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要实现精细化运营,一个好的用户标签体系必不可少。这篇文章的作者详细地告诉我们如何建立一个标签系统。让我们来看看。
我们讲运营,就要讲用户分层、精细化、个性化,存在就是合理的,用户分层、精细化运营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如何实现精细化运营呢?这离不开用户标签体系。
用户标签系统是用户进行分级精细化操作的工具。就连海底捞也被新闻曝出给顾客贴标签,年龄性别的消费记录都是必须的。连“爱在APP上投诉”都被贴上了标签。
什么是标签系统?有什么价值?如何构建和应用?今天跟你详谈。
一、认识标签体系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你可能会说ta是南方人,是高富帅人,是职业巫师,是川菜爱好者...这些都是你给ta贴上的标签,然后用标签去记忆,去分类,去描述那个人。
在互联网产品中,用户标签是对用户信息和特征的抽象概括,可以描述用户特征,区分用户群体。
用户标签系统,狭义上是指基于业务目标和用户数据的用户标签库,广义上还包括标签管理、标签分析、标签应用等多个模块。
标签系统在互联网产品中很常见,但当它达到百万用户规模,具备空精细化运营的价值时,标签系统就成了必要的基础设施。
标签制度之所以被广泛认可,是因为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了解了标签系统之后,我们来看看如何构建标签系统。
二、搭建标签体系1.拆解业务,整理数据
用户标签来源于用户数据,服务于商业目标。从业务目标和用户流程出发,梳理用户数据(我们有什么),定义关键指标(我们想要什么),是构建用户标签体系的第一步。
1)业务拆解-—OSM模式
OSM模型是商业分析的常用模型,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公司的业务和目标:
通过OSM模型,可以对业务进行自上而下的有效拆解,明确业务优先级和具体指标,引导用户标签体系的维度和方向。
2)用户拆卸-—UJM型号
业务做完了,再来看用户。用户标签系统取之于用户,用之于用户。用户在产品中做什么,他们有什么维度的数据,我们希望用户在产品中做什么,这些都需要特别关注。
UJM是用户体验地图,也称为用户旅程地图。使用UJM,用户可以有效拆解使用产品的过程,分析了解用户的关键场景和行为。UJM的介绍就不多说了,主要形式如下:
通过从用户和业务角度的梳理,可以明确用户在产品中的关键行为和业务关注的数据内容,进而形成用户数据积累和围绕用户的梳理分类:
用户数据是标签系统的基础。有了对商家和用户数据的了解和梳理,就可以进一步构建标签体系。
2.定义标签,形成体系。
用户标签系统服务于商业目标和策略,需要匹配特定或潜在的应用场景。
用户可分为四类:
1)属性页签
比如女性,90后,一二线城市,大学生...都是主要由基础数据定义的,基础数据定义了用户最基本的特征。因为它是一种相对广泛的信息标签,所以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与其他类型的标签一起应用。
2)统计选项卡
比如消费次数为1,最近7天活跃,消费金额超过1万元...主要由用户行为数据和消费数据定义,定义了用户直观的数据特征,大部分是在应用中直接创建的,更多的是经过分析验证后演变成模型标签。
3)型号标签
比如高消费用户,数码爱好者,新手妈妈...主要由消费数据和行为数据定义,定义标准需要结合产品特性、业务目标和数据分析,很难直接指定。模型标签是用户标签的主要类型,它更直观地反映了用户的各种特征。
4)预测标签
丢失风险高的潜在用户,母亲和婴儿...预测用户潜在的关键行为倾向大多依赖于算法模型的支持,这需要大量的用户数据和标签的积累。
完善的标签体系从标签类型上涵盖了以上四大类标签,以属性标签和模型标签为主。同时,从商业角度来看,还需要涵盖生命周期、用户价值、活跃特征、用户偏好四个维度。
1)生命周期标签
比如新用户,初次用户,忠实用户,沉默用户...参考产品中用户的生命周期阶段,可以明确用户的生命周期阶段,掌握用户特征和运营重点。
2)用户值标签
比如高价值用户和RFM用户的分层...指用户对产品的消费特征和商业价值,能够引导用户差异化的运营投入和策略方法。
3)活动特征标签
比如推广敏感用户和夜间活跃用户...指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行为、时间、渠道等特征,可以辅助运营时机场景的选择和运营策略、方式的设计。
4)用户首选项选项卡[/s2/]
比如母婴用户,生活用户,小米粉丝...参考用户对品类/品牌/商品/活动/功能等的偏好。,可以支持对用户需求和倾向的判断,通过有针对性的运营提高转化效果。
基于标签定义类型和业务视角维度,逐步丰富标签,并不断完善实际业务,逐步构建完善的用户标签体系,不断为业务赋能。
以上,我们已经谈完了用户标签系统的价值和构建。用户标签系统在日常精细化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用于用户分析和优化。用户也可以使用它来提高转换效果。
用户标签体系可以看做是产品和运营的工具和设施,但同样重要的是用户分层级、精细化运营的思维。
无论是没有足够数据积累和标签能力的小公司,还是拥有海量多维数据和用户算法模型的大公司,工具、设施、思维方式都是相辅相成的。
关注用户的差异化特征和需求,迈出了用户运营的重要一步!
#专栏作家#
吴,微信官方账号:成长海盗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于用户运营增长的研究、实践和输出,关注在线教育、零售电商、知识付费行业。
本文由人人作为产品经理原创发布,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