大的危害?

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被网络平台泄露和滥用的担忧层出不穷。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脸识别、指纹验证、语音解锁、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安、金融、医疗、交通、学校、支付等领域。虽然互联网的安全性越来越高,但令人咋舌的信息泄露事件不断发生。当人们在数字时代享受各种便利的时候,很难摆脱数据风险带来的各种担忧。如果数据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

大数据时代,涉密数据和非涉密数据的绝对界限模糊了。碎片化数据、模糊化数据等传统上认为安全的数据,但在大数据时代,大量碎片化、模糊化的数据聚集在一起。即使这些数据在公开前经过精心解密,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关联分析,洞察隐藏在大数据表象背后的重要信息。



2007年3月,美国海军部情报局发布了《中国海军内部手册2007》,该手册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公开出版的资料,如《中国海洋战略》、《海上长城:中国海军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海军百科全书》、《海军词典》等。与传统的美国海军作战手册相比,手册中没有各种舰艇的清单和插图,但对中国海军的建制、领导、政治工作制度、海军军事艺术,以及海军的人力制度、军队训练、对外交流、武器装备等都有详细介绍。

海湾战争期间,在“沙漠风暴”行动的前30个小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军的指挥机构就收到了130万份电子文件。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开打前,正是通过数据思维,美军在作战实验室多次模拟作战方案,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赢得了战争。未来的信息战将是陆、海、空、电等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军兵种多,武器装备种类多,作战样式多,作战协同非常复杂。如果缺乏编制、装备、人员、时间、地域、距离等数据的定量分析和精确计算,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决策。



在国家安全领域,数据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安全上,事实上,数据已经和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一起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疫情为例。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大数据在中国政府、互联网、电信、工业、金融、医疗卫生等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中,应急指挥平台和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成为疫情下政府大数据建设的重点;电信大数据支撑服务疫情研判、疫情防控部署、流动人员疫情监测,帮助相关部门精准施策;大数据解决疫情下企业的物资流通和复产问题。大数据的有效运用,为我国打赢“疫情战”,维护社会经济稳定,保障国家各领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白皮书是什么意思



当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为358402亿元,数字经济占中国GDP的比重为36.2%,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7%。同时,数据在数字经济的各个环节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数据被关联和聚合的概率大大提高,数据安全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挑战。

2020年全球数据泄露量超过过去15年总和,其中,政务、医疗、生物特征信息等高价值特殊敏感数据泄露风险加剧,云、服务器等数据安全威胁居高不下。基因安全事件、经济信息泄露事件、技术泄露事件、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等。,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常见现象。这些数据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除了经济损失,整个社会秩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对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一场没有硝烟的数据战争

目前,各国对数据安全的认识已经从传统的注重个人隐私保护上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颁布了新的个人数据保护法规,美国、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也对个人信息相关法律进行了大范围的修改。欧盟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GDPR的相关要求(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与此同时,美国和西方也在不断强化“谁服从我,谁就永远反抗我,去死”的数据霸权主义。比如美国,一方面打着数据自由流动的幌子,在其势力范围内推动数据流向美国,另一方面又对其竞争对手美国进行全面的数据封锁。近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在推行“以电脑取代炸弹”、“以网络取代枪支”的战略,以便对敌人发动“更快、更少血腥的远程攻击”。特朗普政府推出《国家网络战略》,全面确立了网络安全领域的“美国优先”原则。



2018年3月,美国《明确海外数据合法使用法案》(the Cloud Act)以公共安全为名,对他国数据采取长臂管辖,在数据主权上实行双重标准。《云法案》规定,为了保护公共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和其他犯罪,美国政府有权调取存储在其他国家的数据。但其他国家要想访问存储在美国的数据,必须通过美国“符合条件的外国政府”的审查,其中包括人权等与数据保护无关的标准。

到2020年,全球20家主要云及互联网服务公司运营的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为597个,其中美国的数据中心数量远超其他国家,占比40%。在信息时代,这种压倒性的数据优势甚至比GDP更可怕,就像美国在扑克桌上知道对手所有的牌,美国可以调度数据资源降低其他国家的维度,这样美国就可以获得极大的战略主动权。

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资源

面对美国和西方的数据力量,许多国家不断采取反制措施。在全球数据主权“打压和抵制”的斗争中,中国早已意识到网络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安全法》明确提出“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可控”。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生效,填补了我国基础性综合性网络信息安全法、核心网络信息安全法、专门法的空空白,再次强调了数据安全保护的重要性。

“十四五”期间,数字化、数字经济、数据安全被多次提及,其中“数据”出现60多次,“数据安全”出现5次,“数据元素”出现4次,“隐私”出现2次,数据安全成为国家重点部署的重点领域。

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为网络安全审查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



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成为我国第一部数据安全专门法律,也是国家安全领域的重要法律。[/s2/]

《数据安全法》形成了中国数据安全的顶层设计,为后续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家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国应对数据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和挑战,对全面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数据收集、挖掘和分析的发展,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海量数据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海量数据将重新定义大国博弈的空时期。海量数据将改变国家治理结构和模式。海量数据将直接影响信息战,“数据主权”事关国家整体安全。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整理。

*部分文章引自其他(自)媒体文章。如有侵权,请告知海村易科,我们将及时删除。

对过去的回顾

王佳:与诈骗分子赛跑,保护人民的钱袋子。

新的罪行来了!一共25个!这些行为将来会受到惩罚。

案例分析|电子数据在不正当竞争纠纷中的作用

热烈欢迎您添加并回复司法鉴定中心头条号。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司法鉴定知识和相关法律规定,请联系我们。

该中心接受“在线”预约;“线下”面对面交流。

本中心将以特殊的敬业、勤奋和专业精神竭诚为您服务!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